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|輕鬆學佛法・因果篇23

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2019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✔️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,從哪裡學起❓
✔️ 福德是果報,那什麼是福德之因❓
✔️ 世間人所求的富貴、賢智,作惡就會失去
✔️ 生活所需適可而止,有多餘的要幫助窮苦的人,這樣做對修行有何幫助❓

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|淨空老法師開示

【我今於此作佛。教化群生。令捨五惡。去五痛。離五燒。降化其意。令持五善。獲其福德。】

最後這句話很中聽,我們要不要福德?福德是果報,上面佛教導我們的是福德之因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降化其意,令持五善」,這兩句話。這段經文我們念一遍,我們看經文,『我今於此作佛』,此是指我們地球。

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地球上,為我們做示現,一生四十九年說法教眾生,教些什麼?『令捨五惡』,不作這五種惡,五種惡下面有詳細說明,你現前就能夠『去五痛』,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痛苦。你這一生在這個世間得快樂。

『離五燒』,五燒是講來生的果報,燒是形容地獄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地獄普遍的現象是一片火海,所以用燒來代表。『降化其意,令持五善,獲其福德』。「降化其意」這四個字最重要,意是念頭,把我們不善的念頭要制服住,不能讓它有,然後五戒十善很容易做到,五戒十善帶給我們是福德。

「降化其意,令持五善者,《嘉祥疏》云:降化其意者,悕(願也)心入道」,這個悕是願,願心入道,「令持五善故,順教修行」。教給我們五善,隨順佛陀教誨,修行,修正錯誤的行為,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。起心動念是貪瞋痴,這個錯了。貪瞋痴是人的欲望,欲望沒止境,你要不把它止住,禍害無窮,能生眾惡,一切的罪惡都從貪瞋痴生出來的。所以,首先教我們把這個掌握住

「淨影與嘉祥」這兩位法師,都認為五善就是經上講的五戒。學佛無論在家出家,從哪裡學起?三皈五戒學起,皈是回頭。三皈就是教我們從三個方向回頭,皈依覺正淨,用佛法僧做代表:皈依佛,佛代表覺悟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佛的知見,起心動念純善,沒有惡,我們依靠佛;第二,皈依法,法是正知正見,他有智慧,他所看到的、他所想到的純正,沒有虛妄,皈依法,法是用經典做代表,經典是我們修行的依靠;皈依僧,僧是修行人,是依照經法修行的人,是依照佛陀教誨修行的人,他是我們的榜樣,他學佛在我前,我應該向他學習,這叫皈依三寶。

也就是說,我們從不善的念頭,不善的見解,不善的思惟,回過頭來依佛陀教誨。佛陀不在世間了,我們依靠什麼?依靠法,法是經典。佛的教誨寫成文字,還留在世間,我們有緣能讀到。讀到之後最重要的,讀懂了,讀明白了,要依教奉行,要真回頭,從一切不善回過頭來行善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是好的,是善的。

生活所需,適可而止,要學習,我們有多餘的,要幫助一些窮苦的人,這是什麼?為什麼要這樣做?這樣做這是修福報,自己節省一點,惜福,好!再能夠幫助苦難的人,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我們向他老人家學習,時時刻刻存這個心,遇到有緣的時候,伸出援手去幫助他。

什麼是最善?古聖先賢的教誨是至善,佛陀的教誨是大善,我們學了之後,要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這叫真修。依照佛法僧,佛法僧稱為三寶,僧是我們修行的榜樣,佛陀不在世,出家的僧人,在家的居士,這些人真信,這些人真學,這些人真正做到,是我們的好老師,我們要依教奉行,決定得好處。行比什麼都重要,叫修行。從哪裡修起?從三皈五戒修起。我們依靠什麼?依靠佛法僧。佛不在了,我們供起佛像。法在,法是經典,依靠經典,弘揚經典。

「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」,善行是因,心善、言善、行善。福德是果報,有因有果。「《嘉祥疏》曰:獲其福德者,舉遠近二果,成其行也。近果者,如《淨影疏》曰:由持五戒,於現在世,身安無苦」,這是近。「遠果者,得生極樂,定證涅槃。如《淨影疏》曰:後生彌陀,終得涅槃。現世安樂,身後往生,故云獲其福德」。

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第410集2016/12/31

善業福果|淨空老法師開示

【其有尊貴。豪富。賢明。長者。智勇。才達。皆由宿世慈孝。修善積德所致。】

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。尊貴、豪富,這些「表為善之得,彌顯作惡之失」。得失是有原因的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我們想求什麼,佛教導我們,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到。

這一段告訴我們,善業得福報。跟佛學習那是道業,證三乘之果,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法身大士。所以真正修行能證果,不走這條路,求世間的福報,尊貴是福,豪富是福,賢明是福,長者不但有福而且有智慧,智勇才達,這些都是宿世慈孝、修善積德所致,人天福報。

我們把念老註解念一遍,「下舉尊貴等」,舉這麼多例子,「表為善之得」。何必作惡?為什麼不修善?「彌顯作惡之失」。兩個一對照,作惡的損失太大了,修善的果報都現前。『尊貴、豪富』,「乃世間富貴之人」,中國、外國,哪個人不求富貴?貴是有地位,富是擁有財富。

『賢明、智勇、才達』,「乃人中賢智之士」,有智慧、有才幹,理事通達明瞭,在社會上有建樹,聖賢書不能不讀。『長者』,「義兼二者」,有財富有道德稱為長者,「乃積財具德者之通稱,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」。「世間富貴賢智之人,皆由過去世中行慈盡孝、修善積德所致」。這些我們要記住,我們要認真學習,為什麼?弘法利生離開財富也不行。

末後念老勸我們,「行慈盡孝,修善積德」,這八個字重要,人人都明白,人人都照做,災難就沒有了。

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第411集2017/1/1

※延伸學習:淨空老法師開示「惡業殃罰」請點此
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