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>首頁>輕鬆學佛法>念佛篇2

請點選目錄

 

佛號幫助你什麼?幫助你放下

來佛寺的海賢法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,他活了一百一十二歲,二十歲出家,出家之後這九十二年,他的生活先是小乘,再是大乘,再是一佛乘。小乘就是念佛念到功夫成片;大乘,提升到菩薩,一心不亂,這事一心;再向上提升,理一心不亂,明心見性,一句佛號。行嗎?行。

佛號幫助你什麼?幫助你放下,讓我們的心從早到晚,從初一到臘月三十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。這就是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,這就成功了。他念到這個階層是在什麼時候?我細心看他的光碟,估計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他就到這個境界了。他常常見佛,跟阿彌陀佛是老朋友。

佛對他很欣賞,說他修得好,修得什麼很好?就是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,而且是即相離相,就在相中離相。什麼相中?生活的相中,不執著生活的相,不分別生活的相;工作當中,他是農耕,不著耕作的相;念佛不著念佛的相。即一切相,離一切相,他在這個境界裡頭,這是什麼境界?這是極樂世界。

極樂世界在哪裡?就在此地。所以他每天快樂,任何場合你見到他,他都笑咪咪的,歡喜。常常跟人說,他說我看這個世間沒有一樣不好,沒有一樣不歡喜。這是什麼?平等心看世界,覺悟的心看世界。他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甚至於沒有起心動念,他在這妄相裡面看到真相,真相就是諸佛所證的境界;換句話說,他已經到諸佛所證境界,實報莊嚴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6集2014/06/07


念這一句佛號的功德無量無邊

經中給我們說了無量光、無邊光一共說了十二聖號,同為阿彌陀的德號。這個十二光,我們後面會讀到。「《漢譯》本則翻為無量清淨佛、無量覺、無量清淨平等覺(其中覺字與佛字正同)」,佛就是覺的意思。

「以上多種聖號,咸曰無量」,實實在在講,佛的功德無量、智慧無量、神通無量、道力無量、依報無量、正報無量、莊嚴無量、說法化度無量,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。這個無量的意思,也就變成真的無量,無量的無量。

「蓋以世尊妙德無量」,這個地方一定要記住,記住什麼?佛是自己,不是別人。佛在此地告訴我們,他成佛,證得無量,我們自性就是無量的,見性就是無量,真的是無量。法身菩薩個個都是無量,智慧無量、德能無量、功德無量、神通無量,樣樣無量,為什麼不稱阿彌陀?因為他還帶著有無始無明的習氣。

習氣統統斷盡,就稱無量阿彌陀,阿彌陀是連無始無明習氣都斷乾淨了。無明斷掉之後,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。那怎麼斷法?就是在實報土,時間長久自然斷掉。你要想用個方法去斷它,錯了,那你不是提升,反而墮落了。

不起心不動念,這是無明煩惱斷了;我再想斷習氣,不又起心動念,那就壞了,所以不可以起心動念。那怎麼辦?隨它去。要多少時間自然就沒有了?三個阿僧祇劫。這無量壽,這是有量的無量。但是三大阿僧祇劫之後,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,變成真無量壽,不帶煩惱習氣,完全回歸自性,《華嚴》稱為妙覺,等覺之上。所以這是阿彌陀的本義,阿彌陀的真實義。

所以世尊妙德無量,微妙的功德,德也可以稱為能力。所以他的德號亦無量,「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無量」。像前面講十二光,講無量覺,無量清淨,無量清淨平等覺,每個名號所包含的智慧德相都是無量的。

「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」,這句話是最重要的,召是招感,我們有感,佛菩薩有應。念這一句佛號的功德無量無邊,我們念的人自己不知道,念了幾十年,念了一輩子,好像沒什麼功德。原因在哪裡?原因在我們對於這句名號不認識,不知道它有這麼大的德能,不曉得。

我們念佛念這個名號的心是散亂心,隨隨便便念的,這個裡頭沒有誠敬心、沒有恭敬心,當然我們的心也不清淨,也不平等,甚至心地連十善都沒有。佛號是念了,念得沒錯,招感之德有量,不是無有量。如果我們用真心,真心沒有妄念、沒有雜念,我們用真誠心、用清淨心、用恭敬心,念這句佛號那完全不一樣,真有感應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7集2014/06/08


用這一句佛號把清淨心念出來

「又清淨土,指淨土;清淨身,指佛身;清淨人,指如來」。這個清淨,經上常說,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阿彌陀佛的清淨心,建造極樂世界,淨土。我們今天用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,我們的清淨心現清淨土,跟阿彌陀佛的清淨土合而為一,彌陀建造了,我們也有一分功德在極樂世界,跟他相應。所以你能夠見佛,你能夠見到極樂世界,道理在此地。

如果我們欠缺這一分功德,見不到佛,也見不到極樂世界。用什麼方法來修?就這一句佛號,這一句佛號把清淨心念出來,是這個意思。只有佛號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,清淨心現前了。如果還有雜念,還有妄想,這不行,你的清淨全破壞了,被妄想破壞了,被雜念破壞了,所以必須要把雜念妄想統統放下。

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,「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」。要知道身心世界全是假的,我們現在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是什麼?八識五十一心所,我們是用的這個心。真心只有一個,哪裡有八個?法相唯識家講,八識心王,八心王,五十一心所,六道凡夫就用這個,把這個東西當作心,錯了,完全錯了。佛是清淨人,如來是清淨人,我們一定要修清淨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7集2014/06/08


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一切法

我們修行,要掌握住這個認知,修什麼?清淨。用什麼方法修?無量無邊的方法,眼見色修清淨,耳聞聲修清淨,鼻聞香修清淨,口嘗味修清淨。怎麼才叫清淨?不被境界所染就叫清淨。這個境界會讓我們生煩惱就不清淨,境界讓我們生智慧就清淨。

賢首國師教給我們四德,在《還源觀》上講的四德,第一德「隨緣妙用」。眼見耳聞是隨緣,我們凡夫隨緣就隨生著煩惱,就造輪迴業;菩薩隨緣不生煩惱,不造業,那就隨緣看得清楚、聽得清楚。

記住,不要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生煩惱;不放在心上,也就是見色聞聲、嗅香嘗味,都要記住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妙用。修行在哪裡修?就在這裡修,這種妙用它幫助你回歸自性,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無上菩提,這叫真修行。

你細心去看來佛寺的海賢老和尚,你看他,他怎麼修的?沒有往心上放。從早到晚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是智慧,不放在心上那就是定功。他的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我們要學這個。眼見色,阿彌陀佛;耳聞聲,阿彌陀佛;鼻嗅香,阿彌陀佛;口嘗味,阿彌陀佛,全是阿彌陀佛。

除了阿彌陀佛之外,決定不要把境緣放在心上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都不可以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,心就動了,心就不平等;不放在心上,心永遠是清淨的,永遠是平等的。

這個事情難,真不容易,老和尚教我們什麼?教我們用一句佛號,見色聞聲,放在心上全是阿彌陀佛,不放別的,這個法子妙絕了。天天這麼做,做久了自然而然是阿彌陀佛,別的東西都放不進去了。你看,先從勉強我們這樣做,到最後變成自然的,習慣成自然。

我們希望一年達到自然,這就是我教給同學的方法,這個光碟一天看三遍,念一萬聲佛號,我教你這個方法。看三遍需要三個小時,念一萬聲佛號需要兩個小時,你每天想盡方法抽出五個鐘點的時間來修行。希望這三百六十天養成習慣,養成習慣就是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你就取得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,你就有資格往生,你決定得生。

這是教導我們放下身心世界,放下萬緣。真的,一天不止萬緣,你一天看多少次,你一天聽多少次,你這個眼睛張開都是東張西望,你都在那裡看。但看歸看,心裡是阿彌陀佛,看一切人是阿彌陀佛,看一切事是阿彌陀佛,看一切萬法是阿彌陀佛,全是阿彌陀佛。這什麼?這是修行,這是修無上菩提,無上菩提就這個修法。

在生活裡面修,在工作裡面修,在待人接物裡面修,一定要把它養成習慣。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切統統歸阿彌陀佛,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一切法,這叫入一法句,這就是心淨則佛土淨。

我們用一年的功,心清淨,也就是經題上我們修的三種,清淨、平等、覺,清淨我們得到了,心淨則佛土淨,你就決定得生。這是表一即一切,一句佛號即是一切法,一切法就是一句佛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8集2014/06/09 


要作佛,統統放下

「平等者,離差別也」。平等是什麼?不分別,不分別就平等。我們凡夫喜歡分別,所以本來是平等心,現在變成不平等了。清淨心是阿羅漢,平等心是菩薩。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本來是菩薩,本來是羅漢,現在我們為什麼墮落到六道凡夫?這個問題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,我們如何來化解這個問題?

