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3·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|淨空老法師開示
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淨空老法師開示

  同學們都知道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」是《華嚴》修行的綱領,十大願王展開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「淨行品」。淨行品一共有一百四十一願,你看十條一展開就是一百四十一,這一百四十一是細目。一個修行人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所接觸到的人、所接觸到的事、所接觸到的環境,沒有一法不能引發菩薩無盡的悲願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你真正懂了之後,明白之後,諸佛菩薩在哪裡?普賢菩薩在哪裡?文殊菩薩在哪裡?毘盧遮那佛在哪裡?你果然明白了,就是從早到晚六根所接觸到的境界,無一不是。毘盧遮那佛這個名號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叫遍一切處。佛門的同學,也許你們聽過佛家常講無有一法不是佛法,佛法包括一切法。這個話是給誰說的?修普賢行的人說的,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要不是修行,對凡夫來講,對凡夫來講無有一法是佛法。凡夫迷,也就是說心性上面蓋上妄想分別執著,迷失了自性,沒有一法是佛法,《華嚴經》也不是佛法,這真的。

  你看看現在許多學者專家,他們讀不讀佛經?讀,也很用功的研究,把它當作哲學去研究,把它當作文學作品去研究,那就不是佛法。修普賢行的人,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吃飯穿衣都是佛法,吃飯自己提高警覺,斷貪瞋痴。斷貪瞋痴是佛法,你抓住這個原則,沒有斷貪瞋痴就不是佛法,所以法沒有定法。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這裡頭決定沒有貪瞋痴,沒有一法不是佛法。帶著貪瞋痴慢,還有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,天天讀《華嚴經》也不是佛法,天天拜阿彌陀佛也不是佛法,這個道理要懂。你懂了之後才知道為什麼有人修行成功,有人一輩子拜佛不成功,依然是凡夫俗子,依然是搞六道輪迴,差別在此地。你看看這不是日常碰到的事嗎?無論在什麼地方遇到有人對你很恭敬、很有禮貌,你心裡面立刻就警覺到,「恭敬修行,一切佛法」。遇到一個人對你很沒有禮貌,對你一點都不恭敬,『當願眾生,不行一切,不善之法』。這是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,只要你覺就是佛法,迷就不是佛法,這一定要清楚,特別是我們學佛的同學。

  現在社會上對佛法確實不了解,有很重的誤會,一提到佛法,他就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,這偶像,拜偶像。看到佛教這些經書,迷信,他就排斥、就拒絕,他不知道這裡頭全是給你講的做人做事的大道理。試問,無論是哪個人,你喜不喜歡發財?你喜不喜歡聰明智慧?你喜不喜歡健康長壽?沒有一個不喜歡,要不要?沒有一個人不要。不管信什麼宗教,甚至不信宗教,你問他這三樁事情你要不要?真叫夢寐以求之。你能求得到嗎?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佛法確實很現實,怎麼樣發財?發財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你修因你才能得果報,因果要相應,佛在經上這個就講得多了。菩薩六波羅蜜裡頭,第一條布施波羅蜜就具足這三種法。財布施是因,別人有困難的時候、有需要的時候,我們有這個財富的能力,布施給他、幫助給他、成就他,這是財布施,這是善法,這是佛法。我們看人家需要的時候,我們自己有能力,不肯給他,一毛不拔,這是不善。佛講財布施的果報得財富,換句話說,你要是真相信,真能夠去做到,然後你才會明白佛沒有騙人,愈施愈多

  早年,這說起來大概也八、九年之前,我在新加坡講經,住在佛教居士林。居士林每年過年,好像是有一天還是三天,我記不清楚了,供齋,什麼人都可以到那邊吃飯,免費。一九九九年我在那邊過年,在那邊的時候(一九九八年我就過去了),我看到很歡喜,我跟他們常住建議,這種供齋是好事情,免費的,能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供養?居士林大家也歡喜,我說我們全心全力把這個事情做好。先是每天大概有六、七道菜,自助餐,每天來吃飯的人,一千多人;星期假日,二、三千人。這個事情宣布之後,居士林的林友很多,每個人都送禮,送油、送鹽、送菜,搞得好興旺。大概到年底的時候,一九九九年到年底的時候非常興旺,每天吃飯的時候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以上;假期放假,星期日、星期六最多的時候到四千人來吃飯。所以其他的宗教也來看,看到這個,你們這個開銷好大,這要多少錢!

