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名號不可思議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念佛的真實利益 淨空老法師開示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✔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,像個網一樣,覆蓋的是遍法界虛空界,我們如何接通❓
✔️我這裡發心的時候,阿彌陀佛才加持的嗎❓
✔️阿彌陀佛在哪裡❓

彌陀名號不可思議,這是真不可思議。知道的人太少太少了,哪一個人能夠認識這阿彌陀佛四個字是寶,他肯放鬆嗎?絕對不肯放鬆。黃念祖老居士往生前半年,你看他把阿彌陀佛抓得多緊,一天念十四萬聲,他告訴我,他計數念佛,一天念十四萬聲。念半年,他老人家往生極樂世界去了,他知道名號是寶,他知道名號不可思議。

「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,最極清淨也。」阿彌陀佛,諸佛如來尊重他,稱他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為什麼?就是因為極樂世界的同居淨土比一切諸佛如來的同居土都清淨。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不是上三土,是同居土,顯示彌陀無盡的慈悲,也就是在同居土。

常寂光土是絕對平等的,實報土是大致相同,大同小異。方便土跟同居土這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,四聖法界是淨土,就是方便有餘土,六道是穢土;西方極樂世界同居土是淨土,這個太難了。

我們知道,為什麼它的同居土都是清淨莊嚴?因為凡是生到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,換句話說,都是具足上善的條件,你才能夠到那裡去,這是它的殊勝。也就是說,西方極樂世界的居民是接納十方世界的移民過來的,沒有當地土生土長的,沒有。

極樂世界是個新興世界,裡頭沒有人居住的,全是外頭移民的,移民那個關卡設的要哪些條件,不符合條件你不能來。條件裡頭最重要的一個,心淨則佛土淨,你心是不是清淨?心不清淨的不能進來,念佛也不行,這個道理要懂。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心不清淨,去不了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三一五集)2011/3/4 檔名:02-039-0315

佛法裡面講得簡單,這個寶珠就是這句佛號。人能相信嗎?這句佛號人人都會念,幾個人念靈?千萬人當中只有一個。信心生不起來!誰念,誰真的解決問題了,大家才會相信,現在的人念沒有感應。

這就是黃念老在此地苦口婆心給我們點出這個寶的意思,這個寶字「應深著眼,此誠為畫龍點睛之筆」,提醒我們,我們能認識嗎?給諸位說,這部《無量壽經》參透了,你才認識這個寶字;《無量壽經》沒有參透,這個字你認得,你會念,你也會講,它的真實義你永遠不會明白。

什麼人會明白?至誠恭敬的人他明白。至誠恭敬的心,念一句佛號跟阿彌陀佛他就相應,古大德說的,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那是真誠恭敬。

我們今天念佛號,縱然一天念十萬聲,不相應。為什麼?心不真、不誠、不敬。這句佛號有許許多多的問號夾雜在裡頭,那就是疑,有很多妄想、雜念在裡頭,那就是不誠、不敬,所以不起感應。

人家念一天可以把阿彌陀佛念來,我們念幾十年,阿彌陀佛影子都沒有,愈念愈懷疑,到最後,這可能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要了、捨棄了,繼續搞輪迴。對大乘法寶起嚴重的懷疑,把它拋棄不要了,這是什麼罪?阿鼻地獄,你自己造的,不能怪別人。

真靈!你沒有真誠恭敬心。所以佛教人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念佛是開慧人念的,你在念佛之前,沒有戒的基礎、沒有定的基礎,所以你念起來不靈。

由此可知,戒定的修學不是目的,是手段。這手段,目的在哪裡?這手段的目的是把自己真誠恭敬心給恢復,把它找出來,然後學法門就快了,而且效果卓著。這是「是以寶珠喻佛號也」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六七集)2011/2/6 檔名:02-039-0267

「《無量壽經鈔》云:上來雖說萬行往生,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」。說到最後就一句話,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

你看前面講了那麼多,所以望佛本願,想想佛的本願,佛到底是什麼意思?意思就是希望眾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,就行了。所以你要是把這八個字抓到,對它不懷疑,完全相信了,佛所講淨宗法門,你圓滿得到,你一點都不欠缺。如果這八個字沒有做到,你還在權教,你還沒回頭。回頭是岸,這比什麼都重要,一定要懂得回頭。

「又黑谷」,黑谷是日本的法師,他有《大經釋》,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解釋。他節錄這裡頭幾句話,「(節錄)如下:至流通,初廢助念諸行二門,但明念佛往生」,廢是廢除,就是不提了。助念諸行,就是菩薩六度萬行都不提,到最後都不提了,只說明念佛往生。