下面,「經云: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,正顯平等之義」,這句經文大乘教裡說得多,心、佛、眾生是一不是二,心是自己的心,佛是自己,眾生也是自己,不是說別人。我們的心就是佛、就是眾生,心要是覺悟就是佛,心要是迷惑就是眾生。心、佛、眾生是一不是三,一而三,三而一。清淨心現的是阿羅漢,平等心現的是菩薩,覺心現的是佛。清淨、平等、覺,這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,一而三,三而一,沒有差別。

我們現在想著,我要作佛,還是作菩薩,還是作阿羅漢,還是作眾生?要作佛,統統放下,徹底放下,心現的是佛,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,心現的是極樂世界。如果我們一樣都放不下,我們的身放不下,我們的親情放不下,我們的財產放不下,我們的事業放不下,我們還有親朋好友放不下,這些是什麼?全部都是染污,全部都是擾亂,讓你的心不平等,讓你的心不清淨,你永遠墮落在六道搞輪迴。

輪迴這樁事情苦海無邊,三途六道真正叫可憐憫者,怎麼辦?遇到佛法太幸運了,這是你多生多劫善根、福德、因緣遇到了,遇到要把這個機會當面錯過,那真正叫太可惜了。多少人一生都遇不到,我們這一生難得遇到了,要把這個當作自己這一生第一樁大事來看,別的都是小事,像賢老和尚說的,「啥都是假的」。

娑婆一場夢,要覺悟,天天睡覺醒過來想一想,昨天過去了,再也不回來了,痕跡都找不到。聰明人知道全是假的,所以他通體能放下,不放在心上。每天在境緣上練功夫,練什麼?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練不染著、不動搖。

淨宗用的方法特別奇妙,就是用一句佛號做擋箭牌,統統擋住了,沒有污染,沒有動搖,也就是守護著自己的清淨平等,真心。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,那就是佛心,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清淨平等覺,我們有,我們只是六根被六塵染污了,今天我們覺悟,不讓它染污,用一句佛號代替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8集2014/06/09


彌陀名號不是別的,是我們的本性

下面給我們證明佛號功德不可思議,這裡又說「舉此體」,這法界體,「作彌陀身土」,法界就是常寂光,「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,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」。這個話講得好。彌陀名號不是別的,是我們的本性,是我們的本覺理體。「可見此經正是如來稱性極談」,真正講到究竟圓滿了。註解裡頭說,引用的《阿彌陀經要解》,「一聲阿彌陀佛,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我們要相信,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1集2014/03/10


念佛重要是心裡頭真正有佛

念佛重要是心裡頭真正有佛,不是說把事情丟掉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看的,他的生活照常,正常,沒有影響,他的工作沒有停止,從早到晚他耕地,他種地,他也有應酬。他樣樣都沒有減少,他佛號不間斷。

工作的時候如果是勞力的,口裡念佛都可以不中斷;如果是需要思考的,佛號就放下,把事情辦好了之後再念。這裡頭最重要的一樁事情,就是不要把一切事放在心上,心上只有阿彌陀佛,事,什麼事都可以幹。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心上有事就麻煩了,那就是凡夫。

大乘經上告訴我們,真心,真心就是佛心,用真心的人就成佛了。真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講得很多。如果沒有執著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,那就是阿羅漢;沒有分別,你就是菩薩;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就是成佛。

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每天給人講經教學,幾乎沒有中斷。親近他的人很多,常隨眾,這大家知道的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;臨時來的,來一、二天的,來三、五天的,來二、三個月的,那人數不知道多少。多少人都有問題,每個人都要問佛,佛都要解答。

佛他的身分、地位在我們現在人說,他是職業的老師,是個非常好的老師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,而且是義務教學的老師,他沒有收人學費。你看,不分國家、不分種族、不分宗教信仰,無論什麼人,真正來求教,佛都非常熱心教你。這是事,事沒有中斷。關鍵,這些事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教化一切眾生,完了就了了,別放在心上,這就對了。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而不迷的心,就對了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集2014/03/18


求生極樂世界的願心要相續不斷

一個人得度,確實是自己度自己,老師給我們做的是增上緣,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全在自己。親因緣就是善根,所緣緣是你這一生所希望達到的目標,這所緣的緣;我們一心一意想往生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所緣緣,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所緣緣。無間緣,我們所緣的這就是願生淨土,不能中斷,要相續不斷。

求生極樂世界的願心相續不斷,這個世界全盤放下,那這一句佛號就不能間斷。這個法門是從前李老師教的,當時我們沒有在意,教導我們,念佛人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,心裡面的妄想、雜念統統要掃除乾淨,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大勢至菩薩說的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集2014/03/18


只有淨宗許可你只有保留一個阿彌陀佛

佛對我們的恩德是開示,示就是做表法,開是用言說,講經教學。開是言教,示是身教,表法,佛做得很圓滿,我們自己得多少利益,那就是悟入。悟是我們的事情,入是證果,悟是明白了,入是修行證果,真幹。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清涼大師的註解,就是用開示悟入這四個字,將一部經分為四個部分。所以開,開示,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,明白了;悟入就是放下,放下妄想、放下雜念,凡有想像全都是妄想。

我們想經教裡東西算不算妄想?也算妄想。為什麼?佛無有法可說,你要執著有佛法就錯了。只有淨宗許可你只有保留一個阿彌陀佛,其他的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你要不把佛法放下,你就不能夠悟入。大徹大悟是要徹底放下,才能明心見性,為什麼?心性裡頭一法不立,連佛都沒有。

你還有一個佛,你就有障礙,為什麼?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沒有說佛相是例外的,沒有,不許可。只有淨土宗它很特別,指方立相,你只能有這一個相。所以它是花報,往生極樂世界;到極樂世界之後連相統統放下,果報,成佛,果報。

但是別的法門沒有開這個,淨宗開了這個,這是我們應該要懂得的,開這個我們容易修,不開這個很難。萬緣統統放下了,執著個空,還是一個相,你還是入不進去。空有二邊都沒有,二邊都沒有,離開了,叫中道,如果有個中道還進不去。

決定要做到於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,你才見到真相,就是見性了。從相上見到性,然後才曉得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,真正到清淨平等覺了。連清淨平等覺這名詞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只不過暫時借用而已,說話方便起見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8集2014/03/20


達到無念最巧妙的方法無過於念阿彌陀佛

我們能不能有正念的概念?沒有。為什麼沒有?我們是有知,無念的概念我們沒辦法想像。什麼人有這個概念?修定的人有這個概念,必須萬緣放下。這是佛境界,佛境界是真境界,眾生境界是妄境界,假的,不是真的,佛境界是真的。

雖是真的,有淺深廣狹不一樣,什麼樣的根機,佛怎麼樣的去相應,感應絲毫不爽。佛所應的恰好就是他的程度,就是他的水平,水平高的應得深、應得廣,程度淺的應得也淺,範圍比較狹小。

我們最重要的,對這個事情,理太深,事太複雜了,我們如果有善根,那就是相信,不懷疑,就接受了,接受慢慢來。有沒有個很巧的方法?有,最巧妙的方法無過於念阿彌陀佛,就這一句阿彌陀佛,時間念久了,念到純淨、純熟,自然就通了。通到哪裡?通到無念,有念到無念,通了;無念,法身菩薩的境界。

這方法妙,我們要相信,哪個相信哪個有福。相信,如法修行,就從有念,不要去問無念,自然達到無念。指方立相,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法門,為什麼?能度六道眾生。其他的法門沒有辦法普度六道眾生,必須在六道裡頭所謂上上根人,不是上上根就沒法子度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10集2014/03/24


這一句佛號是無量智慧、無量功德的結晶

賢公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,體力跟年輕人差不多,我覺得比五、六十歲的人還要好。五、六十歲的人在田地裡工作,從早到晚,十幾個小時,有很多人受不了。他行,身體沒有任何毛病,頭腦思惟敏捷,你疑難雜症去問他,他幾句話就清楚了,就答覆你,圓圓滿滿,智慧。智慧與認不認識字、有沒有念過書不相干,那是知識,智慧不是的。

有智慧的人有知識,有知識的人沒有智慧。他是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?清淨心來的,自性裡頭本有的,不是外頭來的。他有沒有明心見性?我認為這三個人都明心見性,不是明心見性做不到。他在這個時代、在這個大環境裡頭,用這個來做榜樣,正法就能久住世間。為什麼?他不要名、不要利、不要供養,能持戒、能吃苦。

住小廟,小廟甚至於沒有人來燒香,沒有供養,所以他農耕,自給自足。不聚眾,與出家眾沒有衝突,你要我不要,我要你不要,沒有衝突就能和睦相處。跟社會、跟大眾、跟一切人,甚至於一切眾生,都能和睦相處,都沒有衝突。甚至於他還遇到一隻狼,救了這隻狼,跟這個狼可以和睦相處,沒有衝突,這德行感化到猛獸。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?一句佛號來的。說明這一句佛號是無量智慧、無量功德的結晶,這精華,真正能夠認識、能夠明瞭,你會非常珍惜它。

