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心法語|出世勸導∙啟信∙論極樂殊勝
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阿彌陀佛的願無量,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無量,說實在話,釋迦牟尼佛在這五種本子裡面所說的,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也不過是大海之一滴而已。有沒有完全介紹?完全介紹,說一劫也說不完,所以只是把重要的大略給我們說一說,真正詳細的情形必須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才知道。01-003-0206

《華嚴經.普賢行願品》末後,普賢菩薩提示我們要覺悟:「是人欲臨命終時,一切諸根,悉皆敗壞,以致親屬威勢,象馬珍寶等,悉皆散滅」。人命無常,一口氣不來,哪一樣是你的?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在臨命終時,眼看不見了,耳也聽不到了,一切諸根悉皆敗壞;地位、財富,親屬都別離了,從此以後都脫離關係了。「惟有願王,不相捨離,一切時中,引導其前,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,願王就是你所發的願,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切時中這個大願都引導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「觀此則發願求生,自屬當務之急」,沒有比這個更重要了,最急、最大的事情無過於發願求生淨土!01-007-0008

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,是人人都證三種不退,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殊勝。蓮池大師在《彌陀經疏鈔》裡面引「十疑論」跟我們講有五種因緣,因為有這五個殊勝條件,所以他們證這三種不退轉。第一個是「彌陀大悲願力攝持」,第二個是「佛光常照故」,第三個是「水鳥樹林風聲樂響,皆說苦空」,第四個是「純諸菩薩以為勝友」,第五是「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」。01-001-0016

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明瞭它是純粹的大乘,換言之,決定沒有聲聞、緣覺。不但是大乘,而且都是普賢菩薩,這是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所見到的。佛在大經上常說,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,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人,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。由此可知,他那個世界比華藏世界還殊勝,因為華藏世界不見得皆修普賢大士之德,極樂世界是皆修普賢大士之德。依圓教菩薩的行位來說,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,這五十一個位次都是普賢菩薩,初信普賢菩薩、二信普賢菩薩,一直到等覺,都是普賢菩薩,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。01-011-0035

七寶行樹、七重欄楯、七寶樓閣,七寶蓮池,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裡面看到的數字都是七。經典裡面所講的七不是代表數字,而是代表圓滿。所謂圓滿的意思就是隨心所欲,我希望我院子裡面有什麼花、有什麼樹,這個院子自然就有這個花、就有這個樹,喜歡有多少棵就有多少棵,喜歡怎麼排列就怎麼排列,一切隨心所欲,這就叫做七,它代表的意思是圓滿。01-001-0002

極樂世界沒有電視、沒有廣播,也沒有報紙雜誌,有什麼?阿彌陀佛天天講經說法。所以那邊的人心地清淨,沒有惡念。每天不但聽阿彌陀佛講經,還聽十方諸佛講經。由此可知,阿彌陀佛是開放的,不是保守的,不是說你專聽我一個。大小本裡面都說,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薩,得到彌陀本願威神加持,他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跟法身菩薩相等。所以他有能力分身無量,同時到每一個諸佛世界去聽佛講經,去供佛;供佛是修福,聽經是修慧。所以極樂世界就這兩樁事情,天天修福報,天天開智慧,這個環境太好了!02-037-0027

實在講,自己修學修到八地菩薩,自在的程度決定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的人。為什麼?帶業往生的人是乘阿彌陀佛果地上的願力,等於說是享阿彌陀佛的福,好處在此地。02-012-0040

極樂世界非常殊勝,這是十方諸佛剎土裡沒有的,用現在科學的話來說,十方諸佛剎土都有不同維次的空間,所以證得果位不相同,他不能俱會在一起。西方世界很特殊,它那裡面沒有空間維次,四土三輩九品在一起,沒有差別。所以生同居土就等於生實報土,像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這是實報土的菩薩,在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能看到他們,每天跟他們在一起,這是極樂世界比十方諸佛剎土殊勝之處。所以釋迦牟尼佛勸我們求生淨土,十方諸佛都讚歎這個法門。 02-039-0045

西方極樂世界不但個個都是無量壽,佛菩薩是無量光,所有物產都是無量的,沒有一個人能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物產名稱一一說出來;不但名稱說不出來,數量也說不出來,這是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讀到的。經上講的比喻很好,十方世界的眾生統統成了辟支佛,智慧神通都像目犍連一樣,共同來計算,千億歲也算不出來,他們資源之豐富是沒法子想像的。01-003-0154

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他們所往來的、所交際的是哪些人?是十方諸佛如來。以諸佛如來為友,他怎麼不成佛?因此連文殊、普賢都嚮往西方極樂世界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01-009-0006

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苦,那裡不是胎生,是蓮花化生,壽命無量;沒有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陰熾盛苦,這是佛經上講的八苦。六道凡夫八苦交煎,極樂世界沒有,不但八苦沒有,壞苦、行苦也沒有,所以叫極樂世界。02-039-0023

為什麼其他諸佛的世界不像極樂世界?這是修菩薩道的時候願力不同,阿彌陀佛發的願是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看到,所以成佛之後淨土勝妙也不相同。02-039-0013

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是十劫,成佛之前他修極樂世界修了五劫,這就十五劫,十五劫之前,他曾經無量劫積功累德。當時他是大國王,名叫世饒王。他做國王的時候有一尊佛出世,就是世間自在王如來,聽佛講經說法開悟了,放棄國王的地位出家修行,叫法藏比丘。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大願,願發了要修行、要兌現,後來用五劫的時間把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,圓滿的成就。02-039-04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