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法緣生而無實,同一如實而無虛|淨空老法師開示

金剛經的智言慧語|淨空法師開示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✔️為什麼菩提心一定要捨己為人❓
✔️我們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的壽命延長?把青春多住一個時期❓
✔️從前的大德修學沒幾年就開悟了,我們為什麼不開悟?方法不一樣。古人從哪裡下手❓
✔️每個人的財寶都無量無邊,稱性的,為什麼現在窮兮兮❓
✔️為何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❓

  【諸法緣生而無實,同一如實而無虛。所以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。由諸法如義,開出無實無虛。即以無實無虛,顯明一切皆是,證成諸法一如。展轉相生、相釋、相成,其實皆明一義,應無所住是也。】

  這個深義,我們從經的開端一直講到此地,同學們縱然不能夠完全領悟,我相信多少能得到一點消息,果然透徹一句、兩句,我們的一生受用無窮;換句話說,享受不盡。正如大經上常講的,「惠予真實利益」,佛給我們真實的利益,都在這些大乘了義經論之中。

  一切法緣生,用現代的話來說,條件。《華嚴經》上講,任何一法,小而微塵,這是在諸法裡頭最小的是微塵,都是無量因緣而生的。無量因緣我們現在的話講條件,許許多多的條件,無量的條件,顯現這個一法。

  既然是許許多多條件成就的,諸位要曉得,這裡面含藏著什麼意思?它裡頭真正的義趣就是告訴我們,法不是實在的,是許多條件湊合而顯現的,那麼它沒有自性,沒有自體,所以叫無實。無實的意思,無限的深廣,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,那就是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因為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所以佛教給我們不要執著,執著就錯了。

  佛與大菩薩們跟我們眾生差別在哪裡?這個我們要知道。佛在經上常常責備我們,我們六道裡面眾生用的是輪迴心,造的是輪迴業,所以無量劫來生死輪迴,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。

  我們要問什麼叫做輪迴心?用《金剛經》的說法,那就太明顯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四見: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這就是輪迴心。什麼是輪迴業?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四相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這叫輪迴業。

  經上講得好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標準訂在此地。四相破了,不造輪迴業,四見破了,轉輪迴心為大菩提心。這用《金剛經》上的話來說明,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點都不囉嗦。

  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,無實無虛。無實是因為它是緣生之法,無有自性,也就是無有自體,了不可得,無實。為什麼說無虛?它有相,並不是沒有相,同一如實而無虛。

  因此,佛給我們說了宇宙人生一切萬事萬法的真相,一語道破,「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」。所以你要會了,沒有一法不是佛法;不會的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也不是佛法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也不是佛法,問題就是你會不會。

  什麼叫佛法?佛是覺悟的意思,所以佛法就是一切法你都能夠覺了,都能夠覺悟徹底明瞭,哪一法不是佛法!我們佛門常講佛法無邊,確確實實沒有邊際。無實無虛是《金剛經》上非常重要的綱領。

  「由諸法如義,開出無實無虛。」無實無虛從哪裡來的?從諸法如義裡面開出來的。這一大段都說這樁事情,無有一法不如。你真正明瞭一切法無實無虛,你就懂得佛在此地所說的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意思,你聽了之後會點頭、會同意,佛這個說法沒錯。

  本經一開端,世尊示現到舍衛大城乞食,著衣持缽,哪一樣不是佛法?著衣是佛法,持缽是佛法,吃飯是佛法,沒有一樣不是佛法。諸位要記住,你要懂得什麼叫佛法,覺悟了,穿衣覺悟了,吃飯覺悟了,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覺悟了,生活是佛法,工作是佛法,沒有一樣不是佛法,樣樣都覺悟。

  這個話還是難懂!什麼叫覺悟?什麼叫不覺?你曉得樣樣都是無實無虛就覺悟了,知道樣樣無實無虛,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。因為它無實,你不執著有;因為它無虛,你不執著空。空有兩邊都不執著,這個人覺悟了。

  凡夫著有,樣樣計較、樣樣執著,所以我們讀經讀了幾十年,聽經聽了幾十年,不開悟!不開悟當然它有障礙,障礙是什麼?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的障礙,世尊把它歸納成兩大類:一個是煩惱障,你有煩惱,煩惱是什麼?執著,你有分別執著;另外一個是所知障,所知障是什麼?妄想。

  世尊在《華嚴經》上說我們眾生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妄想是所知障的根源,執著是煩惱障的根本,你二障不除,你怎麼能覺悟?讀經、聽經還是被二障障住,苦在這裡。

  學佛要從哪裡學起?四弘誓願就是佛教給我們學佛的一條正路、成佛之道,四弘誓願。第一個教你發心,發什麼心?菩提心。《金剛經》上一開端就教我們發心,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」一開端就教你發心。