我們對它,這麼多年來愈來認識愈深刻,所以我們才放棄萬緣。這是頂峰的頂尖,這話古人說的,我們讀了這個一點不懷疑,肯定這句話是真話。修什麼?執持名號,《無量壽經》上說的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就對了。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,絲毫障礙都沒有了,就等待時間,決定往生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決定一生成就無上菩提。

不認識不知道它的可貴處,認識之後絕不回頭,一往直前,這就叫精進不退。一句佛號具足一切佛號、具足一切法門、具足一切功德。還沒有認識清楚就不能離開經教,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這本《無量壽經》,能讀的,對於念佛沒有信心,念經,念《無量壽經》,念上一千遍,念上一萬遍,信心就念出來了。為什麼?其義自見。真明白了、真清楚了,取極樂世界太容易了,這個法門知難行易。所以學經教是知,知,真知道了,行非常容易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10集2014/03/25


念佛前頭加上老實兩個字

對於禪宗、密宗,我這三個老師都是嚴肅的告訴我,不要去學,不要去碰它。為什麼?他肯定我不是那個根性,學這個東西浪費時間、浪費精力,得不到好處,如果自以為聰明,那就造業更深了。

這是真正慈悲!宗門教下的東西喜歡看,老師不同意,我們看是不聽話。看了知道一些常識,也有好處,不在那上用功夫,時間、精力不放這上面,這就對了。學密肯定你得不到相應,學禪肯定你不會開悟,不但不會開悟,連禪定都得不到。所以老師只准許老實念佛,念佛前頭加上老實兩個字,真管用。

我們這一生學問沒有成就,細心回想觀察,真的就是因為不老實,沒有真聽話,把時間精力浪費,到老後悔來不及了。但是果然能真正放下,真正回頭,只要這口氣還在,懺除業障,信願持名,還來得及。

這是這個法門究竟方便故,要不是究竟方便,我們這些人沒救了。究竟方便你一定要曉得,唯此一門,其他的法門,無量法門、八萬四千法門,統統沒有分,只有這一門,真正是中獎了。

可是我們自己不要吝嗇,我們知道聖賢人這個東西好的,要推薦給別人,他年輕,來得及。我們希望他的成就在我之上,正法就能久住,眾生就真正能離苦得樂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32集2014/04/30


阿彌陀佛丟掉了就迷了

「依《漢譯》,無量清淨平等覺即阿彌陀佛義」,意思就是阿彌陀佛。「更可以本經題配三覺。無量壽佛,是我本覺」,我們學佛求生淨土一定要完全肯定這句話,不要不敢當,那你就錯了。阿彌陀佛確實是我的本覺,我的本覺就叫無量壽佛。我的本覺是無量壽佛,我怎麼不能成佛?不但成佛,成無量壽佛,回歸本覺!

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以莊嚴自心,是名始覺」,開始覺悟了。什麼叫發菩提心?我相信阿彌陀佛所說的話是真的,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不欺騙我,娑婆世界西方決定有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裡面決定有阿彌陀佛,我不懷疑,我相信,我想去,這就叫發菩提心。

真想去了,那要一向專念,記住,一個方向,專念阿彌陀佛,不能夾雜妄想,不能有雜念,用清淨心去念佛,用平等心去念佛,這就對了,這就是你開始覺悟了。你把阿彌陀佛忘掉、丟掉了,你又迷了。

我們現在每天,覺幾次、迷多少次?什麼時候想起來阿彌陀佛,覺了;阿彌陀佛丟掉了就迷了。所以自己要清楚,細心去觀察,我這一天二十四小時,多少時間覺,多少時間在迷。

自己要發憤,自己要用功,我的覺的時間能超過迷的時間,就有進步;迷的時間超過覺的時間,我們就退轉了。我們要爭取,不要爭取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,是假的,我們要爭取極樂世界的品位。真念佛,念念不捨,品位上升,我們就爭這個,這是真的。

「始覺合本覺,直趨究竟覺」,究竟覺就是成佛,就是題中的清淨平等覺圓滿證得。清淨平等覺是修德,修德合性德,修成功了就是性德圓滿的現前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9集2014/06/10


念佛要懂得放下

「又覺是所求佛道」,我們就是求明心見性,就是求大徹大悟。怎樣才能大徹大悟?經題上告訴我們,清淨平等就能求到大徹大悟,覺就是開悟。

清淨是定,平等是大定,阿羅漢所證到的定叫清淨,清淨心,權教菩薩所證的大定是平等。平等比清淨高,雖清淨他還不平等,平等當然清淨。這叫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

所以念佛要懂得放下,戒律不是別的,戒律總的來說就是教我們放下。放下身見,放下邊見,邊見就是對立,放下成見,成見是自以為是,執著自己的意見要別人服從我,這都錯誤的。

佛陀教我們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眾生情執很重,菩薩能恆順眾生,跟眾生相處不執著,你喜歡什麼我都能隨順,這才成就功德。這屬於見惑,這個能放下,證果,證小乘初果、二果,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,地位高了。沒有到這個境界都是生凡聖同居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69集2014/07/02


一句阿彌陀佛具足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功德

「德大,具足一乘諸功德故」。這就是一句佛號,一句阿彌陀佛具足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功德,你為什麼不修?天天想修功德,不知道怎麼修法,這一句阿彌陀佛功德就具足了,一切功德都在其中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就發心真幹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69集2014/07/02


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句無上的密咒

「今此經中,普賢大士列最上首」,說什麼意思?「正顯密淨不二」。我們修這個法門的,要不要再去學密?不需要。為什麼?密在《無量壽》裡頭,密在阿彌陀佛名號裡頭,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句咒語,無上的密咒。

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一句彌陀名號裡面包含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德號,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,你念這一句名號全都念了,不要再念別的,全念到了。

不但包含一切諸佛名號,還包含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經卷,統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,所以這一句佛號包括所有的經教。在中國,大小乘過去總共十個宗派,現在中國沒有小乘,大乘八個宗,南傳的是小乘,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之中。

普賢菩薩列在上首,代表什麼?密淨不二,淨土裡頭有密宗,有圓滿的密宗。「故先師夏老云」,先師是夏老,已經往生了,他說,「淨土即是密教顯說」。說得好!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密教裡頭所說的大成就,圓滿的成就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70集2014/07/04


世出世間頭等大事

念這句「阿彌陀佛」佛號是世出世間頭等大事,念這句佛號才真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是什麼?斷煩惱、消業障,成就無上菩提,成就無上功德,不就是這個嗎?就在這一句佛號之中,可惜的是沒有人知道。

還有很多人要把這個會集本燒掉,他不要這個福報,不要這個功德,那就沒法子了。他為什麼不要?他不知道,不識貨。於是我們才曉得,念佛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議,夏蓮老會集這個本子,猶如釋迦牟尼佛再來。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幹什麼的?就為一樁事情,普度眾生皆成佛道,就為這樁事。用什麼樣的手段能完成這樁大事?用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,功德就圓滿了。


一句佛號把自性裡面的清淨平等覺念出來

像海賢老和尚一樣,他念這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,我們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他統統念出來了。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,他用念佛的方法完全證得。清淨心是功夫成片、事一心不亂;平等心是理一心不亂,菩薩證得的;後面覺,覺就是開悟了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這叫覺,宗門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是真佛不是假佛。天台大師講六即佛,就是六種佛,最後是講究竟即佛,那是圓滿佛,《華嚴經》上稱妙覺果位。華嚴圓教,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那是覺,在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。

在極樂世界,他的身是法身,他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,法身無量壽,法性不生不滅,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。十法界全是生滅法,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法性土樣樣都是真的,為什麼?都是不生不滅。法性身、法性土唯心所現,它沒有唯識,它只心現。十法界呢?在唯心所現上面又加了個妄心,唯識所變,十法界是唯識所變。

如果你能夠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,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,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那就恭喜你,你就到了實報莊嚴土,你就永遠脫離十法界,當然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這從理上說。

方法講就是放下,能不能把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放下,不要放在心上,真心就出現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,這個榜樣在以前,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做過;在早年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,為我們做過榜樣,真難得,真不可思議。我們要修行,要學這個榜樣。

我們是很有福報,非常幸運遇到海賢老和尚,老和尚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不拐彎,不拐彎就是沒有換第二個題目。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,把自性裡面的清淨平等覺念出來了。那他是什麼人?法身菩薩,為我們表法,為我們做好樣子。