  從發心供齋起那一天,繼續不少年,天天都這麼做法,居士林沒有買過米、沒有買過菜,油鹽都沒有買過。各方送來的吃不完,吃不完這個東西又不能留,尤其是菜,二、三天它就爛掉,所以我們的米油鹽跟蔬菜,每天都用小卡車送到外面結緣。新加坡有好幾個宗教,他們都辦的有孤兒院、養老院、醫院,我們是長年不斷的供給他們,我們太多了。愈施愈多,就怕你不做。佛講的話一點都沒錯,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

  素食是無畏布施,為什麼?不殺害眾生,跟眾生不再結冤仇,這是無畏布施。佛門裡面的放生是無畏布施,勸人吃素、勸人放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。還有夏天蚊子叮到你身上,你要不要布施牠?牠也不過要來吃一餐而已,牠肚子餓了,你要很慷慨大方,你就歡歡喜喜的供養牠一餐,牠吃飽就走了,這是財布施。牠吸血,供養牠就是財布施,又是無畏布施,為什麼?你不殺害牠,這個果報健康長壽。你要是一巴掌把牠打死,這就有過失。牠到這裡來討一餐飯,牠命不該死,牠不該死,你不肯供養牠,你把牠趕走就好了,不要殺牠。所有家裡的這些小動物,你要能夠以愛心對牠,牠跟你非常合作。我們學佛這麼多年,跟家裡這些小動物處得非常友好,蒼蠅、蚊蟲、蟑螂、螞蟻、老鼠,處得非常友好,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。我們看這些小動物,我們都稱牠菩薩,螞蟻菩薩、蚊子菩薩,我們都稱牠。

  我在做晚課的時候,房間的蚊子很多,至少有三、四十隻,沒有法子趕出去,我只好向牠要求,我說:蚊子菩薩,我現在做晚課,你們可以跟我一道做,這個時候不可以來咬我,不可以來騷擾。真乖,都釘在牆上,牆是白粉牆。這個事情是在安徽廬江,我到那邊去看的時候,晚上在小客廳裡做晚課,牠們統統釘在牆上都不動。我晚課大概一個多小時做完了,一個都不動。我睡覺的房間在隔壁,睡覺的時候也沒有來騷擾,到第二天早晨起來還釘在那上面,不過走了一半,還有差不多十幾二十隻蚊子釘在上面,沒有干擾,很聽話。

  楊老師在早年初學佛沒多久的時候,她教小朋友,家裡也是有蚊子,她跟蚊子也說蚊子菩薩,跟牠商量,她說:小朋友在我家作客不能叮他,你要叮,來咬我,我願意供養你。但是有條件,臉上不可以叮,叮了我明天上課的時候難看,手臂上可以給你叮,可以、可以。都聽話,很合作。而且還要求,我供養你可以,你不能叫我又癢又痛,所以叮是可以,要不痛不癢,也都做到。牠怎麼會沒有靈性?所以我們要尊重牠,要對牠恭敬,牠對我們也恭敬,牠也不干擾我們。

  螞蟻,我在澳洲,在院子後面我又建了一棟宿舍,新建的,我搬到裡面去住。有一天早晨起來,洗手間裡面全是螞蟻,這個沒法子,不能進去,進去一定把牠踩死。所以我就跟牠商量,我也不曉得從哪來的,我就告訴牠:你們從哪裡來,還從哪裡出去。我說早晨洗手間我要用,請你們原諒。洗手間不能進去,我就出去散步,我散步回來大概半個小時,回來的時候再到洗手間,一隻螞蟻都沒有,全都走了。所以動物有靈性,不可以殺害,你殺害,跟牠結冤仇,牠也是一條命,牠也懂得。還有個同修告訴我,他們家裡的佛堂也是有螞蟻,學我們這個方法叫螞蟻菩薩不要干擾,螞蟻真離開了。可是佛案上還有四隻螞蟻走來走去,當然我們也不會殺牠,不會傷害牠,總覺得這四個螞蟻不聽話,怎麼別的都走了,你們還不走。晚上居然做個夢,螞蟻來托夢,牠們四個不是不走,牠們四個是負責巡邏的。這才明瞭了,牠們還是有組織的,這四隻到處去看看還有沒有。通,跟人能通靈性。

