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念佛念到阿鼻地獄?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念佛的真實利益 淨空老法師開示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✔️為何要做早晚課?如何做得真有功德❓
✔️古來一些祖師大德也廣學多聞,為何我們不能學他❓
✔️有些人念佛能治好病,有些人卻念不好,為什麼❓
✔️我們起心動念想佛菩薩,佛菩薩來不來❓
✔️要修懺悔,從哪裡懺除?怎麼個懺法❓

再得人身,可憐!帶著有惡道的習氣,他很容易被外面境界誘惑,誘惑又造罪,造罪立刻又墮三途。《地藏經》上講得很好,地藏菩薩好不容易教導這些惡道眾生,他們聽懂了、懺悔了,到人道來了,沒有多久他又回去了,地獄裡這些鬼王看到,「你怎麼又來了?」

我們很冷靜的來觀察體會這樁事情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人間三途多少次的像拉鋸戰一樣,來來去去,一次減輕一點、一次減輕一點,到人間來遇到聖教,生歡喜心,真回頭了。

從這個地方我們就了解一樁事實,遇到淨宗法門不容易,遇到了真信、真願,這一生就往生了。這個事情大難大難!《彌陀經》上講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這句話不容易。

在這一生當中,他把世緣法緣全放下了,才能往生。如果不放下,還有貪戀,甚至於還有貪戀的習氣在,貪戀是可以放下,習氣難斷!這個習氣如果沒有經教的基礎,沒有真正的智慧認知,很容易墮落。

尤其今天這個時代,物質的誘惑,受想行的誘惑,阿賴耶的習氣,妖魔鬼怪的誘惑。魔王波旬告訴我,電視、網路是他的道場,我們以前沒想到過,這個東西多誘人!誘導你去幹壞事,誘導你、滿足你的名聞利養,滿足你的五欲六塵,而實際上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,這個事情很可怕!

所以要常常想到,真的是每天晚課的時候做反省。早晚課這是早年時時刻刻提醒大家,早課是發願,我們淨宗課誦本,早課是念四十八願,念四十八願要願我如阿彌陀佛,以真誠心發四十八願度眾生。晚課用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這一段經的內容是五戒十善,對照經文來檢點,我今天一天有沒有犯過失,佛教我做的有沒有做到,佛勸導我不能做的我有沒有遵守。

這個早晚課做得真有功德,不是把經文念一遍給佛菩薩聽,佛菩薩才不要聽你這些東西。你真幹,在佛菩薩面前懺悔,求佛菩薩給你作證,這個佛菩薩歡喜。總要記住,為一切眾生、為正法久住就是真正為自己好,夾雜著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那就是殘害自己。

灌頂大師在《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疏鈔》,你們都看過,過去也講過幾遍,你看他末後講的,念佛人一百種果報,前面幾條就是講的三惡道,第一條就是墮阿鼻地獄。為什麼念佛念到阿鼻地獄?人家講得很清楚,為五欲故念佛,墮阿鼻地獄。我們今天是不是為五欲?五欲是什麼?為財色名食睡。

你看大乘經裡頭講了多少次,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有一條拉住你,你就得到地獄去。五條都具足,你還得了嗎?你不到阿鼻地獄誰到阿鼻地獄!要認真反省。我沒有做,沒有做有沒有這個念頭?有這個念頭就不行,你就在造業,有念頭是意業,口裡頭說,說給別人聽,那是造口業,再有行動,那你是身口意三業全了。

現在這個社會,競爭好像是正常的,錯了,競爭爭著到三途去,人天沒有分,你何必幹這個!為什麼不在道業上競爭,為什麼不在無上正等正覺上競爭?這是正面的。正面這是你的本分,夾雜著競爭這個念頭對你都有傷害。不競爭,你早一點成佛;競爭的心,你成佛的時間可能退後,因為你還帶著這個煩惱習氣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八七集)2011/2/17 檔名:02-039-0287

