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·右繞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淨空老法師開示

  這是繞塔,通常見到寶塔,佛門弟子都會禮拜,『右繞』就是順時鐘的方向,一般都是繞三圈。如果你有時間,繞七圈,繞二十一圈,繞一百零八圈都可以,至少是繞三圈。「右」是代表順,這裡頭有表法的意思。古印度跟中國人,東方人,都以右為順,順是隨順性德。所以繞塔的時候引發菩薩的大願,『所行無逆,成一切智』,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。「所行」,包括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起心動念是意業,言語是口業,造作是身業;「無逆」就是三業清淨,都能夠隨順性德。三業清淨圓滿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。由此可知,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。

  此地講的「一切智」是廣義的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如來正遍知海。雖然此地只有八個字,標示出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,是要成就圓滿的智慧。圓滿的智慧不是從外面得來的,這個同學們必須要知道,大乘教裡面講得很多。可是必須要不斷重複的來講,為什麼?眾生非常健忘,講了之後,聽了就忘掉了,聽個十遍,聽個百遍,千遍、萬遍,你還是不能落實;不能落實,那就還得要講。由此可知,我們無量劫來,生生世世,在六道裡頭搞輪迴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大乘教裡頭常說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無論什麼樣的根性,佛菩薩從來不捨棄;換句話說,時時刻刻在幫助你,幫助你從來沒有間斷。然後你才曉得,佛菩薩對眾生恩德之大,超過父母太多了。眾生不知道,不知恩,不曉得報恩。但是佛菩薩不責怪眾生,還是不捨棄的、不斷的在教化你。

  在你沒有覺悟之前,佛菩薩的教化,我們常講冥冥當中的加持,但是明眼人看得很清楚,凡夫看不出來。所以凡夫不知道感恩,不曉得報恩。明白人,到什麼時候明白?就是覺悟了,什麼時候覺悟?在《華嚴經》的標準,初信位的菩薩,小乘教裡面,初果須陀洹,覺悟了。怎麼覺悟?你把煩惱放下就覺悟。如果煩惱習氣不能放下,像我們現在這樣的,生生世世,雖然接受諸佛菩薩潛移默化,依然是不覺悟。要問為什麼不覺悟?習氣太重,就是無量劫來薰染的惡習氣。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同學的,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,這是在惡習氣裡面略舉幾種。這幾種你要是不能放下,你就沒有法子體會到。

  明顯的加持,有事相,有說法。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住世的時候,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,就是給我們做榜樣的,學佛就應該要學他那個樣子。首先你看看他給我們示現的,把世間的榮華富貴、名聞利養統統放下,他是王子,出家了,他不願意做國王。你說王位,想爭取的人有多少?他是已經得到,捨棄了,這個教育的意義非常之重。我們這一品經快講完了,到底下一品就詳細講到,為什麼捨棄王位?為什麼要捨棄榮華富貴?這些求欲望的心理、行為,都屬於輪迴業。輪迴苦,你不知道。人在這個世間,現在講人生的意義,人生的價值,在哪裡?諸佛菩薩,古聖先賢,苦口婆心教導我們,什麼是人生意義?什麼是人生價值?世間人全都錯誤了。真正的意義跟價值是不斷提升自己的靈性,那你這一生到這個世間就沒有白來。可不能在這個世間,這一生時間是不長,數十寒暑,你要是完全所行都是逆道,都是違逆自性,你麻煩大了!你這一生縱然得到榮華富貴,你來生往下墮落

  生死輪迴,佛說得很多,儒、道也說得很多,現在西方人也說得不少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佛不教給我們別的,教我們不斷向上提升。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有沒有生死?沒有;有沒有來去?也沒有。任何一個人,任何一個眾生,一乘教裡面,這是佛法講到極處,一乘教裡頭,迷,生死、涅槃,煩惱、菩提,皆不可得。給我們說真話,佛無量壽,哪個人不是無量壽?真的無量,不是假的無量。你在六道裡頭捨身受身無量劫到今天,還不是你嗎?你哪有生死?只是在六道裡頭不斷的換身體,這是真的。這就是告訴你,身體有生死,有生滅,靈性不生不滅。

