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看第596期雜誌:
本期專欄 | 修行的方法(中) |
經論輯要 |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(321) |
印祖法語 | 分禪淨界限 |
倫理道德 | 老萊斑衣 |
因果教育 | 太上感應篇講記(61) |
專題開示 | 大勢至菩薩聖誕紀念日 |
學佛答問 |
「弟子聾啞兄弟落難,現在每天學佛,但因聽聞有障礙,道理不明。請問應如何幫助這個兄弟明白佛理,命終決定往生西方?」 「老法師講經時說要福慧雙修。有些同修認為放生、法布施(送師父講法光碟)等,都是修人天福報,於生死大事沒有用,只有一句佛號才有用。請老法師慈悲開示。」 「請問幫助臨終者助念,人數應愈多愈好,或者力求清淨,只通知幾個人即可?如果只是怕人多麻煩,請問這種想法是否妥當?會背因果嗎?」 「同學發心為人助念,但知見未必相同。請問在臨終者的生死緊急關頭,如何能做到見和同解、口和無諍?如果都放棄自己的意見,又如何繼續助念?」 |
觀看第595期雜誌:
本期專欄 | 修行的方法(上) |
經論輯要 |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(320) |
印祖法語 | 分禪淨界限 |
倫理道德 | 曾參養志 |
因果教育 | 太上感應篇講記(60) |
專題開示 | 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|
學佛答問 |
「若有因緣為大眾服務,卻怕難、怕累、怕做不好而推辭,不肯去做。是否也算是損福?」 「最近收到一張祈禱文,抬頭寫『淨空老法師勉勵四眾弟子大家共同祈禱維護世界的安和』,請問這真是老法師提倡的嗎?」 「現代社會污染嚴重,人們六根所接觸多屬殺盜淫妄,對正法、善法卻聽不進去;反觀聾盲瘖啞者可能更為單純清淨。請問佛法『八難』中的聾盲瘖啞,在現代應如何詮釋?」 |
觀看第594期雜誌:
本期專欄 | 佛法就是生活(下) |
經論輯要 |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(319) |
印祖法語 | 分禪淨界限 |
倫理道德 | 閔損蘆衣 |
因果教育 | 太上感應篇講記(59) |
專題開示 | 多元文化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 |
學佛答問 |
「學佛者不應批評別人的短處,但身為管理負責人,有義務糾正道場學習者的過失。應如何做到公平,且自己心地不留痕跡?」 |
觀看第593期雜誌:
本期專欄 | 佛法就是生活(上) |
經論輯要 |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(318) |
印祖法語 | 分禪淨界限 |
倫理道德 | 仲田負米 |
因果教育 | 太上感應篇講記(58) |
專題開示 | 父親節 |
學佛答問 |
「請問何謂『隨緣消舊業』?」 「請問在家皈依弟子,有了法名,是否也可以自稱『釋某某』?」 「在家居士於道場掛單,雖不出家,為求清淨方便,也剃了光頭,而且是法師幫助剃的,請問是否如法,有什麼果報?」 「身為主管,如何有智慧能真正做到不聽讒言,並落實『善用別人的長處,認識他人的短處』?」 |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
⭕️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://www.tply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