  所以不但這些動物有靈性,花草樹木統統都有靈性。千萬不要把草看輕了,草都有神,草木神就像兒童、小孩一樣。所以有樹神、花神、草木神,一點都不假,我們要以愛心去待他,要以恭敬心去待他。我們心裡面歡喜,日常生活當中確實常生歡喜心。孔老夫子說讀書樂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如果你懂得學佛之樂,比讀書還要樂!學佛確實愛心遍法界,善意滿人間,他怎麼會不快樂?所以佛法學了要落實到生活上

  我們知道一切眾生靈性都不生不滅,我們講靈性、講靈魂、講神識,還是屬於個體,但是講《華嚴》不一樣,《華嚴》說無量無邊的個體是一個整體。那一個整體是什麼?叫法身。這很難懂,所以我們在講座裡頭常用比喻說,我們把我們的人身比喻做一個法身,這個整體。個別的靈體是什麼?就像我們身上的細胞一樣。科學家告訴我們,人的身體上有多少細胞?我記得不清楚,很多年看到有這麼一段,六十萬億,人身上的細胞六十萬億,六十萬億就好像是個別的生命體組成一個身體。所以佛家講法身,法身遍在一切處

  由此可知,在大乘教裡面、一乘教裡面講,整個宇宙是一個法身,《華嚴》上講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這前面我們都讀過了,這在《華嚴經》出現好多次,不止一次。「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你要是真正肯定、承認、接受佛陀這樣的教誨,你就曉得宇宙萬有跟自己是一體,那怎麼會不愛?親愛之心自然就生起來了,對於宇宙萬事萬物怎麼能不敬?生活在這種理念之中,你就想多麼的美好,沒有一樁不善

  《十善業道經》,這是佛門入門的第一部經。佛在這經上告訴我們,菩薩是一個學佛的人,這是印度話,意思是覺悟的人。我們中國人總喜歡簡單,梵語是菩提薩埵,我們中國翻譯菩提用個菩,薩埵用個薩,尾音都省掉,稱菩薩。菩提是覺的意思,薩埵是眾生的意思,所以菩提薩陀就是覺悟的眾生。覺悟的眾生就是學佛的人,佛弟子都稱之為菩薩。佛說「菩薩有一法,能斷一切世間苦」,這句話了不起。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,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,這範圍太廣大!這個法是什麼法?常念善法,心善;思惟善法,思想善;觀察善法,行為善,還得讓這個善法念念增長,不容許絲毫不善夾雜,你就能離一切惡道苦。善是性德,本性本善,法性本善,法身本善,性德本善。不善從哪來的?不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生的。妄想在一般大乘經上稱無明煩惱,無明就是迷了,對於事實真相看錯、想錯了,不知道事實真相。看錯、想錯,你一定會說錯、做錯,違背了性德,違背了善法

  十善是性德,你自己心性裡頭本來有的。不善,不善就是十惡,身幹殺盜淫,這是違背自性,自性裡頭沒有殺盜淫;口業,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自性裡頭沒有,這是違背了自性;貪瞋痴自性裡頭沒有。所有一切不善與自性不相干,自己的真心本性純淨純善。這個不希奇,人人都有,不但有,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。為什麼我們現在會變成這樣子?迷失了自性、迷失了真心,現在用的什麼?妄心。妄心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虛情假意。人要沒有覺悟,統統用的是妄心。妄心不可靠,冷熱無常,它剎那剎那在變,不像真心。真心永恆不變,妄心剎那剎那在變。

  六道眾生全用的是妄心。所以聖人他了解,眾生無始劫以來他就迷了,就迷失了,他今天所用的心全是妄心,那怎麼辦?教,所以教育就是從這個地方興起來的。教育終極的目標是叫你回歸本善,把不善的全部放下,回歸本善,這是聖賢教育的目標。本善恢復了,本善裡面就是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所以只要回復到本善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,所有一切不善全部都不見了

  現在這個世間衝突的事件太多了,所以幾乎在這半個世紀以來,全世界真的是專家學者、志士仁人都在那裡思惟如何化解衝突,這個衝突帶給眾生苦難太嚴重。衝突就是不和,沒有愛心,只有怨恨,這個事情多麻煩。我也是被學校找去的,參加學校教授們研究討論。我們是用座談會的方式,都是學校的這些教授,從事於課程的。昆士蘭大學有和平學院,和平學院的這些教授們開座談會,我先聽他們的報告。第一次他邀請我的時候,他們學校這個學院已經八年了,可是八年,世界一年比一年往下墮落,不是向上提升,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,帶來的災害是一次比一次嚴重,真叫麻煩。所以九一一事件之後,校長找我,要我跟大家見見面,因為他們曉得我過去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。確實,新加坡現在是十個宗教,十個宗教是兄弟姐妹一家人,非常和睦,我每一次從新加坡經過,我都會邀請他們,我們聚一次餐聯繫我們的感情。