  所以我們常常用比喻來說,我們把靈性比喻我們現在這個身體,把衣服比作我們身體,把身體比作靈性。你看看你每天睡覺的時候脫衣服,脫衣服就是身體不要了。明天早晨起來的時候,又換一件新衣服,就又穿上衣服,衣服穿上,你就又得一個身體了。脫掉了之後,就不要了,這個身體用了幾十年,不太好使用,不要了,換一個,這是事實真相。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就不會貪生怕死,知道沒有死,沒有生死,只是換身體。當然佛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至少你要換阿羅漢的身體,那就對了;阿羅漢不在六道,超越六道輪迴。當然最希望的是希望能換個佛的身體,這一生在這裡當凡夫,來生就作佛去。可不可能?可能。換上一個佛身,你就得大自在,究竟圓滿,不是做不到的

 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看到一生成佛的,至少看到有十幾個,真的,不是假的。用什麼方法成佛?念佛往生,諸位要知道,生到極樂世界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,都成佛。這叫「所行無逆」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「成一切智」。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一個特別法門,古大德給我們講,這是成佛的易行道。其他的法門很多,八萬四千法門,那都是難行道,難在哪裡?要斷煩惱,這個不容易

  我常常在講席裡頭給諸位報告,佛、菩薩、羅漢,不是神,不是仙人,他是人,是覺悟的人。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意思就是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。現在還是佛,只是個糊塗佛,迷惑顛倒的佛,被什麼迷惑了?妄想分別執著,這三大類的煩惱。妄想就是一般大小乘教裡面所講的無明煩惱,妄想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;《華嚴經》上講妄想分別執著,一般大小乘裡面都講的是無明、塵沙、見思。如果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,執著真放下了,就是阿羅漢,就出了三界,出了六道輪迴;換句話說,你還有執著,哪怕有一絲毫的執著,你就出不了六道,六道輪迴的業因就是執著。你執著就是違逆自性,自性裡頭沒有執著,自性裡頭沒有分別,自性裡頭沒有妄想。「所行無逆」就是沒有這個東西

  我們今天做到沒有執著,就成阿羅漢,就超越六道;沒有分別,你就是菩薩;沒有妄想,你就成佛,你就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到哪裡去?華藏世界,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;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是華藏裡面的一個中心點。如果我們把它比喻,華藏世界好比是九龍這個地區,極樂世界是九龍地區的太子道,最熱鬧的這條街,最精華的這條街,華藏跟極樂是一不是二。生極樂就是生華藏,生華藏一定到極樂,為什麼?文殊、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你生華藏,一定遇到文殊、普賢,他們兩個會帶你去。這叫成佛之道,這叫「所行無逆」

 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,要知道自己的性德,這個性是本性、自性。自性裡頭本有的德能,純善純淨,淨是講它的體,善是講它的相,它所生起的現相,純善;它的體,純淨,永恆不變。我們現在是迷了自性,迷失了自性,我們的自性這個純淨的體、純善的相,有沒有失掉?沒有,這個要知道,決定不會失掉。如果它會失掉,那就有改變,那就不叫做自性,不叫做純真、純善純淨,就不是這個意思了。永遠不會失去的,只是迷了之後,煩惱、習氣把我們的性之體、性的相遮蓋了,就好像今天香港的天氣,陰天,還有點小雨,雲層很厚,把太陽給遮住。我們問今天天上有沒有太陽?有!太陽被雲層蓋覆住。雲層有沒有真的障礙太陽?沒有,雲層哪裡能遮住太陽,太陽比地球大幾百萬倍,雲層怎麼能遮住它?雲層遮了我們的眼睛,並沒有遮太陽,你從這個比喻裡細細去體會

  所以迷是自己迷,自性沒有迷,也沒有悟,沒有迷悟。我們只要把雲層消失掉,太陽就又現前。所以佛就給我們說,我們怎樣把自性上面這一層雲層的蓋覆把它去掉,你自性裡面的智慧,般若智慧就現前,自性的德能就現前,德能就是八識、六根的作用。你看相宗所講的,轉八識成四智,那就是覺悟,覺悟就轉了,八識是迷,四智是覺悟。那時候,你的眼見沒有障礙。

  現在我們眼見的能見度非常窄小,要用百分比來講,我們現在眼能見的能見度,大概只有百分之二;換句話說,還有百分之九十八見不到。這是什麼?迷了。你現在因為有了妄想分別執著,三重障礙,你見不到宇宙的真相。如果能把執著放下,第一重的障礙去掉了。佛告訴我們,阿羅漢的眼,普通的阿羅漢能見一個小千世界。一個小千世界就不得了,一個世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,一個小千世界是一千個銀河系。不要用望遠鏡,看一千個銀河系裡面的景觀,就像在面前一樣,就能看得那麼清楚。聽的能力也是如此,不必用任何機械,無需要幫忙,你的能力,這叫本能,只要把障礙去掉,你就恢復。現在科學家也承認,科學家是說什麼?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的空間,我們這個世界是三維空間,有四維空間,乃至無量無邊維次空間。維次空間是怎麼造成的?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,要知道空間沒有維次,那是真的。

