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法,護法首先要護自己|淨空老法師開示・護法篇

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2011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所有經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,要用平等心、恭敬心看待

所以佛一生是辦學,這個你要搞清楚,不要說他是宗教、迷信,那你完全不了解佛教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。首先辦小學,十二年講阿含。《阿含經》講什麼?講倫理、講道德、講因果,這些世間人能聽得懂,他有興趣學習,他學了馬上管用。

十二年之後提升了,還有再想深入的佛講方等,做為大乘之預備,講了八年,等於中學。後面有中學程度了,可以提升到大學,大學講般若、講智慧,講了二十二年。最後八年講《法華》,等於研究所。佛是一個階段、一個階段提升,真的是教育。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些人跟佛陀一輩子,有人真正跟他四十九年,佛入滅之後才離開。

入滅之後僧團分派,因為佛講的經太多,有人喜歡這個,有人喜歡那個,喜歡《法華》的變成法華宗派,喜歡《般若》的變成般若宗派,不一樣,這就是宗派建立起來了。雖建立,大家都互相尊重,為什麼?一個老師傳的。這就講到三學興衰。

古大德為我們說的,知道所有經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,要用平等心看待,要用恭敬心看待。無論他學的哪個法門,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統統是佛傳的,我們平等的恭敬、平等的尊重,佛法就興旺。

如果自讚毀他,自讚毀他在菩薩戒裡頭是重戒。我學的法門,讚歎自己,批評別人、貶低別人,抬高自己,這個都犯了自讚毀他這條戒律,果報在無間地獄,重罪,不是輕罪,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。可以分宗派,不能夠、不可以互相批評,親兄弟。

對於其他宗教呢?其他宗教看成我們的堂兄弟、表兄弟。我這十幾年來在國際上團結宗教,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,我讀他們的經典,我跟他們往來,希望宗教回歸教學。因為每一個創始的教主,你去觀察,看他們的經典,都是這世界上偉大的社會教育家,宗教是社會教育。而這個裡面包括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,包含非常廣,各行各業的教育、男女老少的教育,族群和睦相處、宗教互相尊重,這些教學統統都有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8集2014/06/09 


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

自己修學自己的法門,對於別人跟我們所修不同的法門,一定要尊重,一定要讚歎。佛家常講「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」,不同法門,彼此互相尊重、讚歎、恭敬,佛法就興旺了。

如果我們所修的法門不相同,每一個人都執著自己的成見,總認為自己高,其他都不如自己,這樣有分別,有執著,互相毀謗,這一種修學方法,他那個法門決定不成就。為什麼不能成就?心不清淨,心不平等,心不慈悲,心不廣大,原因在這個地方。

僧不一定是出家人、僧團。四眾弟子都要真正讚歎三寶,讚佛、讚法、讚僧,這個道場才能興旺,佛法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。如果互相毀謗,就是毀謗三寶,大家曉得《戒經》裡面結罪就是阿鼻地獄。


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

這個報告,古人的,古大德的,非常重要,關係佛法的興衰,關係人類文化的存亡繼絕。「古德云:佛法之興盛也」,佛法怎樣才會興盛?「三學一源」,這個三學就是戒律、禪宗、教下。

這三學就是戒定慧,律是戒律,定是禪定,教下就是慧。如果我們說佛法分為三大類,就這三個,這三個把佛法統統包括了,無論大乘小乘、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,全都包括了。一源,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,不可以毀謗,毀謗是謗佛、謗法、謗僧,毀謗三寶果報在無間地獄、阿鼻地獄。

凡是學佛的同學,無論在家出家,我想統統知道,沒有一個不知道的。佛為什麼要說戒律、要說禪定、要講經教學?教就是講經教學,四十九年如一日,為什麼?眾生根性不相同。就如同各人口味不一樣,我想吃甜的,佛給甜的給我吃,歡喜;你想吃辣的,佛就給辣的給你吃。

佛教化眾生沒有定法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眾生想什麼就給什麼。但是無論給你什麼,到最後的成就是平等的,那就是破迷開悟,明心見性,這是平等的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經》上才說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為什麼?都幫助你開悟了。

所以佛法門門第一,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,沒有高下,還爭什麼?來佛寺這三位菩薩,真菩薩,不是假的,都不認識字,都沒有念過書,沒有讀過一部經,沒有聽過一次講經說法。

他們的根性,佛是應機施教,老師代表佛陀,就傳授一句阿彌陀佛,囑咐他一直念下去。這三個人都是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而且真正具足了真誠、清淨、恭敬心,心態好。

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海賢老法師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,他二十歲出家,剃度了,師父就傳他這一句,一生沒有轉彎,一生沒有失掉,這一句佛號成無上道。這也是一個法門,無量法門裡頭的一個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裡面的一個法門,對了來佛寺這三位大德的根機,他們就用這一句佛號。

文章恭錄-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40集2014/06/02


真正持戒人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

護法,護法首先要護自己,自己都沒有護好,你是不可能護佛的。護好自己就得認真修戒定慧,一定是因戒得定,諸位一定要曉得,你持戒,持戒的目的是什麼?得清淨心,清淨心就是定;得平等心,平等心是大定,菩薩的定,清淨心是聲聞、緣覺的定。

