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大士之德的世界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念佛的真實利益|淨空老法師開示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✔️為什麼要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❓
✔️從哪句經文可以體會出無量壽這一會跟華嚴無二無別❓
✔️我們的的信是不是真信❓
✔️當前一念心之自性是什麼❓

有沒有這個世界?有,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的華藏世界,淨土經論裡面告訴我們的極樂世界,就是這種情形。那一邊的居民,個個把這十大願王都做到了,你看看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說明什麼?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大士之德的世界。

凡是往生西方世界的人,普賢大士之德他們都修得圓滿了,沒有修圓滿他怎麼去?所以我們現在很想去,發願求生淨土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,這還是在序品,證信序經文長,把它分成兩大段,長在哪裡?長在普賢大士之德。所以這一品經完全講普賢大士之德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這一品所講的個個都修得圓滿了。

我們真正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幹,不幹去不了,幹少分都行。把普賢大士之德,這滿分是一百分,我們能夠有一分就能往生,那邊品位高下不一樣,我們只有一分,往生極樂世界品位低一點。如果真正做圓滿了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。那我們只有一分、二分,我們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行!能往生就不錯了。

所以普賢大士之德要修,盡心盡力去修,不能不修。頭一個要學禮敬,對任何人都要有恭敬心、都要有禮貌,別人對我沒有,我對別人有,這就對了。一定要真幹才行,光念阿彌陀佛不修德不行,阿彌陀佛解行相應。只念不修,沒有辦法,念了真修,才成就無量功德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頭一個學禮敬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九十八集)2010/8/6 檔名:02-039-0098

「大士者即菩薩,即大道心有情」。古人翻大道心眾生,玄奘大師翻為覺有情。大道心有情,換句話說,他的情還沒有斷乾淨,所以他是菩薩。大道心後頭要沒有這兩個字,那就是佛陀,差別在此地。

「士謂士夫」,我們中國人稱為士大夫,讀書教學的人。在古時候,這個教學的人,現在稱老師,古時候不稱老師,稱夫子,孔夫子就是孔老師,現在稱老師,古人稱夫子。所以叫士夫,這就是讀書教學的人。「大者,即前釋大道心之大」,這就不重複,不再說了。

「本經會中,以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」,用普賢菩薩來代表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,以他來代表。「餘文殊、彌勒、賢護等出家在家菩薩」,統統都包括了。「暨十方來會無量無邊之諸大菩薩,皆悉遵行普賢大士之德」。我們在這個短短的幾句經文當中,就能夠很明顯的體會到,無量壽這一會跟華嚴無二無別。

《華嚴經》裡面表法,也是以普賢菩薩為長子,這就是此地講的上首的意思。他這個後面也說到了,「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,其至德即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也」。普賢菩薩之德講到究極之處就是這一句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

由此可知,這十大願王的重要。經論以及古大德都常說,菩薩不修普賢十願(就是普賢行),就不能夠圓成佛道。由此可知,普賢行願是所有菩薩必須修學的科目。綱領雖然只有十條,十句,細行無量無邊。

我們從《十善業道經》可以能體會出來,十善只有十條,在大乘菩薩把這個十條展開,八萬四千細行,你看十條能變成八萬四千條,菩薩。普賢十願不止這個數字,無量無邊,無數無盡的行願,不出這十個綱領,才知道這十個綱領是多麼重要。八萬四千記不住,這十條好記,十條記住了、落實了,八萬四千細行就圓滿了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九十八集)2010/8/6 檔名:02-039-0098

對於淨宗真相信,真的不懷疑了,一定要發願願生淨土,願意親近阿彌陀佛,到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學生。極樂世界好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,講經說法講了四十九年,多次宣講《無量壽經》,也就是說多次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。

極樂世界好,好在哪裡?我們這個世界,一切眾生雜居,各行各業,極樂世界單純,一點都不複雜。我們這個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多少?現在有幾百種。極樂世界就兩種人,你看多單純、多簡單,哪兩種人?一個是老師,一個是學生。沒有聽說極樂世界有政府,極樂世界有國王、天王,沒聽說過,也沒有聽說極樂世界有大臣,你就曉得,太特殊了。

我們到極樂世界是學生,阿彌陀佛是老師,十方世界求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的,統統是阿彌陀佛的學生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極樂世界是什麼?是學校,阿彌陀佛在那邊辦了一個學校。什麼學校?凡夫成佛的學校。十方世界的凡夫,只要你真正相信,肯發心到那個地方去,個個成佛,畢業就成佛,一生圓滿成佛的學校。

所以我們學佛想成佛,到極樂世界成佛最快,時間最短,成就最快,而且成的是究竟圓滿佛。不像我們這個世界,成佛還要經過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那個佛還不是真佛。你說這個地方多殊勝!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九十七集)–淨空法師 2010/8/5

所以,佛雖然不在世了,經典在,大乘經上告訴我們,經典所在之處就是如來法身所在之處。佛是用經教度眾生,其他的那屬於紀念,譬如佛的舍利、佛的指骨,這都是一種紀念。你看得再多,拜它拜得再多,你也開不了悟,你也成不了佛。我們想開悟、想成佛,還是要依照經典的教誨認真來修行。這是正法,這不是迷信,這個道理要懂。

彌勒當機這個意思就是說,末法時期,彌勒菩薩教我們什麼法門?教我們念佛,教我們求生彌陀淨土,不是彌勒淨土。這個意思要懂,如果不懂這個意思,這個經後面,三十二品以後彌勒當機就沒意義了。所以我們要懂得,要能體會得到佛表法的意思。

不但彌勒菩薩現在教我們要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彌勒菩薩將來,也就是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他到這個世間來成佛,還是會講這部經,還是宣揚淨土,勸導大家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這個表法才圓滿,要不然他表法有什麼意思?看經像這些地方要細心,不可以粗枝大葉看過去。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提醒我們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九十五集)2010/8/4 檔名:02-039-0095

念佛人,你的目的是想求生極樂世界,你一定依實相理。實相理是什麼?在淨宗法門裡面三個條件,信、願、行。這三個條件,我們看看修淨土的人,有幾個人真的具足?每個人都說我相信、我發了願,其實你細心去反省,你的信不是真信。

這個世間名聞利養,你接觸到了你還會動心、你還會貪戀,這信就不真、願也不真,不是真信切願。所以你念佛多年,感應都沒有,感應沒有,到最後就不相信了。這個問題不是出在釋迦牟尼佛身上,也不是出在經典身上,是我們自己做的功夫不夠,我們自己把經典誤會了,不是正確的理解,一知半解,盲修瞎練,還要冤枉佛、冤枉經典,你說你這罪過多重。

大師這三句話,後面黃念老有解釋,我們看黃念老的解釋。「蓋實相妙理,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」,這個話講得好。一念心的自性不好懂,我們長時在一起學習的,聽到這句話就不難懂了,為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講得清楚,這一念心是什麼?就是《還源觀》上的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這是一念心。要用這個心來念佛,那個果報就太殊勝,那就是淨宗裡面所講的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那一點不假,你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搭上線,真的就通了。

回過頭來想想,我們現在用什麼心?用妄想心,用雜亂的心,這個心念頭太多了。一念是定,沒有一個雜念,就是大勢至菩薩要求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句話就是大勢至講的這八個字,那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都攝六根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叫都攝六根;淨念相繼,清淨的念頭,淨念是什麼?不懷疑、不夾雜就淨,這就是一念心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自性,自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。相繼就是不間斷,念念不間斷。這是如是我聞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八十三集)2010/7/18 檔名:02-039-0083
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