真正做好樣子的人,在這個世間一塵不染,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是如如佛,這就是世尊所說的你本來是佛。佛是什麼樣子?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就是佛!這是我們的本來佛,我們的自性佛,一切眾生都有,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起心動念就錯了,迷了,起心動念就變成阿賴耶,就有分別、就有執著,就是生滅法。自性不生不滅,阿賴耶剎那生滅,了不可得。

我們今天迷就是迷在阿賴耶裡頭,用什麼方法破迷?方法太多了,無量無邊,什麼方法都可以,方法裡頭最妙的方法無過於念阿彌陀佛,這個方法最簡單、最容易、最有效果。在我們中國,古往今來多少人用這個方法一生圓滿成就,我們要相信。我們今天遇到了,問題就是肯不肯真幹,肯不肯放下,肯不肯讓心裡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你就成功了,你就圓滿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71集2014/07/06


用一句佛號,把見思煩惱統統放下

見惑,第一個身見,第二個邊見,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。我們不跟人對立,不跟事對立,不跟一切法對立,沒有對立。見取見、戒取見,這兩個合起來,我們常講的成見,就是自以為是。

很多人都有這個煩惱,總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,別人想的是錯誤的,這個要放下。能夠放下自己的成見,採取別人的意見,人家歡喜;縱然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,態度上要緩和。我們以自以為是、傲慢的態度對人,不知不覺得罪多少人。

你在有權有勢的時候,人家不敢對你怎麼樣,你的權勢失掉之後沒有人理你,那個時候你就知道苦。這種情形在社會上,只要細心,處處能看得到,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。再一個就是邪見,錯誤的見解,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在邪見包括了。

這五種錯誤見解斷掉,證須陀洹果,你是真正佛弟子,小學一年級,須陀洹果。須陀洹,那就是聖人,不是凡夫,他雖然沒有出六道,他在六道裡頭有一定的期限,人間天上七次往來他證阿羅漢,他就脫離六道輪迴,不能小看他。

神通,本能恢復兩種,六種神通他有兩種,有天眼通、天耳通,我們一般人看不見的他能看見,他能看到天神,他能看到鬼神,我們看不見;他有天耳通。

提升到二果,就又有兩種神通出現,他心通,別人心裡想什麼他知道;宿命通,自己過去世再過去世,二果聖人應該知道幾十世,甚至一百多世以前的他都知道。阿羅漢能知道五百世,所以在二果聖人的話,幾十世是沒有問題的。

到三果就有神足通,神足是變化,能分身。能分身、能變化,到什麼地方去不需要交通工具,他意念想到哪裡,他身體就到哪裡,他有這個能力。第四果阿羅漢有漏盡通,漏盡就是六道裡面煩惱斷乾淨,超越六道輪迴。小乘是這六種神通都得到的時候是四果羅漢,但是從二果以上要斷思惑,就是思想,錯誤的想法,初果完全斷見惑。

思惑有五種,貪瞋痴慢疑,五毒,這五種斷不了,六道出不去。貪、瞋恚、愚痴、傲慢、懷疑,對聖教的懷疑,對倫理道德的懷疑,這五個字不好。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出六道輪迴,這裡頭五個字有一個就出不了六道。念佛人用什麼方法?用一句佛號,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。

念佛的心裡不夾雜貪瞋痴慢疑,不夾雜前面講的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十條完全沒有,才能脫離六道。念佛人有一個好處,自己沒有能力斷,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你,能幫助你斷掉,在往生這剎那之間,這些念頭都不會起來,不會干擾你,你平平安安往生到極樂世界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72集2014/07/07


持戒念佛,沒有一個不成就

一切經戒都勸導我們持戒念佛。我們念佛沒有持戒,這個持戒至少五戒十善,真有五戒十善,老實念佛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你看海賢老和尚,他這一生當中五戒、十善有沒有?有,不但有,圓滿的;出家,比丘戒、菩薩戒有沒有?有,清淨的;六波羅蜜圓滿具足,普賢十大願王,你一條一條去對,去比對,樣樣具足,是我們的好榜樣。

所以他這一句名號,起心動念都具足無量行願,不可思議。我們要向他學習,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。他往生實報莊嚴土,我們如果能往生到凡聖同居土,夠了。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,可以說阿彌陀佛都保證你一生圓滿成佛,決定不是假的;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這部經上所講的好處、功德利益你全都得到了。

這是我們決定不能放棄的,我們要努力爭取。世間要放下,那是假的,那是障礙,你對這個東西留戀,你決定不能往生。貪戀世間財色名利五欲六塵就壞了,沾上一樣都不能往生,何況樣樣都沾染,這還得了嗎?真正發大心弘法利生是好,但是名利現前,往往都被它捲過去了,像海嘯一樣,都把你捲入大海,你回不了頭來。

所以經不可不讀,讀經是明理,跟經典結上法緣,念念不捨,它在勸我們,在引導我們,讓我們時時刻刻用經典來反省自己。改過自新,懺除業障,功夫就在這一句佛號,這句佛號要念念無間,不能把它忘掉,不能斷掉。自己念佛,勸人念佛,做一個念佛的好榜樣給人看,這就好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81集2014/07/25


心裡面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

「具足無量行願」,前面我們學過,接著是「安住一切功德法中」。安住兩個字重要,心裡面真正有,真正有什麼?有一切功德法,或者說我們要把心安住在一切功德法之中。一切功德法是什麼?如來果地無量功德,是自性本具的。自性就是真心,真心本具無量功德。

在這部經,在這個法門,佛果無盡功德就是指這句阿彌陀佛的德號,名號就是佛果無盡功德。所以念佛的人,有沒有得到佛果無盡功德?未必。那什麼原因?因為我們沒有安住。安住這兩個字是關鍵,我們念佛心裡還有雜念、還有妄想,這個安住就沒有了。怎樣才算安住?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心裡面只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這叫安住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82集2014/08/01


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?

親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樁大事,福慧雙修,成佛快速。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?這個地方告訴我們,須以念佛為因。心裡頭常常有佛,心裡面沒有離開佛,你跟佛愈來愈接近。這個佛不是一般的佛,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。首先你要肯定他真有,不能有絲毫懷疑。

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節因緣稀有難逢,我們遇到海賢法師,他給我們表法,他替我們做證明,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真有,證明真的有阿彌陀佛,他跟阿彌陀佛多次見面。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,沒有中斷過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就念;工作念佛,生活念佛,待人接物都念佛,佛號不中斷。

在這個之前我見到一個人,我的老師章嘉大師。他持咒,金剛持,就是你看到他口在動,沒有聲音,這叫金剛持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無論在什麼時候,你看到章嘉大師,他嘴裡頭在動,他默念。我一生只看到這麼一個人,沒有看到第二個人。應當學,海賢亦如是。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不念佛怎麼能成佛?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83集2014/08/03


念佛要分秒必爭

「按彭氏之說,菩薩度生,須有方便。最勝方便,是教人念佛。念佛生佛國,見佛聞法,終不離佛,故能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。彭氏之論,深得經旨」,旨是宗旨,這部經最主要的修學的綱領,就是念佛,彭際清居士抓到了。我們曉得他自己肯定是修這個法門,肯定是佛號不離心,心裡有佛。這是有大成就的人,住世不長,他往生的時候才五十多歲,就走了,功德圓滿了,著作非常豐富。

所以我們應當要學,不要有妄念,我們的妄念實在太多,雜念太多,你一定要知道,這些念頭就是製造六道輪迴。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?就是有這些妄念、雜念。我們天天還在製造,這怎麼得了!這個東西不放下,縱然得人身、聞佛法也是枉然,為什麼?你這一生當中成就不了。

我們年歲大了,不能等了,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你浪費,所以要分秒必爭,我有一秒時間,我念一句阿彌陀佛,一秒都不能空過。我們不要責備別人,要責備自己,分分秒秒空過了,這是大過失,世間任何過失沒有比這個過失更重的,你為什麼把佛號丟掉了?還把世間這些假的東西放在心上,怎麼得了!你現在人身體在,周邊這些假相也存在;死了之後,身體不見了,放下了,我們的環境,現實的環境也不見了,如夢幻泡影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《華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前面我們念過,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走。什麼東西能帶走?業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的這些善業、惡業,善業感三善道,惡業感三惡道。你一定要覺悟,三惡道不好,不去,三善道好,你要貪著,你就壞了,你不知道三惡道跟三善道是平等的,它從哪裡來的?業力變現的。

業力變現起什麼作用?消業障,三惡道是消惡業的業障,三善道是消善業的業障,全是業障。你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才曉得善因、惡因是平等的,三善道跟三惡道也是平等的,都不是真的,都是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不可得裡頭你一定要以為有可得,累死了,這就叫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83集2014/08/03


三聚淨戒、六度萬行都在這句「阿彌陀佛」

三聚淨戒,六度萬行,都在這句「阿彌陀佛」四個字裡面,樣樣具足了。你得到定,定共戒;你得一心不亂,道共戒,它怎麼不具足?我們才真正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,才真正肯把這句阿彌陀佛當作命根一樣抓住,一時一刻絕不放鬆,曉得抓牢了這個,一生成佛,決定沒有疑惑。


