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度
特別在現前時代,眾生造的惡業很重,果報頻繁,苦不堪言。真正學佛的同修,要有慈悲心、憐憫心,常常幫助這些死難的眾生。如何幫助法?我們每一天的修持,如念經、念佛、行善,將此功德真誠為他們迴向。以前我在台北有一個小道場-「景美華藏圖書館」,這個道場每一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,會放一次「三時繫念」,平常聽經的同修都會參加,大概有一、兩百人。放「三時繫念」的佛事,是為了超度這一個月全世界死難的眾生。我們做這個工作,也是在化解我們歷劫來的冤親債主,誠心誠意做,感應不可思議。
(節錄自《楞嚴經清淨明誨章》7-4-04【阿難。又諸世界。六道眾生。其心不殺。則不隨其生死相續。】)
為亡者燒金銀紙是中國古老的風俗習慣,這不是佛教的,不能把它附會到佛教。但是現在佛教寺院好像超度佛事也有這些作法,那是變質的佛教,不是真正的佛教。這件事情,有人問過印光大師,印光大師答覆很得妙,他說:「如果家親眷屬是墮餓鬼道,這種風俗習慣還用得上,他真能得到;他要投生畜生道或者人道,就用不上了。」所以,印光大師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,他用這種態度。為什麼?萬一他在餓鬼道,你不准他燒金銀紙,就把人家財路斷了。因此,印光大師的開導通情達理,非常有意思,我們就順從印光大師的指示。
(節錄自「學佛問答」21-90-21)
佛法講的超度是有道理的。世間一般人,以為請幾位法師念經、消災、超度就可以了,只能說做比不做好。真正的孝子要為自己過世的父母或者家親眷屬超度,一定要明白道理。請法師誦經超度自己一定要參與,自己雖不熟悉儀規,跟著法師一起念。誰超度?自己超度,法師只是做助緣,自己要真心懺悔,要契入境界,親人就真的得度、真的得福。若是只請幾位法師超度,自己若無其事,則一點感應都沒有。
(節錄自《地藏經講記》14-12)
中國古人祭祖一年兩次,這是提倡孝道。次數太多,厭煩了;太少,忘掉了。兩次正好,清明祭祖,冬至祭祖,提醒你孝道。我們祖師用這個方便,來超薦鬼神、超薦祖宗、超薦冤親債主,這個可以,一年有那麼兩次,頂多三次就夠了,那是附帶的。
真正的是要自己有功夫,真正自己有功夫超度就有效果,自己沒有功夫,光做那個儀式超不了。自己真有功夫,你看倓虛大師的《影塵回憶錄》,就是他的自傳,他是口述的,他的學生大光法師記錄下來的。這本書裡面就很多故事,我看到裡頭一條,八載寒窗讀《楞嚴》。
一個劉居士,一部經念了八年,有功夫了。有功夫鬼神知道,他有兩個冤親債主,為了錢財糾紛打官司,他打贏了,那兩個輸了,結果兩個上吊了,他也非常後悔,不應該為這點小事,你看讓人家把命送了。
這兩個鬼來找他,那個時候他們開個小中藥鋪,中午沒事情休息,在這個櫃台上打瞌睡,他就看到兩個人進門來,其實那是作夢,似夢非夢,這兩個人一看,知道是鬼,這兩個已經死了,他怎麼來找我?他怕他報復,很害怕。
最後看到走到面前跪到地下,就問他,你們來幹什麼?來求超度。他心就定了,不找麻煩求超度,好,怎麼超度?只要你答應。行,我答應你。看到這兩個鬼,踩著他的膝蓋,踩著肩膀生天了。
接著又來了兩個,是他前面的太太,帶了一個兒子,這是他的至親,也來求超度。也是一樣的,只要你答應,踩著膝蓋、踩著肩膀就生天了。這是什麼?八載寒窗讀《楞嚴》的功德。他要沒有這個功德,鬼不來找他,為什麼?沒有能力超度。你今天有這個能力,他就來求你。這就是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。所以超度有沒有效果,要看主法的和尚,主法的和尚沒有真正修持,沒有真正定功,效果就不彰。
文章恭錄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8集2014/4/11
『我作佛時』,是阿彌陀佛,願是因地發的,那個時候的身分是比丘。他說他將來作佛的時候,『所有眾生,生我國者』,注意「所有」這兩個字,這兩個字的意思太深太廣了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最高的有等覺菩薩,法身菩薩,三乘菩薩有聲聞、緣覺,下面六道眾生,一直到無間地獄。無間地獄能往生嗎?能,為什麼?這無間地獄的眾生,也是久遠劫修這個法門,只是臨終一念錯了,不幸墮地獄。這有可能,臨命終時生怨恨心。
