因緣果報,那個緣很重要。佛法不說因生,它說緣生,無論大小乘經典都是講緣生,佛法重視這個緣。為什麼不講因生?因已經種下去,沒有法子改變,不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,諸佛菩薩也不能改變。我們每個人、每個眾生十法界的因統統有,我們今天心地很清淨,合掌念一句阿彌陀佛,這是佛法界的因,這個因就種下去;看到一切眾生很可憐,起一個布施的心,是菩薩心。
所以我們每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都在那裡造十法界的因。這些因,哪個因感得果報?就要看緣,哪個因遇到緣,它就先感得果報。緣我們可以控制,因沒有辦法。緣能控制,換句話說,果報自己就可以控制。
我們不想感得惡報,佛教給我們,我們把一切惡緣捨棄,多修善緣,那麼我們善的因先受果報,惡的因暫時它就不動,它就不受報。這個好比我們種瓜、種豆,我們想要瓜,就把瓜的種子好好去培養,它的緣要土壤、肥料、水、日光,緣樣樣條件都充足,這個瓜一定長得非常好。那個豆我們不想要,我們就把豆的種子放在茶杯裡,放上一百年它也不會長個豆出來,就是這麼一個道理。
所以這個緣自己要會控制,換句話說,十法界的果報確實全在自己手中,與別人無干,佛菩薩也不能幫忙,全是自己在控制。這是佛為我們說出事實真相。十法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心行,我們明白了,就曉得應該怎樣來把這個緣加強,把這個緣增上。
佛菩薩、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,不修行的人這就不說了,真正修行人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證得正果,這是一點都不假的。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不能脫離六道輪迴,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清楚。(01-003-0276)
施小得大報,為什麼?你的清淨心,清淨心裡沒有分別、沒有界限,所以一文錢的功德都盡虛空遍法界。我們凡夫布施再多,得的福很小,原因在哪裡?有分別、執著。甚至有許多人出錢印經,經一印出來,還要去對一對功德名簿上有沒有他的名字,這個施得多,福很少,為什麼?他有分別執著。
到完全沒有分別執著的時候,這個福是盡虛空,福報跟心量成正比。你的心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心跟虛空法界是一樣大;起了分別執著,那就劃成許多界限,你所修的超越不了這個界限。為什麼不把這個界限打破?施的人儘管去施,那個去造作的人,造作罪福他個人承當,與我們不相干。(01-003-0214)
種福,我們講福田,最殊勝的福田,《華嚴經‧普賢菩薩行願品》裡面告訴我們,法布施。法布施勝過財布施!法布施裡面最殊勝的是「依教修行布施」,我們能夠真正依教修行,不但福田具足,功德也具足了,所以這是最勝的福田。
要知道怎樣修法,《無量壽經》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「假使供養恆沙聖」,聖是聖人、諸佛菩薩,供養多少?恆河沙數那麼多,佛告訴我們,「不如堅勇求正覺」。求正覺,那是依教修行供養。前面是財供養,供養恆沙聖,都不如依教修行供養。所以修最勝福田,不要錢。有些人說:我家裡很窮,沒有錢!我看到經上講要修最勝福田,我看了只有羨慕,自己沒法子修,殊不知最勝福田不要花錢的,人人可以修的。有錢的人可能就有障礙,他修不到這福田,他只能修一點小福,去供養恆沙聖去了。(01-003-0200)
六度,第一是「布施」,布施就是放下,換句話說,處事待人接物總要看淡一點,不要太認真,不要太執著,這就是布施。你樣樣都認真,樣樣都執著,換句話說,你的煩惱、妄想不容易斷;你能把這個世間一切萬法看淡,就容易斷。所以,布施就是放下。
念佛堂裡頭常常說「放下身心世界」,只提起這一句佛號,這個佛才能念得好,才能念得相應;又念佛又想前想後,這個佛號念不好,念得不會相應。所以一定要放下萬緣,放下萬緣就是布施。為什麼叫你放下?從一切事實真相來說,正如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虛妄的,不是真實的!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佛在三千年前說的,三千年後這個世間最聰明的科學家把這個話證明了。(01-003-0150)
我們第一要學老實,第二要曉得修行的方法,方法就是要修定。要想修定先要修布施、要修忍辱。布施什麼?放下,把妄想放下,把不平的念頭放下,把喜歡管閒事的念頭放下,統統放下,這叫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。
忍辱,忍耐,在生活上,處事待人接物,樣樣要忍、事事要忍,修行也要忍。所以古人下手念一部經,這部經念多久?念五年,五年不看第二部經。這訓練什麼?就是訓練你耐心,訓練定力,沒有妄想。我就念這一部,腦子裡不想第二部,心整個定下來,定五年了,那就有相當的基礎,用這個基礎再來研究經論,深入經藏,那才行,才真正有成就。(01-003-0135)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