念阿彌陀佛就是把真心念出來、把自性念出來

「第三十七衣食自至願,也是神通華的體現,也暗喻修行者應淡泊世間衣食供養,莫為此假相而捨棄自性無量神通、供養」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。釋迦牟尼佛在世三衣一缽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

我早晨起來,有人問我身體好不好?我給他的回答:這個臭皮囊時時放在心上就完了。你為什麼不問一句,你念佛有沒有間斷?念念把身體沒有忘掉,身是六道輪迴的根,你什麼時候能脫離六道輪迴?必須念念不忘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真心,念阿彌陀佛就是把真心念出來、把自性念出來,這個重要!身體不要去想它。

如果你要相信,現代科學家所說的,佛法早就說過,「境隨心轉」,身體是境界裡頭第一個最清淨的境界,你的心念好,全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怎麼會生病?哪有這個道理!念頭轉了,所有帶著病毒的細胞統統回歸自性,病毒完全沒有了,身體自然健康,要相信。

海賢老和尚在十八歲的時候還沒有出家,腿上長了癰瘡,毒瘡,什麼醫藥都沒有效,這個時候他已經覺悟了,給他媽媽講,不要找醫藥了,這個是冤孽病,我們一般講業障病,是自己罪業現前的。聽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,他就一心念觀音菩薩,念了一個多月瘡好了。

所以他非常相信,菩薩救苦救難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不是騙人,只要你真信。他一個多月(那麼嚴重的瘡)病好了,我們身上有病念觀音菩薩為什麼念不好,一定要去找醫藥、找醫生?我們沒有信心。他有清淨的信心,純淨純善的心,與佛菩薩感應道交;我們半信半疑,甚至於完全相信醫藥,不相信佛菩薩,所以念佛菩薩不靈,就這麼個道理。

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65集2014/08/01


要免除八苦,一句阿彌陀佛管用

學佛之後,你看生老病死,八苦交煎,八苦都沒有了。第一個生苦,過去了,那個我們不談了,過去了,現在生過去了,現在生不苦了。老,來佛寺三老都是超過八十歲,海慶八十二歲往生的,海賢的母親八十六歲,他自己一百一十二歲,老,不苦,沒苦。

你看海賢老和尚的媽媽,老媽媽,八十六歲,走的那一天親自包餃子,大家一起吃,吃得歡歡喜喜的。吃完了,她在椅子上盤腿一坐,告訴大家,我走了,就真走了。沒有病苦,沒有死苦,三個人都沒有老病死苦,這不容易。

我們現在留意看這個世間人,你特別去看看醫院,在醫院你就真正知道老病死苦,看看婦產科你就看到生苦,生老病死在醫院全看到了。要免除這四種苦,那一句阿彌陀佛管用,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寶。世間什麼樣的寶都不能解除生老病死苦,遇到了徒喚奈何。佛門有這個辦法,這佛要不要學?

另外,除這四種苦之外,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陰熾盛苦,這四種苦都放下了,都沒有了。五陰熾盛是一切苦的根源,這個根源,《心經》上說得好,「觀自在菩薩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
菩薩見到了,現在量子力學家也見到了。五陰裡頭第一個色陰,色陰是物質現象,科學家見到了,假的,向全世界宣布,這個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,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假的。

物質現象是什麼?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。它存在的時間非常非常短,一秒鐘它生滅、生滅多少次?二千一百兆次,單位是兆。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,你怎麼會感受到?我們今天見這個色,是許許多多這種幻相聚集在一起我們才感覺到它存在。

感覺也不是真的,為什麼?感覺在受裡頭,受想行識全是假的。受想行識是假的,科學家還沒有證得,我們相信,科學像現在這種進步狀況,應該再二、三十年可能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,受想行識也是假的。色是由受想行識變現出來的,變成的物質現象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就放下了,假的你放在心上,錯了。

這個放下是心上放下,事沒有障礙,《華嚴》上的「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」。障礙在哪裡?你把它放在心上。你心也是假的,妄心。心是受想行識,色是受想行識變的,受想行識自己本身也是個生滅法。

不生不滅是自性,自性是真的。自性有體、有相、有作用,體是常寂光;相是清淨,是不生不滅,是具足萬法;作用,能生萬法,能生萬法是它的作用。所以它沒有生滅,它有隱現,遇到緣它現,沒有緣它不現,不現就隱。隱現自如,隱現自在,這個很重要。我們討論所學習的全是現的,在現的當中看到人家得大自在。雖現,不礙性德,清淨不動,確確實實本無動搖。

體,遍法界虛空界;現,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沒有距離。沒有距離是沒有空間,沒有時間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此界他方,一切法就在當下,當下就是,這妙不可言。能解決一切問題,沒有侷限,沒有後遺症,這是真實智慧,這是真實的學問。

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1集2014/08/15


凡是念佛念到最後不能往生的都是懷疑

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頭說得很清楚。什麼叫發菩提心?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,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真正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救苦眾生,這就叫發菩提心。沒有絲毫懷疑,決定想求生淨土,這個念頭也沒有懷疑,這就叫具足發菩提心。

臨終十念,甚至於一念,都能往生,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究竟圓滿。所以,阿彌陀佛被一切諸佛稱讚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。

凡是念佛念到最後不能往生的,都是懷疑,疑信參半,半信半疑,這個麻煩就大了,最後一念是迷就不能往生。所以,我們現在得到海賢老和尚的表法,這一家三個人表法,不能再懷疑,再懷疑大錯了。三個往生都自在,說走就走,不需要助念。

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5集2014/08/21


出離魔網的方法

這念老說的,「可見起心動念皆墮魔網」。起心動念六道眾生人人皆有,不知不覺,起心動念是根本無明,是無明煩惱;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。什麼人不起心不動念?位置最下面的、最低的,是實報莊嚴土裡面的十住菩薩。換句話說,以這個標準來看,十法界是魔網,六道輪迴是魔網裡面的魔網,十法界是大的魔網,六道輪迴是裡頭小魔網,非常嚴重。

下面教我們出去的方法,「惟有淨念相繼,無念而念,方得出離」。這是通說,必須要做到這個水平,你就能超越。在淨土法門裡面你能夠超越,往生到極樂世界。無念而念是理一心不亂,這是念佛法門功夫最高的。往生不需要這麼高,只要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有念而念,不是無念而念,就能往生。

我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其他的念頭。這個無念,無雜念、無妄想,這樣解釋,不是真正無念。無念而念,念而無念,那是念佛法門高等的功夫,是理一心不亂,境界跟禪宗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相等,平等的境界。

我們不走這條路,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。無論什麼人說有什麼更巧妙的方法,假的,不是真的,決定不能相信。要學海賢老和尚,他真放下了,怎麼知道?他什麼都好,什麼都歡喜,他沒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。從這上細心觀察,他妄想沒有了,他雜念沒有了,統放下了,他只有一句佛號。

這一句佛號念念不間斷,工作的時候不間斷,日常生活當中不間斷,穿衣吃飯不間斷,這叫功夫成片。一般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到?我們從《往生傳》裡看,從《淨土聖賢錄》去看,大多數都是三年做到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97集2014/08/22


心裡只供養一尊阿彌陀佛是正念

「又《法華玄贊》曰:梵云三摩地,此云等持。平等持心而至於境,即是定也。」《法華玄贊》裡頭所說的,這個也說得很好,等持,等是平等,持是保持,永遠保持平等。平等什麼意思?有執著不平等,有分別不平等,換句話說,我們經題上前面「清淨平等」,這四個字就是等持,你要永遠保持。這就是《大智度論》裡面所說的正心行處。

正念是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叫正念。正念無念,有念就不正。但是也不能有個無念,有個無念還是有一念,什麼念?有個無念。無念也沒有,難,這個法子太難了。那怎麼辦?阿彌陀佛有辦法,阿彌陀佛教導我們,把你的心裡只供養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這也算是正念。好!