如果持戒不能得定,那持戒造罪業,為什麼?分別、執著,看到不持戒的人毀謗、批評、責備。你教訓那個人,那個人是不是肯接受?如果不肯接受,他翻過來,算了,我不學了。你把這個人這一生學佛的緣分斷掉了,這叫斷人法身慧命,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。

真正持戒人,像海賢老和尚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,為什麼?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所以他尊敬。眾生為什麼變這樣?他迷失了自性。他將來肯定會恢復自性,只是成佛有早晚,有人現在成佛,有人來生成佛,有人無量劫以後成佛,他終歸要成佛的。你怎麼可以輕慢他?你怎麼可以斥責他?他不像持戒的人,持戒的人柔和。

釋迦牟尼佛持戒,諸佛菩薩都持戒,祖師大德也持戒,沒有一個犯戒的。起一個不善的念頭就犯戒了,起一個善的念頭也犯戒了,為什麼?真心裡頭沒有念頭,那是《梵網經.心地戒品》,這是戒律最高的,身心清淨。心是什麼?心是清淨平等覺,覺就是見性,見性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4集2014/10/05


弘護是一體

「阿難護持我法,亦護將來諸佛法藏,教化成就菩薩眾」。這兩個人發的願不一樣,阿難發願護持。弘法、護法地位是平等的,都重要。有弘法的人,沒有護持,不能成就;有護持的人,沒有弘法,也不能成就。兩個人一定要配合,少一個都不可以。弘護是一體,但是弘護的項目不一樣。

護法的人,好比建立學校,是這個學校的董事長,是這個學校的校長,護法的;弘法的是教員,他會聘請教員到學校來教書,教學生。這個教員教得再好,沒有人請他,他無用武之地;弘法的人要兼著做這些行政業務,他不能專心,他教不好。

弘護一定要配合,功德是平等的,我們讚歎護法就是讚歎弘法。佛法為什麼這麼衰?沒有護法的人。有很多能弘法的人,一生沒有機緣,所以在一個地區,小地區講經,教個幾十個人,法緣好的幾百人,如此而已。古時候如是,現在還是如是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2集2014/10/26


佛教是教育

尤其宗教兩個字定義,什麼叫宗教?現在人宗教跟迷信劃等號,冤枉!世間最大的冤枉沒有比這個更大了。你把宗跟教在字典上查查看,咱們現在有個文字學班,宗是什麼意思,教是什麼意思,把宗教兩個字合起來。宗,它有主要的、重要的、尊崇的,這三個重要的意思;教也是的,教育、教學、教化。宗跟教兩個字合起來,主要的教育,重要的教學,尊崇的教化,這還得了!這對誰的?對一切眾生的。一切眾生主要的教育,重要的教學,尊崇的教化,尊重、崇高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我在當年那時候我二十六歲,認識方老師的,在跟方老師之前沒聽人講過,概念當中宗教跟迷信劃等號,宗教就是迷信。尤其是佛教,迷信當中最迷信的,為什麼?多神教,什麼都拜。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,主宰宇宙的神,創造宇宙的神;佛教的神仙大大小小到處都是,是多神教,人瞧不起。沒有想到把佛教看錯了,佛教是教育。寺廟裡頭陳設這麼多的佛菩薩、羅漢、天神,那是它教學的工具。也就是佛教是最早把教育跟藝術混合在一起,讓它的教學非常生動活潑,全是表法的。

通常大家最容易看到的,道場供的是一佛二菩薩,這最常看到的,西方三聖,阿彌陀佛,兩面是觀世音、大勢至,它代表,代表它的教學。佛是代表體,體是沒有形相的。從體起用,這就有相。用,不管用有多麼多、多麼大,總不外乎兩大類,一個是愛,一個是智,有智慧,有愛心,智慧跟愛心都是遍宇宙的。西方三聖,觀世音菩薩表愛,表慈悲,大勢至菩薩表智。如果只有愛沒有智,這個愛就變質,就變成情執,那就錯了;有智沒有愛也不行,那不通人情。所以必須這兩個要平行,要劃等號,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的教學。這多好,多美!每一尊佛的佛號,菩薩跟菩薩名號,都代表著教學的意義。

釋迦牟尼在我們這個世界,在這個階段,他教學的宗旨就是名號,名號是什麼,就是他教學的宗旨。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混亂,缺乏的是什麼?沒有愛心,自私自利。所以他用的教學宗旨,釋迦翻成中國意思是能仁,就是儒家講的仁,仁愛,推己及人,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,這是釋迦的意思,釋迦是仁的意思;牟尼呢?牟尼是清淨的意思。所以心不清淨,心裡面胡思亂想。清淨是自受用,仁慈是對別人,對外面所有一切萬法,這是教育的宗旨,你能說它迷信嗎?你說釋迦牟尼佛多冤枉!我們受的冤枉有什麼了不起,他受的冤枉比我們大太多了,這麼樣一個好人,被人家冤枉到這種程度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1集2015/02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