「慧者,《大乘義章二》云:據行方便,觀達為慧。就實以論,真心體明,自性無闇,目之為慧。」念老說,「是乃以明自本心,見自本性,方名慧也。」據行方便,據是依教奉行,佛教我們持戒,佛教我們行六波羅蜜,這都是方便,方便也就是隨緣。

《還源觀》上四德第一句「隨緣妙用」,妙用是慧,妙用是觀達。慧觀通達,觀的是什麼?觀的是自性空寂,一一法了不可得。

了不可得,為什麼還要行?我們今天的行是度自己,我們迷在方便裡面出不來。所以我們要依一切諸佛所走的道路,戒定慧三學,走出六道輪迴,走出十法界。你不循著這個路去走,自己想去找一條路,你就錯了。

古往今來十方世界所有菩薩都走這一條路,你為什麼不走?你要新創一條道路,你走不通。為什麼他們這個路是正路?你想想就曉得,他們這個路是什麼路?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麼一條道路,你還能找到第二條路嗎?沒有了,就這麼一條路。

不放下,那有千萬條路,無量無邊的道路;放下就一條路,這條路通入自性,通往大般涅槃。所以,放下就是!你搞多了、搞雜了,你害了你自己。

我們也看到古來一些祖師大德,也廣學多聞,難道我們不能學他嗎?不是不能,你有人家的本事就行,廣學多聞沒障礙;沒有人家那個本事,一學就壞了。

什麼本事?前面剛剛講過的,馬鳴菩薩教的本事不著相,言說相(文字相)、名字相、心緣相全不著。那是什麼?學而無學、無學而學,千經萬論對你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為什麼?它不障礙你了,你不受它的影響。

這個自己可以試試看,我這一天,今天讀了兩種經、三種論,你腦子裡是不是有這些東西?有了,全著了,那就壞了,那你就錯了。

讀了這麼多東西之後,智慧開了,一點相都沒著,那就行,對了。只開智慧,不落印象,你一天看十種、二十種、一百種、兩百種,沒關係。如果沒有這個本事,還會著相的話,你只能著一個相,為什麼?好除掉它,容易放下。執著太多,放不下,不就這麼回事情嗎?

所以對絕對大多數的人說,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;能夠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,就不在這個範圍之內。這裡據行方便,觀達為慧,你自己要懂得,要有方便,要有智慧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七三集)2011/2/9 檔名:02-039-0273

平等,我們中國人叫和平。怎樣才能和?和是果,平等是因。所以日本人,他雖然是傳中國傳統文化,他也有一點改變,我們中國人叫和平,他講平和。你去看日本人,他說平和,因為平是因,和是果,他是從因說到果;中國人比他又有道理,中國人先講果,後講因,和平。

我們希望大家和睦相處,那一定就要學平等對待,我們能用平等心對待人,和睦相處就出現了。待人不平等,想學和睦相處是絕對不可能的。在中國、在印度,講到因果,一定先說果後說因,為什麼?果報能夠警惕人。你想得到善果你得修善因,你想不受惡報你要把惡因除掉。

平等就太重要了,我們為什麼平等心不能現前?因為平等的前面是清淨,我們的心不清淨怎麼會平等?不可能平等;換句話說,平等的基礎是清淨。在佛法裡面,成就清淨心的是阿羅漢,得到平等心的是菩薩,他有次第的,後面那個覺則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那是成佛。所以,清淨是善,平等是定,覺是開智慧了。

我們今天修行要以什麼為目標?要以清淨心為目標。我們要想得清淨心,你不能不放下自私自利,有自私自利的人心不清淨,有名聞利養的心,他不會清淨,有貪圖五欲六塵的心不會清淨,有貪瞋痴慢疑,心不清淨。那我們就知道,阿羅漢的清淨心是怎麼得來的,清淨心是多麼可貴,清淨心生喜悅,那個歡喜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。

所以菩薩常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,哪來的?清淨心來的。現在世間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,他沒發現,這種歡喜、快樂、自在,六道輪迴裡頭找不到。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好,「世味哪有法味濃」,世間人貪圖世間的名聞利養、財色名食睡,他以為得到這個東西是快樂。這在佛法叫世味,就是世間的滋味,如果跟法味相比這差太遠了。法味是什麼?清淨心,清淨心裡面所生的喜悅,那是法味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五一集)2011/1/24 檔名:02-039-0251

