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祭祖|緬祖德,報親恩

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2014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清明祭祖
緬祖德,報親恩
淨空老法師開示

  清明節的歷史由來已久,是緬懷祖先、提倡孝道,飲水思源的節日。

祭祖的目的

  《論語》講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。」對於千百年的祖先依然念念不忘,眼前的父母、尊長,哪有不尊重、不感恩、不孝順之理?這是根本的教學。

  古聖先賢主張「人性本善」、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」,用現代的話說,就是「人是教得好的」。他們在實踐當中,證明了這種以孝敬為本的仁愛之道,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和諧大道。《禮記.學記》說: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。」祭祖就是落實傳統文化孝敬之道的一種教學方式,確實給社會帶來淳厚的風俗,締造和諧的社會,和諧的世間。

祭祖是孝親的具體表現

  佛在《觀經》教導我們淨業三福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清明祭祖就是孝親具體的表現,孝親是教育的核心。中國傳統文化、大乘佛法的根基建立在孝親上,佛法是師道,師道必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沒有孝敬,師道就沒有了。

  祭祀,帝王有太廟,一般百姓有祠堂,都是供奉祖先、祭祀祖先的。祭神如神在,主祭人在祭典前三天齋戒沐浴,屏絕萬緣,一心一意感念祖宗的恩德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到正式祭祀那天,會感覺得他在,有感他就有應。每個人真誠心程度不相同,所以感應程度上也都有差別。祭祀是一門功課,我們對祖宗能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,對於祖宗這種孝心、敬心會油然而生。

祭祖報恩 孝親尊師

了解家譜才會愛家

  祠堂裡珍藏的家譜是家庭歷史,可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,能夠尋根。我從哪裡來的?父母生我、養我、教育我。我的父母從哪裡來的?他有他的父母,我們叫祖父母。一代一代往上追,不忘本!對此不了解,對家的愛生不起來,了解之後,愛家之情比什麼都深。因此有家庭歷史,記載著個人家庭世世代代的承傳,家的家道、家規、家訓、家學、家業這件事很重要。五倫裡面講,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這個後不是說有很多後代子孫,而是說子孫裡面有聖賢君子,能繼承家道、家學、家業。

  現在由於科學教育,現代人講價值觀,社會大眾一般的意識跟古人恰恰相反。古人在家裡面供奉祖先牌位,一般供奉五代。如果父母過世了,父母是最下面這一代,上去是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高祖父母,五代。現在人認為沒有這個必要,不要了。古人世世代代著重親情,親情是要關心、照顧的,互助合作。這種理念,鞏固了國家民族的團結。

  人不能忘本,佛門重視,儒家也重視,祭祖先就是報本反始,是再把我們的孝心發掘出來。現在人對於孝疏忽了,我們要把祭祖的意義,祭祖的理論、功德,殊勝的利益告訴大家。希望世界永遠沒有衝突、永遠安定和平。世出世間法都需要安定和諧的基礎才能夠建立,從誰做起?從我自己做起。從我家做起、從我的小團體做起,我們要有此心,聽老祖宗的話,把孝心、敬心找回來,把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統統做到。念佛人,我們能夠把一切萬事萬物都看成阿彌陀佛,希望自己能往生,也希望自己的父母祖宗都能往生,清明祭祖勸老祖宗念佛往生,這是真正盡孝道。自己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,就有能力幫助歷代祖宗往生,這真正是大孝、至孝。

恭錄自 淨空老法師講演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