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提倡《弟子規》?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念佛的真實利益 淨空老法師開示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,講仁義,仁是存心,仁是仁愛,推己及人,想到自己就得想到別人;義是循理,我們表現在外面的做法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存仁行義,心是仁,行為是義,這都屬於饒益有情戒。我們今天印送《四庫全書》、印送《四庫薈要》,這是送給國家,世界上許多國家。印送《國學治要》、《群書治要》,幫助全世界的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,認識大乘佛法。我們真正做出來,即使就在這一點,我們依教奉行,從哪裡做起?一定從《弟子規》做起。不從《弟子規》做起,一點效果都收不到。

有人不相信,不相信的人很多,連一些著名的教授都不相信,曾經來問過我,問我為什麼要提倡《弟子規》?儒家的東西四書五經十三經分量那麼多,為什麼不提倡別的,提倡這個東西?我的解釋很簡單,我說我們擺上天平,稱一稱分量,這邊就放一本《弟子規》,一千零八十個字;這邊四書五經十三經、《四庫全書》,一大堆擺在這邊,它一樣重。聽的人呆了,怎麼會一樣重?我就告訴他,我們老祖宗講得好,這邊一大堆的四書五經十三經、《四庫全書》,是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在這邊;《弟子規》那邊是篤行。這一大堆東西學了,你沒有做到等於零,還不如它!這個比喻他懂,他明白了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三OO集)2011/2/24 檔名:02-039-0300

釋迦牟尼佛過世之後,他的弟子向四面八方去傳,講學。這我們在歷史上可以看見,有些地方一、二百年就沒有了,有些地方三、五百年,有些地方六、七百年,唯獨在中國這一支,世世代代都不衰。這什麼原因?中國這個地方根相同,中國傳統學術的根是孝悌,孝親尊師,這中國傳統文化的根。那佛法的根也是孝親尊師,所以佛教傳到中國,中國朝野歡迎,有道理,跟我們同一個根。然後再聽聽你們的講法,愈講愈像,愈講愈接近,而且有些地方比我們中國人講得還詳細。

所以湯恩比曾經講過,中國古人心量很大,能夠包容異族文化,就是指佛教,這從外面傳來的,他能接受,能認真學習,而佛教文化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,相輔相成。所以中國本土文化比大乘差一點,比小乘超過一點。隋唐時代的祖師大德,乾脆小乘就不講了,小乘經典雖然有,只是留給一些研究的人做參考,完全用儒跟道來奠定基礎,然後接著學大乘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八三集)2011/2/15 檔名:02-039-02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