所以,經典跟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,送往生的時候決定不能夠觸動往生人的身體。為什麼?他會有痛苦,怕他痛苦生了怨恨心,那你就不是送他到極樂世界,送他到阿鼻地獄去了,這個罪很重。不但不能碰他的身體,最好連他的床鋪都不要碰,總得要有一點距離,這樣就好。
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看到很多送往生的,他不懂這個道理,還要去探測他的溫度,最後從哪裡走的。這是非常非常不好的事情,千萬要忌諱。好好的修行人定功不夠,臨終觸動他,他會生煩惱,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念瞋恨,地獄道去了,這是一樁很可怕的事情。他到地獄道,他決定怨恨你,因為你把他送到地獄去了,冤冤相報,你往生的時候他決定來障礙你。這是很大的錯誤,要相信佛的話,要相信祖師大德的開示。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76集2015/02/06
《觀經》裡面說,「下品下生者,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,稱南無阿彌陀佛。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命終之時,見金蓮華,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,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,這是《觀經》的經文。由此可見,十念就是十聲。這十聲在什麼時候?是「臨終十念」,「乃至一念」,臨終只念一句佛,「皆得往生」,真正不可思議。
我們讀了這個經文,我勸諸位萬萬不可生僥倖心,那現在就可以不必念了,等到臨終的時候,再念一念、十念就行了?是沒錯,經文講的沒錯,你能不能保證你臨命終時能十念?如果那個時候一時迷惑顛倒,記不起來了,誰提醒你?所以現前淨宗很盛行助念。助念也得懂規矩,不懂規矩就錯了。我聽一個同修告訴我,有一位念佛往生的人還沒斷氣,助念的人就來了,他大概是想喝水,這助念的人說不行,不能動他,不能碰他。這個往生的人咬牙切齒,恨透了。
我們有佛學常識的人就懂得,臨終生瞋恨心,他到哪裡去了?往生到什麼地方,都決定在最後這一念。這最後一念咬牙切齒,瞋恨心,瞋恨墮地獄。你來助念,不是送他到極樂世界,是送他到地獄去了。這是不是有心的?我相信不是有心的,是平常聽了助念的時候不能動他。什麼時候不能動?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要動他,最好是十二個小時,能夠到十四個小時就更安全,他的神識才離開,是這麼回事情。他沒斷氣,他想要一杯水喝,你不給他就罷了,你還要叫大家不要碰他,把他當作斷氣的人看待,這就錯了。
所以,《飭終津梁》、《飭終須知》,古大德告訴我們臨終送終的一些規矩,特別是助念的規矩,不可以不懂。決定不能在臨命終時候叫他最後一念是貪瞋痴,那就壞了,他如果是貪心,餓鬼道;瞋恚,地獄道;愚痴,畜生道,三惡道去了。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負這個責任。你把一個人送到三惡道去,這個罪重,他念了一輩子佛,就希望往生極樂世界,你無知把他送到三惡道,這個過失非常嚴重,希望我們要留意。助念的時候最好有人,內行的人、懂得的人,把助念一些規矩講清楚、講明白,再入病房。
文摘恭錄-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6集2016/4/22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