你能夠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,除阿彌陀佛之外,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確實沒有一個念頭放在心上,事情幹,幹完就完了,不放在心上。斷惡不著斷惡的相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,只有一個阿彌陀佛的相,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法門,全都歸阿彌陀佛。將來你到哪裡去?肯定是極樂世界,決定親近阿彌陀佛,不能不知道,殊勝無比。修行,你懂得這一句的意思,你就會修了。

等持,等到什麼程度?海賢老和尚入這個境界,他看到遍法界虛空界統統都是阿彌陀佛,這叫等持。我們看到這是善人、那是惡人,不平等,還在分別,還在執著。老和尚也見到,晚上念佛的時候,床上、床下,房子裡頭、房子外面全是眾生,在聽我念阿彌陀佛。

這些都是境界現前,自己要更精進,不放在心上,才真正利益眾生,放在心上,對眾生的利益很有限。不放在心上,功德的利益是圓滿的,為什麼?你跟性德相應。放在心上,你跟阿賴耶相應,跟末那、跟意識相應,那就是輪迴心,輪迴心造輪迴業,輪迴業就是善有善果、惡有惡報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。

你要是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感覺得太可怕,為什麼不念佛?為什麼不把佛放在心上?對於任何人不能批評,批評是批評你自己,為什麼?你心裡先有這個念頭,不善的念頭,你才說別人不善。你看看,說別人不善,自己心已經變成不善,還在說話之先。

換句話說,你已經造三惡道的業,為什麼?心裡有三惡道,有貪瞋痴慢疑就是有三惡道。必須心裡沒有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。念念跟極樂世界相應,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,這還得了!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02集2014/09/01


阿彌陀佛以外,任何東西都不能放在心上

十法界,四聖法界是無始無明煩惱變現的,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的,不能把煩惱放下怎麼會成就?說來說去說到最後,還是章嘉大師的四個字,看破、放下。看破,了解事實真相;放下,不放在心上了。事可不可以做?可以,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總不著相,斷惡不著斷惡的相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,讓自己的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。清淨平等覺是真心,清淨平等是自性的本體,覺就是無量智慧,是它的起用、它的作用。

清淨平等何等的重要!你這一開口、一動念就被染污,就不平等,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。知道,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練,那就叫修行。知道是明白了,練功夫是什麼?就是練放下,就是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萬物統統不要放在心上。為什麼?心上完全沒有,假相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不能放在心上。修淨土的人,只許可心裡有阿彌陀佛,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了,對的,沒錯。

阿彌陀佛以外,任何東西都不能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被污染了,你念這阿彌陀佛的功德被障礙了一分。如果雜念多、妄念多,什麼也放不下,雖念佛,沒效果,跟阿彌陀佛不能相應,為什麼?你的念是雜念,不是淨念。淨念相繼才產生效果,雜染的念頭不能感應,這就是我們在事實當中,為什麼有人念有感應,有人念沒感應,心不一樣。有感應的,真心成分多、妄心成分少,有感應;妄想雜念超過真心起用,真心就不能現前,不能起感應道交,這些不能不知道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03集2014/09/02


南無阿彌陀佛是無上的咒語

第三個「咒陀羅尼,於咒總持而不忘」。這個咒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你們想想,這一句是不是咒語?咒語,無上的咒語。藏傳裡面很多仁波切他們接受了,很難得,這些接受的人都是佛的代表,來為我們表法的。

下面跟我們說明,「咒者,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,有不測之神驗,名為咒陀羅尼」。彌陀名號深廣無盡,這一句裡頭含無量義,確確實實是第一總持法門。照字面上看,你看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,這從字面上翻。為什麼不翻出來?尊重不翻,用梵文的原音音譯,南無阿彌陀佛,或者是念阿彌陀佛,都行,都一樣的。

阿彌陀佛是什麼?是我們自己的真心,是我們自己的本性,能生萬法。能生萬法,他怎麼不理解萬法,對於諸法的義理一定通達明瞭。所以只要見性就全通了,走這個路子是捷徑。「義翻之名,有四」:有翻作「明」,光明的明,有翻作「咒」,有翻作「密語」,有翻作「真言」,這統統是一般講的咒,咒是密語,是真言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05集2014/09/08


念佛這一法可以救你

學了佛之後,我們知道,最殊勝的果報是什麼?是念佛求生淨土。這是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如來無盡的慈悲,為一切眾生開這樣無比殊勝的法門,幫助我們,即使我們造了五逆十惡,這個法門可以救我們。這次我們開戒學班,有些同學來告訴我,他說以前不知道,現在聽了這個課程,知道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無不是罪,有很多人嚇壞了。怎麼辦?你造的這個因,後面的果報三途地獄,你能避免嗎?不可能,已經在阿賴耶識裡結成種子,這個種子永遠不壞,來生後世遇到緣,果報就現前。你要是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真的害怕了,佛門裡頭有一法,只有這一法,沒有第二法,這一法是什麼?念佛這一法可以救你。

我們看來佛三聖,其中有海賢的母親,你看這三個人走,走得多麼自在、多麼瀟灑。他們到哪裡去了?他們到極樂世界去了。一生,沒念過書,不認識字,就會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行了,就這一句阿彌陀佛,問題全解決了。慈雲灌頂法師,清朝乾隆時代的人,我們佛門的大德,著作非常豐富,我知道的就有四十多種,還有我不知道的,《卍續藏》裡面收了二十多種,不到三十種。我看過他的《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》、《觀無量壽經直指》,這兩部東西我從前講過,就用他的註解。在《觀經直指》裡面說,你做的重罪不通懺悔,無有法子懺悔,所有的經教、懺儀都失效了,對你造的這個罪它都失效、都不靈了。這個時候,他說還有一門可以救你,這一門是什麼?就是念佛,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救你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4集2014/10/05


念佛就是修深妙禪

深妙禪定是什麼?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講過,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深妙禪。怎麼把它對起來?念佛就是修深妙禪,能說淨跟禪沒關係嗎?關係非常密切。但是念佛的人不知道,還想學禪宗,去靜坐,去參禪,來幫助念佛的功夫,搞錯了。

真正懂得的,海賢老和尚。你看,他從早晨起來,一起來佛號就提起來,他沒忘記。無論幹什麼工作,心裡佛號沒中斷,工作照做。他在道場上非常勤快,早晨起來煮飯,做早餐供養大眾,念佛沒中斷。煮飯,劈柴,他們鄉下燒的是灶,都不耽誤念佛。到農田裡面工作,也不耽誤念佛。處事待人接物,心裡佛號都不中斷。

我見過一個人,也是我的老師,章嘉大師。他是持咒,無論在什麼時候,你看他,他嘴在動,沒有聲音,金剛持。跟我們談話,他這個咒放下,跟我們談話;談完之後,他口又接著就念,一點妨礙都沒有。

心不離佛,口不離稱號,稱佛名號,這叫什麼?這叫安住深妙之禪定,確實是在定中。老人修的,這是大總持法門,戒定慧三學圓滿,這是我們要學的。我們學學不到,學不到的原因在哪?沒放下。為什麼沒放下?沒看破,看破自然放下,沒看破就是沒有真搞清楚、沒有真明白。

這世間是假的,你能相信嗎?我能相信,還是放不下,這個信章嘉大師不承認。大師的標準,真正放下你就真相信,你沒有放下,你不相信。這是他告訴我,不要自以為相信了,為什麼?你功夫不能提升,你就止在這個境界上。

自己曉得,知道我還不夠,我還沒有真的了解,你才會真正求解。真正解了,完全契入實相,沒有不放下的。所以解行是一回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是不是真解?你沒做到,沒做到不是真解。不是真解,當然你做不到,一個道理。我們能夠把握住,進步很緩慢,把握住是什麼?沒有退轉,這是什麼原因?天天讀經。三個月不讀經保證退轉,不知不覺的在退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07集2014/09/12


把分秒必爭用在念佛上

一個方向,一個目標,這個法門完全建立在信願行的基礎上。信願行是一不是二,真信哪能不發願?發願哪有不念佛的道理?佛號肯定像海賢老和尚一樣。我也勸過同學多次,分秒必爭,我有一秒鐘的時間念一句佛號就沒有白過,這一秒鐘把佛號忘記,空過了。現在科學技術講求分秒必爭,我們把分秒必爭用在念佛上,為什麼?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: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」

我把四弘誓願分成兩階,在現前指導我的是前面兩句,第一個發菩提心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發心;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這是積累功德。用什麼?用念佛,聲聲佛號,每一聲的佛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功德,稱性的。我們有,每個人都有,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,只是我們有煩惱習氣障礙,它不能現前,用這一句阿彌陀佛,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來。

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念掉,讓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決定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我們淨土就成就了。淨土是准許帶業往生,煩惱習氣沒斷沒關係,只要這句佛號能把它控制住、把它壓住,它不起作用,對我們往生淨土不產生障礙,這比什麼都要緊,而且非常快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0集2014/09/24


心裡頭只要專供養阿彌陀佛就叫是心作佛

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所說的「深妙禪」,不是普通的禪定,深妙禪就是指八地以上,登峰造極了。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這兩句話是念佛成佛的理論根據,出自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釋迦牟尼佛說的。是心是佛,我們本來是佛,說明這樁事情本來是佛。現在不是佛了,現在變成凡夫了,所以我們要是心作佛,真的會作佛。我們心裡頭只要專供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部都請出去,那就叫是心作佛,於是你就是心是佛了,回歸到是心是佛就圓滿了。佛法是什麼?就這兩句話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2集2014/10/01