  什麼叫菩提心?捨己為人是菩提心。為什麼菩提心一定要捨己為人?你要知道,我們之所以變成凡夫,所以不能成佛,原因在哪裡?我執、我相、我見,你這個東西不破,那你就是凡夫。佛教給我們把自己忘掉,念念都想一切眾生,點點滴滴都不要想自己,這是破我見、破我相的妙法,我們要真的肯做。

  不但是念念念眾生,念念想眾生,我們的一切所作所為都為一切眾生,決定不要為自己。為自己增長我見,增長我相,增長我見就是增長所知障,增長我執就是增長煩惱障。佛法是教你破二障,怎麼容許叫你增長二障,這是我們學佛能不能成就的一個關口。

  不但是學佛,我相信我們同修聽這麼多年的經,都應當了解、應當明白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美滿,這也是一個關鍵。你真的覺悟了,你會感覺這一生生命非常充實,一天都沒白過,真正得到快樂,真正得到法喜充滿。所以要從破我執下手。

 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6集1995/5

  【不空是由空來,可知無虛是由無實來,諸法一如,是由實無有法來。】

  這一句的意思深,但是的確是事實。意思雖然深,並不難體會,如果我們能夠想到本經末後佛的教訓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你想這一句就能明瞭了。不但十法界依正莊嚴如夢幻泡影,決定不能執著。

  即使諸佛如來的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裡面沒有變化,沒有生滅。人都是無量壽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量壽,華藏世界的人是不是無量壽?沒說!沒說我們也曉得是無量壽。怎麼曉得的?他不用生滅心,他用的是常住真心,常住真心不生不滅,他現的那個相分就沒有生滅,沒有生滅不就叫無量壽!

  十法界裡面都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,用識心,識有生有滅,所以十法界裡面的相都是生滅相,道理在此地。因為生滅相,所以壽命就有長有短。

 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的壽命延長?我們有沒有能力把我們的青春多住一個時期?你要是懂得金剛般若,你就會肯定,行!可以做得到,理論有。怎麼做法?把你生滅的心那個妄念把它減緩,就行了。

  現在我們這個妄想一團,不得了,太大了!你能夠把你的妄念減少,妄念減緩,就延壽了,你也就不容易衰老。我們世間人常講,儒家講憂能使人老,憂慮。憂慮就是你的妄想起伏很大,你什麼事情都看得開一點,都不要去分別執著,樣樣都好,好也好、不好也好,大而化之,無所謂了,你這個心就比較平靜,你就不容易衰老。

  所以真的樣樣做得到,你懂理論、懂方法,真的是「佛事門中,有求必應」,求什麼就得什麼,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得到,世間這些東西不就雞毛蒜皮?所以,要曉得這個道理。無虛是從無實來的,無實是體,無虛是相跟作用。

 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5集1995/5

  【無法不現,諸法一如也,故無虛。】

  雖然一法不生,但是無法不現,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法不現。同樣一個道理;所以佛法基本道理你要是掌握到,你修學真的就有下手之處,《般若經》上跟我們講的要領是「般若無知」,而後是「無所不知」。

  從前出家在家的大德,我們在《高僧傳》、《居士傳》裡面看到的,他修學沒幾年就開悟了。我們現在講緣分比從前殊勝太多,為什麼我們修了一輩子,愈修愈迷惑、愈修愈顛倒,為什麼不開悟?方法不一樣。

  古人下手,從哪裡下手?從無知,他先學無知。過去無論在家出家,你拜一個老師,老師指導你,老師教給你什麼?就教給你無知。無知怎麼教法?天天教你在道場裡面工作,這個粗重的活,你天天幹。六祖惠能到五祖那裡,馬上分到碓房去破柴舂米,去幹這個。幹這個苦工是修福。學佛不能沒有福報,為大眾服務是修福。

  修慧怎麼修法?修慧是修根本智,根本智是無知。禪家教你參一個話頭,教你觀心;教下教你讀經,沒有講解的。譬如天台宗,天台宗要背三大部,時間是五年,《法華經玄義》、《法華經文句》、《摩訶止觀》,這是天台基本的三大部,師父把書交給你,念,天天念,念到會背,沒有講解的。為什麼叫你念?念經不胡思亂想。

  如果不念經就會胡思亂想,把妄念用念經的方法把它念掉,恢復到清淨心。清淨心裡頭一念不生,那是根本智;清淨心起作用,無所不知,那叫後得智。古人用的方法是這樣的。

  從前五年學戒,不是學戒律,五年學戒就是遵守老師的教誡。老師怎麼教你,你就怎麼做,守老師的教誡五年,五年大概心定下來了。然後再聽教、再聽講經、再參禪,或者再念佛,那個功夫進步就太快太快了,基礎穩固了;換句話說,基礎就是清淨心,根本智就是清淨心。心地清淨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;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。