  如果你再放下分別,那你是菩薩地位,你比阿羅漢高,又提升了。那麼你所見的,我們舉一個例子,你的能見度又擴大,你能擴大到一個大千世界,一個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。這是普通菩薩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讀到,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,見到一個大千世界的菩薩是什麼地位?《華嚴經》上八信、九信的地位就看到了。到十信地位的時候,他看到不是一個大千世界,能看到一百個大千世界、一千個大千世界、一萬個大千世界,到最後,你能看到遍法界虛空界。這是自己本能,本來是這個樣子,你的智慧,你的德能,你的相好,相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那是佛的方便說,你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。一切眾生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現在為什麼搞得這麼可憐?違逆自性,就是我們所行違逆,所行違逆就不是成一切智,成什麼?成六道、三途。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,跟佛菩薩不一樣,佛菩薩起心動念是救苦救難,哪個地方有災難,他就到那個地方去,佛菩薩從來沒有說避難的

  地藏菩薩的大願,諸位曉得,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,他到哪裡度眾生?法界裡面最苦的眾生是地獄,他到地獄度眾生別的菩薩為什麼不去?給諸位說,只要到地獄度眾生都叫做地藏菩薩,地藏菩薩不是一個人,太多了。所以要曉得佛、菩薩、羅漢都是通號,不是一個人專門的名號,是通號。就像我們現在在學校讀書,學不同科系一樣。在地獄裡面教化眾生,最重要教什麼?基本課程。為什麼?他連基本課程都違背,基本課程是孝親尊師。你看中國從前讀書,童蒙教材,《三字經》第一句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,苟不教,性乃遷,教之道,貴以專」,一開頭就把這個教育說出來。教什麼?教倫理,倫理頭一個,「父子有親」,「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」,上古時代的教育就是教這個。

  所以父慈子孝,這是教育的根。父母教兒女,要尊師重道;老師教學生,要孝順父母,這兩個人的恩德一樣大。在中國江南一帶,你們看供祖先牌位,現在是少了,從前家家都有,哪個家裡不供祖先牌位,那還得了,那就不是人了。祖宗牌位寫什麼字?「天地君親師」,供這個牌位。所以老師也供在上面。天地,天覆我,地載我,君則是從前帝王,國家領導人,他保護我,再底下就是父母親,再就是老師,這是屬於性德。

  教育的興起,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,五千年都是這麼一個思想,都是這麼一個宗旨,就是父子的親愛。教育的目的,第一個目的,就是父子的親愛如何能夠在一生當中永遠保持不變,教育的目的達到了。第二個目標,這個親愛要發揚光大。從你愛父母擴展到愛兄弟、愛你的家族、愛社會、愛國家、愛人類、愛眾生,一層一層往外擴大。這是中國幾千年教育的理念,你要是明白了,用現在的話說,中國的教育、聖賢人教育,就是愛的教育。你愛人,你怎麼會害人?你看《弟子規》裡面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凡是人,就是不分國家、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,人跟人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和睦,睦裡頭就有相親相愛的意思,所以不是講和平,和睦,和是和諧。這是中國教育基本的理念,完全是所行無逆

  我們今天,現在的社會,可以說所行皆逆,完全違背了性德,所以才呈一片混亂,混亂到烏煙瘴氣。我在香港住了有一段時間,即使是晴天,看不到青天白雲,抬頭天空一看,一片混濁。四月份,我參加杭州的會議,參加完之後,我到北京,從北京到雲南,由雲南再回到香港。坐在飛機上,我就非常感慨,看到下面是一片混濁,就是一片的煙霧,這就說明空氣的染污多麼嚴重。跟我在太平洋的飛行,在澳洲這些地區不一樣。太平洋上空,你往底下一看,能看到海水,乾乾淨淨;在澳洲上空看到地面,清清楚楚;在中國的上空,這一帶上空,看到一片煙霧。怎麼會成這樣子?一年到頭,確實很難得有幾天看到藍天,晚上能看到星星。這決定不能夠說是自然的現象,自然現象跟人心有密切的關聯,佛法講感應。心行善,山河大地,一切眾生,沒有一樣不善;心行不善,那就沒有一樣是善的。