念佛要緊,不念佛就錯了

「眾生國土,臧否萬差」,眾生是指六道眾生,好壞差別太大太大了。為什麼有人有福報,有人沒福報?這要看自己有多少分的覺悟,有沒有真正修行。本經後面說得好,世間人都是忙著,天天忙,忙不急之務,都是雞毛蒜皮,不相干的小事情,把大事情忘得一乾二淨。大事情是認識自己,認識我居住的環境,這個重要!我認識之後,我才能有所選擇。這個經把極樂世界介紹清楚了,把娑婆世界也說得很明白,兩個一對比,我就知道怎樣取捨,決定捨娑婆世界,決定取極樂世界。取極樂世界比娑婆世界容易,只要一個信,只要一個願,只要你念佛,念佛就是莊嚴佛國土,念佛就是向極樂世界投資,投資到達這個標準我就去了。念佛要緊,不念佛就錯了,大錯特錯了!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2集2014/10/01


心安住在念佛法門上

『心常諦住度世之道』,「諦者,安也。度者,出也。故本句之大義為:心常安住於出世無為之道。」這一句話很重要,學佛人在一生當中出不了六道輪迴,原因就出在這個地方,我們的心沒有把它安放在出世無為之道,就是了生死出三界。我們在大經上學到,佛陀應化到這個世間來,為什麼?實在是他無盡的慈悲,為幫助我們離苦得樂。苦有究竟苦,究竟苦是什麼?就是六道輪迴,出不了六道輪迴,你沒有離開究竟苦,苦的根沒有拔掉。

下面一句,你要不生到極樂世界,你就沒有得到究竟樂。所以善導大師在這個淨宗法門,他說過一句話,「如來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」,這句話念老引用在這個註解裡頭。我們自己過去還刻了這一顆印章,裡面的文就這兩句話。這兩句話太重要,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說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為了說這個法門。為什麼說許許多多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?是為那些福薄、善根不厚的眾生,他不相信這個法。

這個法是一切諸佛都說的難信之法,但是它很容易成就。換句話說,幫助你離究竟苦、得究竟樂,是這麼一部經,真難信!如果真信,一年、二年往生的人,我們見到過。他憑什麼?憑他的智慧,選擇這個法門。佛說這個法門,他一聽就接受,這是智慧。心安住在這個法門上,老實念佛,這是真正有福。遇到了,那是緣分,要有智慧,要有福德。《彌陀經》上說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善根就是智慧,這個東西缺少,三樣缺少一樣都不能往生。

所以我們想真正離苦得樂,不但脫離六道輪迴,還脫離十法界,真正不可思議,就這一句佛號,真信切願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能辦到。真難信,理太深了。深到什麼程度?佛在經上說,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」,你成了佛才知道。你沒有成佛,對於徹底明瞭這個法門,做不到。我們要想徹底明瞭,先到極樂世界,到達極樂世界就會明白了,為什麼?見到阿彌陀佛了,見佛就開智慧,見佛就消業障。我們現在,我們念佛就是智慧,我們念佛就消業障,這肯定的。極樂世界如是,這個地方亦如是,不信就沒有法子。所以這些菩薩們心常諦住,諦是真實、老實,有這個意思,老老實實的就住在度世之道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3集2014/10/03


妄想、雜念障礙你的正思惟

阿彌陀佛還要你自己真信切願,放下萬緣,身心世界統統放下,一心專念,他能幫上忙。總的來說,還是一切法從心想生。心想,心不能有雜念,不能有妄想,妄想、雜念障礙你的正思惟,障礙你正念,所以你正念不能發揮它的能量。這個道理一定要懂,懂得之後你才真正肯放下,與阿彌陀佛感應就道交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3集2014/10/03


念佛的人最有福

聞佛名號,如得種子,信願持名,即是具足因緣。《彌陀經》上講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因緣是其中一個,信願持名,你的因緣具足了,善根是不迷,福德是真幹。什麼人有福?念佛的人最有福,他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,世間還有什麼福報能跟這個比?世間做上皇上,做上天王,也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,所以不能比。

信願持名這四個字還得了!這四個字是蕅益大師提出來的,簡單到極處。真信切願,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就具足因緣。必得受記作佛,故云持名為佛種。「據《會疏》義,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。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為宗,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」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5集2014/10/06


走阿彌陀佛的路子

我把四弘誓願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你們問我走什麼路子,我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,我走阿彌陀佛的路子。阿彌陀佛路怎麼走?四弘誓願我只修兩願,前面兩願。眾生無邊誓願度,我有這個願望,我盡心盡力,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一點都不勉強。

用一句佛號斷一切煩惱,念頭才動,不管它是善念、是惡念,第一個念頭起來了,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,不容許妄想冒出來,不容許有雜念生起來。你們的戒律很多,好多條,我的戒律就一條,阿彌陀佛,這就是我的戒律。

海賢做成功了,我也是走這個路子,簡單明瞭,三聚淨戒全在一句佛號當中,念念是阿彌陀佛,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清淨平等我得到了。這個道理要懂,你才真正學到佛,佛的祕訣你掌握到了。

不但世間法放下了,佛法也放下,所有一切經論,過去喜歡這個、喜歡那個,現在全放下了。現在就剩一句阿彌陀佛,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一部註解,這是幫助別人的,我要把淨土介紹給別人,這是我的材料。我問我自己,我自己連這個都沒有,我自己就一句佛號,跟海賢老和尚完全一樣,念念不捨這句佛號,這我幹的。

一絲毫懷疑沒有,這才是真信,有懷疑不行。願願念念都是求生淨土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。這個世間是究竟苦,極樂世界是究竟樂,我們要放下究竟苦,我們要取究竟樂,人人都能做得到,平等法,問題就是你想不想,你要想你就會得到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5集2014/10/06


念佛人善中之善

往生要嚴持戒律,你們嚴持戒律能往生嗎?嚴持戒律目的是什麼?你持戒得不到這個目的,你白持了。第一個恢復清淨心,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有,清淨平等覺,持戒就是為這個。持戒能得到平等心,你看海賢老和尚得到了,他用什麼方法持戒?一句阿彌陀佛。戒律總的目標是斷惡修善,他心裡頭只有這句阿彌陀佛,除了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,就惡沒有了;那善中之善,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,就是阿彌陀佛。

念佛人善中之善,沒有惡,找不到惡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他哪裡來的惡?起心動念是迷,分別執著是造業,業有善惡,善惡都是染業,都不是清淨的,清淨裡頭沒有善惡。平等裡頭不但沒有善惡,染淨都沒有,他沒有分別了。所以他比清淨高,清淨是阿羅漢,平等是菩薩,佛菩薩,覺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所以清淨跟平等是禪定,定就平等了,不動,「本無動搖」,惠能大師說的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4集2014/10/05


念佛的祕訣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

念佛好,別打妄想了,佛念不好,有妄想夾雜在裡頭。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,「不懷疑」,不懷疑是真信、真願,這不懷疑;「不夾雜」,沒有妄念、沒有妄想,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,不夾雜;最後「不間斷」。這念佛的祕訣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三年功夫成片。

功夫成片,清淨心出來了,經題上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第一個得到了,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,大乘十信菩薩的心,很快成就。得到這個成就,雖然還有壽命,不要了,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,佛會來接你往生。如果還在這個世間,不想往生,為什麼?在這個世間成佛快,比極樂世界快。

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,一帆風順;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,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,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,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,道理在此地。惡緣太多,障礙太多,你都能夠通過,順利通過,不受干擾,這個功德了不起。

所以,證得功夫成片,要是不求往生,自己還有壽命,再有個三年五年,就可以提升到事一心不亂。得到事一心,再有三五年就能得理一心不亂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海賢和尚,我看光碟看得很仔細,我看他,他二十歲開始念佛,他具足的條件圓滿沒有欠缺。

這個人的稟性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學習的態度真誠、清淨、恭敬,這是最好的修學態度,他得功夫成片絕對不會超過三年。再繼續往前進,得事一心不亂,我估計他三十左右;得理一心不亂,應該四十左右,他就成佛了,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。他還要住一百一十二歲,這麼長的時間,這是阿彌陀佛囑咐他表法的,給我們證明,真有極樂世界,真有阿彌陀佛,四十八願度眾生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7集2014/10/12


用什麼斷貪瞋痴?一句阿彌陀佛

「惡趣極苦,欲令出離,教人離惡,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」,這就是杜惡趣,真正把貪瞋痴斷掉了。用什麼斷?一句阿彌陀佛。信願持名,功夫好的,貪瞋痴自自然然不見了,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?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對一切人都好,決定沒有批評人的,沒有輕視人的,對人都尊重、都恭敬,對人對事對物真誠恭敬,這叫修行。行是行為,身口意三業行為,行為錯誤了,把它修正過來,隨順貪瞋痴是錯誤的,堵塞貪瞋痴是正確的,用什麼方法?一句佛號。貪念頭起來了,阿彌陀佛,把貪打掉;瞋恚生起來了,阿彌陀佛,瞋恚心息掉了;愚痴生起來了,一句阿彌陀佛,轉愚痴為智慧,一句佛號幫助我們斷貪瞋痴,成戒定慧。自己如是修行,也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,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。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18集2014/10/15