  我們現在搞顛倒,一開頭就什麼都要學,什麼都要知,到最後是什麼也不知道,這個搞糟糕了。所以什麼都學,學雜了、學亂了,有所不知,人家是無所不知,我們變成有所不知,這糟糕不糟糕!方法錯了。我們想想,古人這個方法與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原理原則相應,我們今天用的方法與經典所講的完全相悖,背道而馳。

 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5集1995/5

  【如來即諸法如義,稱為如來,因其已證真如覺性。足證如來所得,無實,覺性空寂。無虛,覺性圓彰。】

  我們稱佛、稱如來德號,它裡面就顯示這個意思;教你從這個名號上,你就能夠起觀照的功夫,就能夠覺而不迷,啟發自己的覺性。我們中國從前的人講,啟發你的悟性。悟性跟覺性是一個意思,覺悟,幫助你覺悟。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!說「如來」就要想到諸法如義,我對一切法要平等,不要分別、不要執著。假名它有作用,它不是沒有作用,決定不能執著這個假名,要叫這個假名把我們自己的覺性開發出來。

  譬如我們念佛,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是什麼意思?皈依。皈是回頭,依是依靠。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?無量覺;阿是無,彌陀是量,佛是覺。南無阿彌陀佛,我們是不是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,依自性的無量覺?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,聲聲喚醒覺性。釋迦牟尼佛,這個名號喚起我們性德裡面的慈悲寂靜。釋迦是仁慈的意思,看到這個字樣,聽到這個名號,我對人是不是一片慈悲?牟尼是寂靜,就是清淨的意思,聽到這個名字,我心是不是清淨?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的名號啟發我們的性德,道理在此地。

  從前人,古人起名字,名字都是代表自己的願望,佛門裡面你出家或者你皈依,師父給你起個法名,法名就是代表你修行的目標。現在人很糟糕,很多中國人給小孩起個名字,起個外國名字,大概是希望我這個兒子做中國人不好,將來都做外國人。名字是外國人,那個相貌不能變成黃頭髮、藍眼晴,變不出來,還是枉然!這個真的不曉得是作何居心?名以昭德,名以顯德,所以它有作用的。

  覺性就是講真如本性的體性,它是空寂的,所以無實。覺性圓彰,圓是圓滿,彰是明顯,就是它起作用,顯示出十法界依正莊嚴,它無虛。所以從體上講是無實,從相用上講是無虛,這樣才把性德體相用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。

 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5集1995/5

  【意在顯其已證無上正等覺,亦即諸法一如之果耳。】

  到這個地方,諸法一如究竟之果,他是完全明白了,完全見到了。這個悟不是解悟,是親見,這是證悟。這一段經文它的意思我們要明白,以如來、以佛果為一個例子,反應出九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與佛無二無別,剛才講只是你放不下。

  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頭告訴我們,「本覺本有」。本覺是什麼?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本有,不是外頭來的,個個都有。「不覺本無」,什麼是不覺?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都是不覺。不覺本無,真如本性上沒有。本來無的,當然可以放下,當然可以放下的,毫無問題的;本來有的,當然可以恢復。放下就恢復,為什麼不肯放下?

  我再告訴諸位,我講的都是真實話,諸位每個人都是大富翁,你們聽起來很高興,你們每個人的財寶都無量無邊,稱性的,為什麼現在窮兮兮?因為你有障礙障住,你這個障礙不肯放下,什麼障礙?貪心。因為你有貪心,無量無邊稱性的財寶全部都被它障礙,得不到。

  你們讀《華嚴》,讀《彌陀經》,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你看他那個富貴,住的房子七寶建的,道路舖路的是黃金舖路。我們這裡是用個地毯在這裡舖著。極樂世界是黃金舖的,為什麼那麼富有?他沒有障礙,障礙是貪。

  佛的相貌為什麼那麼好,身體為什麼那麼健壯?我們也有。可是我們今天身體這麼脆弱,稍微吹一點風寒就不得了,就要生病了。我們有障礙,什麼障礙?瞋、痴。

  貪瞋痴是大障礙,貪瞋痴放下、捨掉了,稱性的福報就現前了。不曉得自己稱性的福報是無量無邊,天天要去貪圖那一點小利,你說那不叫可憐嗎?天天搞貪瞋痴,你說這怎麼得了!以輪迴心造輪迴業。

  我們讀經,字字句句都要消歸自性,要會歸到自性上來,我們才能夠得受用。佛的經典,沒有一句、沒有一個字不與我們自己有關係;與自己要沒有關係,那個不是佛法。如果是佛法,字字句句與自己有切身的關係。

 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5集1995/5
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
⭕️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://www.tply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