念佛法門裡頭最重要的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這個持名的奇勛才能夠顯示得出來,這個勛是功勛,我們一般講功德,而阿彌陀佛的願力就現前。

為什麼有一些念佛的人,少數,不是多數,大概在幾百萬念佛人當中才有那麼一、二個,有這種殊勝的效果?最明顯的,身得了重病,癌症這一類的,醫生宣布沒法子治,壽命頂多就三個月了。像過去「山西小院」四十多個人那個例子,他們已經被醫生宣布,等於說宣布死刑,你的壽命只有三個月。

他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,念到三個月,病好了,再去檢查,沒有了。什麼原因?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在《圓通章》裡面教我們念佛的方法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他病就好了。

為什麼有些人生重病念佛念不好?他沒有信心,第一個,懷疑自己業障太重,過去造的罪業太多,自責。自責不是好事,過分的自責也造成自己的障礙。佛雖然慈悲,能原諒我嗎?懷疑,能原諒我嗎?怕佛不原諒他。

你看這不都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?佛那邊根本什麼事也沒有,都是自己想出一大堆的問題,障礙自己,錯在這裡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知道之後,一定要把這些過失消除,消得乾乾淨淨,我們這一生才能夠順利得生,才能夠成就無比殊勝的功德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二二集)2010/12/15 檔名:02-039-0222

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想佛菩薩,佛菩薩來不來?來。在哪裡?你想他的時候他就在你面前。為什麼見不到?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,障礙住了,不是他沒有來,他來了,見不到;他見到我們,我們沒見到他。

我們的願求,希望佛菩薩保佑,他真的加持你,可是我們如果要造作惡業他也無可奈何,為什麼?幫不上。到什麼時候能幫上?你的業障消了,我們所希求的感應就現前。這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,他跟我講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講這樁事情,真的,絕不是假的。

那我們有很多想求的都沒有感應,沒求到。老師說不是求不到,是你有業障,業障懺除,你所希求的都出現。在佛法叫時節因緣,這個時節因緣是自己決定、自己造成的,問題不在外。真的,應了古人的一句話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全是自作自受。

如果我們怨天尤人說佛菩薩不靈、祖宗沒有保佑,那是造罪業。祖宗哪有不愛後代的?沒有這個道理;佛菩薩哪有不慈悲的?自己造的業障,人家加持力量加不上,你業障抗拒,是這麼個道理。

求有不得,那我們就要反省,我們就要修懺悔,業障懺除,你所求的就滿願。要真正懺除,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跪著磕頭燒香禱告,那懺除不管用。

從哪裡懺除?從自己心地上懺除。怎麼個懺法?這是章嘉大師教的,「後不再造」,那叫真懺悔。真的懺悔了,明天老毛病又起來了,這個不可以,這個不會有感應。真正覺悟、真正回過頭來,這問題才真解決。

那我們要想想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違背性德的地方太多了!我們細心想想,拿中國傳統的標準,孝有沒有做到?好像是做到了,其實與標準相差距離太遠。跟聖人比一比,堯舜禹湯,我們的孝悌跟他比行嗎?我們的忠信跟他比,我們的仁愛跟他比,這一比不像,差太遠了,這才曉得自己為什麼沒有感應。

拿佛法,佛法的標準是十善業道,我們總以為我們自己十善業道做得不錯,不殺生我們做到了。不殺生向上提升一級是什麼?愛護眾生,這個我們沒做到,這是包括在不殺生這一條戒裡頭的。愛護眾生、照顧眾生、成就一切眾生,全在這一條裡頭。

所以這一條展開,八萬細行,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,一看到細行裡頭,我們就曉得差遠了,怎麼能跟菩薩比!不但比不上菩薩,比不上阿羅漢,比不上天人,比不上我們世間的聖賢,那還有什麼話說!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一六一集)2010/10/9 檔名:02-039-0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