「又云:準本願故」,這個準就是依,依據,依據佛的本願,「至流通,初廢諸行,歸但念佛」。這是黑谷《大經釋》上的話。「可見彌陀本願,實願眾生一向專念彌陀名號」。佛的真正願望,只要你肯照這樣做,你看它多簡單。

一向專念,為什麼?不發菩提心就不肯一向專念,發菩提心,他才真正一向專念。這個意思蕅益大師得到了,經上明明說的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。蕅益大師說得好,真正能夠發心,一心求生淨土,執持名號,那就是無上菩提心。不必講什麼至誠心、迴向發願心、深心,都不必說了,沒有那麼多麻煩。

我就是想去,就是想見阿彌陀佛,就這麼個念頭,這就是無上菩提心。怎麼去?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去了。最重要的就是一心專念。這裡講一向,向是方向,方向是西方,一個方向,就是求西方極樂世界;一個目的,就是想見阿彌陀佛。

你真正能夠明白,不再疑惑了,你就照這樣去做,阿彌陀佛的願望就圓滿了。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願望,你能這樣做,你就決定得生。

「今勸流通」,向下六品經,四十三到四十八都是勸流通,「特顯佛願,獨倡持名,普勸流通,是故稱為後善也」。這是說明《無量壽經》無有一品不善,無有一句不善,無有一個字不善,而這些善總歸的,歸起來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,結歸在名號上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五六六集)2011/8/30 檔名:02-039-0566

「又龍樹大士云:以信佛因緣,願生淨土,起心立德,修諸行業,佛願力故,即便往生。」這個佛願力故就是四十八願的加持,實際上四十八願無時無處不加持,四十八願像個網一樣,覆蓋的是遍法界虛空界,沒有一個眾生加持不到的,他全加持了。

現在問題在哪裡?我們接不接受。阿彌陀佛沒有偏心,平等加持,普遍加持,連地獄眾生、阿鼻地獄眾生都不例外。只要你肯接受,這個電路就接通;你要不肯接受,是在你面前,你得不到。

我們自己真信、真願,肯念這句佛號,就加持上了。並沒有說我這裡發心的時候,他特別接,不是的,本來就加持的。我們在賢首國師的《妄盡還源觀》裡面,看到三種周遍,就明白了。你用三種周遍來解釋彌陀弘願的加持,全明白了。

念念周遍法界,這個念,我們就是指四十八願,念念周遍法界,一切時、一切處。出生無盡,這個出生無盡是感應,今天這個感應是倒過來的,佛有感,我們去應。平常是眾生有感,佛有應;今天是阿彌陀佛有感,我們要應,這個妙!

阿彌陀佛撒開這個網的時候,這他的感,我們要去應,我們一應就往生。這網多大?含容空有,你看這還得了嗎?含是包含,含虛空,容是容納,容萬有。遍法界虛空界都在四十八願當中,你看這四十八願多麼偉大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二八集)2010/12/21 檔名:02-039-0228

所以《華嚴》到末後歸《無量壽》,《華嚴》裡面修行的方法,華嚴三昧歸念佛三昧。你看這還得了嗎?《華嚴經》上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我們用《無量壽經》上,那個一就是一句名號,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,世出世間法一切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,一點都不錯。

世間是什麼?違背了阿彌陀佛。佛法是隨順阿彌陀佛,順著阿彌陀佛是佛法,違背阿彌陀佛是世間法,統是阿彌陀佛,沒有離開,真正不可思議。

龍樹菩薩話說得好,信佛因緣,你遇到淨土法門,願生淨土。起心立德,立德是什麼?發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麼?覺而不迷。用覺而不迷修諸行業,行是行為,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,言語是口的行為,造作是身體的行為,身語意三業。造作就叫業,我們身語意三業都要隨順性德,那就是修行。

身語意三業全是阿彌陀佛,心是阿彌陀佛、念是阿彌陀佛、行為是阿彌陀佛。這怎麼修法?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,看一切事是阿彌陀佛,看一切萬事萬物統統是阿彌陀佛,你成功了,你的心到純淨純善。而不是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,你們都不是阿彌陀佛,那就不行,那就跟三種周遍相違背。

《華嚴》這三種周遍好,讓我們知道真的是一即一切,遍法界虛空界。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,連山河大地都起恭敬心、感恩心,你說這樣的人他能不往生嗎?這樣的人阿彌陀佛能不尊敬嗎?阿彌陀佛尊敬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尊敬你,那護法龍天更不必說了,歡喜擁戴。所以佛願力故,即便往生,這肯定往生。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二八集)2010/12/21 檔名:02-039-0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