  這樁事情經教上講得很多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!我們現在這個地區的居民,這一切眾生,他心裡想的是什麼?想的都是貪瞋痴慢疑,你說這怎麼得了!這跟自性一百八十度的違逆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貪婪是餓鬼,瞋恚是地獄,愚痴是畜生。所以餓鬼道裡面,永遠天地是昏沈的,煙霧昏沈,看不到日月,也看不到星星,就好像陰天一樣。這是餓鬼道裡面的氣候。什麼造成的?貪婪。地獄道就非常苦,地獄道可以說是一片火海,八寒地獄裡面也是一片火海。那是什麼變的?瞋恚心變出來的,瞋恚是火,貪欲是水,愚痴是風,這就是三災的來源。水災、火災,火山爆發都屬於火災;颶風、颱風,怎麼能說與人心沒有關係?

  聖賢的教誨,佛菩薩的教誨,沒有別的,讓我們回歸自性。所以他教我們要遠離五欲六塵,這個東西決定貪戀不得,你有這個就錯了。你要學佛菩薩,佛菩薩了解事實真相,自性裡頭沒有這些東西,自性裡面有的是智慧、是德能,是無量的相好。我們現在人所講的,真、善、美、慧,這是性德。世間人只曉得這些名詞、名相,真善美慧,實際上真善美慧一個字他都沒有見到。不但沒有見到,他無法體會到,所以有名無實。可是在修行人裡面,有名有實,你只要把違逆自性的放下。馬鳴菩薩告訴我們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本善本有,不善本無。本來無的,當然可以斷掉,只要你肯放下,就斷了。本來有的,當然可以恢復,純淨純善一定可以恢復。你要真幹,實在講並不難

  佛教導一切眾生,在方式,他有三大類,第一個是提示,這是對上根人講的。只要一提示他就明白,所謂是「聞一知十,一聞千悟」,這是上根人。中根人,提示之後還要勸導。下根人,那一定要做出榜樣來給他看,讓他真正看到,他相信了。今天下午齊居士來了,在我們道場,我聽說她從高雄來。四十年前我在高雄佛光山,那時候佛光山剛剛開山,星雲法師辦了個佛學院,請我去教書,我在那裡住了十個月。有一天晚上有個工人,佛光山一年到頭都有工程,所以他的工人是長工。有個工人是台南將軍鄉的人,我們十幾個同學,晚上在月光之下,在那裡討論學習的功課。這個人走到我們面前來,也來聽,聽了一會兒,他告訴我們,他勸我們念佛求往生。他說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我說你怎麼知道是真的?他說去年,那時候講去年,他們同鄉(就是將軍鄉)有個老太太,念佛三年,站著往生,親眼看到的,沒有生病。

  他說這個老太太人很好,好人,非常慈悲。在過去是反正佛也拜、神也拜,她也不懂,反正到處都拜拜就是。三年前娶了個媳婦,媳婦是學佛的,就勸她不要出去拜,不要亂拜,家裡頭供個佛堂,專念阿彌陀佛,專拜阿彌陀佛。這個老太太善根很深厚,她接受她媳婦的勸導,從此以後就不到外頭亂拜,在家念佛,念了三年。兒子媳婦很孝順,往生這一天她就跟她兒子媳婦說,她沒有講她要往生,晚上吃晚飯時候,她說「你們先吃飯,不要等我,我去洗個澡,先吃好了」。兒子媳婦還是等她,等了很久,沒有看她出來。就到房間裡面去看,她真的是洗了澡,換衣服,叫沒有人答應。走到她的小佛堂,她穿了海青,站在佛像的前面,手上拿著念珠,叫她也不答應。走到面前仔細一看,已經死了,站著走的。這鄰居都看到,真的,一點都不假,三年。

  老太太也很聰明,不說她要往生,免得她家裡人阻礙她,她就走了,到家裡人知道,她已經走了。這樁事情,南部很多人都知道。我好像在十一、二年前,那時我在台灣南部中山大學做一次講演,提到這樁事情。聽眾舉手,知道,他說他們曉得這件事情,不是假的。往生的條件是什麼?沒有別的,放得下!所以,念佛堂的堂主常說,放下身心世界,這一句佛號就夠了

  所以那天晚上,我的印象很深,這個工人給我們說出老太太念佛往生的經過,勸導我們一定要認真念佛,一點都不假。這才叫百分之百的隨順性德,真的成一切智了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了。在末法時期,除這個法門之外,其他的法門想在一生當中成就,真的是非常困難;連證個阿羅漢都不容易,何況是成佛。唯獨淨土這個法門能成就

恭錄自: 大方廣佛華嚴經12-017-1572   2006/6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