  聽報告之後,才知道他們所用的方法,在以往多半是用鎮壓、用武力報復,這個方法不能解決問題,效果適得其反,冤仇愈結愈深,所以才發現有恐怖分子有組織的來報復。那麼曉得這個方法行不通,希望真正用和平方法來解決,和平方法當然是用談判、會議,他們能接受嗎?人家吃了虧,受了災害,你怎樣去補償?你殺了人家的人,用什麼方法來彌補?太難了。用和平的方法。

  我參與座談會,我提供他們的意見,你首先要把衝突的根源找到,從根本上化解才能收到效果。根源在哪裡?這他們沒想到,根源在家庭。家庭在哪裡?家庭在夫妻。夫妻衝突,離婚。夫妻離婚,家庭破碎,沒有兒女還好,要有兒女的時候,這個業造得就更重。小孩從小,父母之愛影響他一生的人格,如果父母離異,小孩生活在沒有雙親之愛的環境當中,他就會養成一種不正常的性格,在社會上犯罪率最多的是他們。所以我就告訴大家,我這麼多年來走過許許多多地方,我選擇居住的地方有兩個條件,我會選擇在那個地方居住,第一個這個地方離婚率低,第二個青少年犯罪率低。要說沒有,幾乎找不到,只能找犯罪率低的地方,離婚率低的,它的社會還能維繫,我要選擇這個環境。給他們一個啟示。

  以後他們邀請我參加國際上這些和平會議,我參加了五次,參加兩次和平論壇,總共參加了七次。會議能不能解決?不能。聯合國開這種會議開了三十多年,沒效果,所以就想到我們中國老袓宗教我們的方法。中國是個大國,人口這麼多,幅員這麼大,從秦漢統一一直到今天,國家還是維繫統一的局面,沒有分裂,這是外國許多學者專家佩服、尊敬。這是什麼力量造成的?教學,所以〈學記〉裡面講的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我現在在國際上,我當中加了一句話,「建國君民,修身為本,教學為先」,十二個字,這就真正能解決問題。中國就靠這十二個字,將這麼大的國家,這麼複雜的族群,兩千多年來相安無事,真正做到和諧團結、互敬互助。這個方式可以推到全世界,可以幫助世界化解衝突,促進安定和平。可是我們說這個話,確實在會議當中我們的講演很受別人尊重,但是會後人家會問我:法師,你的理想很好,怎麼落實?如果不能落實還是等於零。因此這麼多年來,大家對於和平幾乎已經喪失信心,確實可以說對和平現在是信心危機的時候。你會說你怎麼做?變成一種空洞的口號。

  我也是在最近十幾年當中,從美國就有這個念頭,想用一個社區來做實驗。畢竟是在國外,文化不相同,信心不容易建立,因為從來沒有過,人家懷疑你,你到底是幹什麼?你有什麼企圖?有什麼目的?非常困難。我在美國也沒多久就離開了。在新加坡想做,緣不成熟,那時候我們想用彌陀村的這種方式來做,彌陀村的構想是在美國就有了。新加坡的土地得不到,我們也看了很多,價錢很高,但是能力還是有,買不到。所以到澳洲,澳洲土地便宜,但是緣也不成熟。我們住在很偏僻的小城市,因為那個地方環境清淨,是個讀書、修行的好地方,地大人少。我們香港同修有去參觀過,那真的是非常羨慕,土地很便宜,跟香港真的是不能比,也是緣不成熟。

  所以前年,我回到老家去看看,幾十年沒有回去看看家鄉父老兄弟,講講我這些理想,地方領導他們聽了很歡迎,「就在家鄉做」,這麼一慫恿之下,我們就開始在那裡想落實,真的去做了。去年十一月我們開學,我們辦班,開學招了一批老師,教了兩個月,然後讓這些老師分頭到農村裡面、鄉村裡面去教,沒有想到兩個月就看到很好的效果,我們的信心就生起來了。所以我們很想把這個經驗介紹給聯合國,介紹給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,就是辦班教學,以身作則,教學為先,確實能達到大家的願望,和諧社會,和諧世界,真正化解衝突。總而言之,真誠恭敬,把這個事抓到了,問題解決了,願望就可以落實

恭錄自: 大方廣佛華嚴經12-017-1562   2006/6/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