不念佛,那就是念其他的

這個念佛也要練,不能把它丟掉,在日常生活當中,什麼事情都可以幹,心裡就一句佛號。幹什麼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,為什麼?我們的目標是要清淨平等覺,放在心上就是染污,不善的、負面的是染污,善的、正面的還是染污,正面的果報是三善道,負面的果報是三惡道,三惡道染污,三善道也是染污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斷惡修善都不要著相,那就是我們用的是清淨心來修、用平等心來修,不著相。

世間名聞利養、七情五欲統統要放下,這些東西你不放下,障礙你往生,讓你這一生的功夫全功盡棄,那就錯了,不可以放在心上。心上只有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生無量智慧。阿彌陀佛是我們的真心,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自性,像賢公老和尚說,「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」。他的根是阿彌陀佛,我們每個人的根統統是阿彌陀佛,根不能一時一刻離開,把這個根照顧好。不念佛,那就是念其他的,念其他的都是空過、都是造業,總不外乎善念、惡念、無記念,無記是無所謂善惡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1集2014/10/24


阿彌陀佛是一切眾生的真如本性

根性劣的,佛教給我們,這個一用阿彌陀佛最好,為什麼?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。真如本性叫什麼?真如本性叫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是一切眾生的真如本性,不是那一個,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本性發生出來的,真如本性就叫做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想它這個字的意思,阿是無,彌陀是量,佛是覺,翻成中國的意思,什麼意思?無量覺,無量覺是自性,只有自性稱無量覺。所以,這是把總的綱領找到了,總源頭找到了。枝枝葉葉行嗎?行,任何一片葉、任何一個枝你慢慢去找,最後,最後找到阿彌陀佛,找到根就找到阿彌陀佛。它是一不是二,每一片葉、每個小枝條跟這個根都是一體,所以平等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3集2014/10/27


念佛怎麼個念法?

念佛念了多少年,不能攝心,妄想雜念還是多,除不掉,那什麼原因?不是體性上出問題,體性上不出問題,是我們的方法有了問題。念佛怎麼個念法?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講得好,觀音菩薩教給我們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。反聞怎麼樣?不聽外面的,聽裡面的,妙!裡面怎麼聽法?我們念佛默念不出聲音,心裡在念,有沒有聲音?阿彌陀佛有沒有聲音?外頭沒有聲音,裡頭有聲音,耳朵要聽裡頭的,別聽外面的,聽裡面的就相應。外面的聲音聽不到,外頭聲音再大,有吵雜聲音知道,沒聽清楚;裡面的佛號,字字句句聽得清楚,這就能攝心。

大勢至菩薩講的跟觀音菩薩講的是一樁事情,觀音菩薩是「反聞聞自性」,大勢至菩薩「都攝六根」,都攝六根就是反聞,說的話不一樣,意思是一樣,一樁事。不受六根干擾,眼見色,耳聞聲,鼻嗅香,舌嘗味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就叫都攝六根。見色,眼在色上起心動念,就迷了,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。你看,見色起無明煩惱,耳聞聲也是起無明煩惱,再分別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煩惱,三種煩惱都生。煩惱無盡誓願斷,怎麼斷法?懂得反聞可以斷,很有效,懂得都攝六根,有效。

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師,教我們念佛,怎麼念法?你看這兩個教授,這兩個教練,觀音、勢至是兩個教授、教練,他教給我們的方法,我們要會用,決定有效。所以要真回頭,對外面要放下,不受外境干擾,不受外境影響就是放下。為什麼?你在境界裡頭,不起心不動念是定,不分別不執著是戒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是慧,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,妙不可言,奇特到極處。你能入這個味道,你才嘗到淨土的法味,極樂世界的法味,歡喜心真正生得出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5集2014/10/29


阿彌陀佛這個方法不叫你等於零,叫你等於阿彌陀佛

真心是不動的,真心是清淨的,沒有染污。染污是阿賴耶,特別是末那,意根,這個東西是最容易受染污;其次是意識,第六意識,也很容易受染污,但是沒有末那那麼深、那麼嚴重。轉識成智要從六、七上轉。六、七怎麼轉法?我們要明瞭,我們要真幹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,不分別就是轉第六識,不執著就是轉第七識。六、七轉了,前五識跟第八識跟著就轉,六、七是因上轉,五、八是果上轉,只要六、七轉了,它就跟著轉過來。

轉凡成聖就是轉妄心用真心,用真心就是佛菩薩,就是聖;用妄心就是六道、十法界的凡夫,他用妄心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懂得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,從早到晚都在接觸,要讓這個分別執著減輕、淡薄,愈淡薄愈好,這就是有進步。淡薄到等於零就成功了,你就真轉過來了。可絕對不能叫它一天比一天濃,那就壞了,那是修六道輪迴,那不是修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一天比一天淡,淡到最後念頭裡頭沒有了,所以這個法門叫奇特法。

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這個普通的法門,都是要把念頭淡化,淡化到最後等於零,就成功了。這個事太難太難了!我們總會起心動念,沒有辦法叫它等於零。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妙,他不叫你等於零,他叫你等於阿彌陀佛。所以這個法門是指方立相,指定一個方向,西方極樂世界,立相,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、有極樂世界,讓你去觀想,你可別想別的。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,經念得愈熟,對老家愈清楚,你就愈喜歡,轉你的念頭,把這個六道、十法界丟掉,一心一意專想阿彌陀佛。

《華嚴》上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們極樂世界想成,到極樂世界去了,問題解決了,到那邊阿彌陀佛幫助我們處理,不要我們操心,這法子好!非常簡單,而且有效果,有非常的效果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極樂世界不是虛設的,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,那個地方的人,身是法性身,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。法性是什麼意思?不生不滅,沒有轉變,這是法性。阿賴耶是有生有滅,是剎那剎那在那裡改變,法性跟法相不一樣。這個就是稀奇,就是特別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5集2014/10/29


怎麼樣反聞?專聽自己念佛的佛號

「又正當念佛時,心作心是」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「當下即是,即無上上解脫時也」。那我天天念,這境界不現前,這什麼原因?有原因。你念佛裡頭有夾雜、有妄念,所以這個境界你沒有得到。觀音、勢至教我們的方法可以去試試看,用觀音、勢至這個方法,跟這講的一樣。觀音菩薩教我們反聞,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,大勢至菩薩教我們「都攝六根」,你六根一根都沒攝,所以你念佛功夫不得力。

怎麼樣反聞?專聽佛號,聽自己念佛的佛號。特別是默念,不是金剛持,金剛持口動,口完全不動,心裡在念佛,有沒有聲音?有。耳朵聽心裡念佛的聲音,不要聽外面,這叫反聞。那個是心完全集中注意在佛號上,外面東西聽不到了。這才是真正把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放下了,都攝六根。你用這個方法一定有效,當下就是無上上解脫時。「今日釋尊將演彌陀之妙法,故住於彌陀之所住,行彌陀之所行,念彌陀之所念,故云住諸佛所住最勝之道」。說得真好,妙極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6集2014/10/29


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

《甄解》說,「去來現佛等」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,「舉三世佛相念,以推度今佛所念。」,佛都念佛,念阿彌陀佛,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一個沒有漏掉。為什麼?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所有一切諸佛共同的名號,是從法性上說的。我們稱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,是從相上說的;我們念阿彌陀佛,是從性上說的。

阿彌陀佛這四個字,梵文音譯過來的,要是照梵文翻譯,阿翻作無,無的意思,彌陀翻作量,阿彌陀就是無量,佛翻成覺,或者翻成智慧,這個意思就是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覺悟。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覺悟,這個人就叫做佛,所以他是通稱。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、不是無量覺?統統是。所以一句阿彌陀佛,把所有諸佛名號全包括了。你念諸佛名號掛一漏萬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念到了,一個也沒有漏掉。

《華嚴經》上說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一就是阿彌陀佛,多就是一切諸佛。一切諸佛個個都是無量覺、個個都是無量智,這一點不假,明心見性就入這個俱樂部。所以《甄解》裡頭舉三世佛相念,想必今佛所念。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宣講這部大經之前放光現瑞,明顯得到諸佛如來加持,佛加持佛,讓他這個瑞相格外的殊勝,前所未有。與會大眾見到了,對佛的信心充滿,不再有絲毫懷疑,這是放光現瑞的作用,幫助人起信心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26集2014/10/29


念這句佛號就是念自己的真實之際

重要的是要萬緣放得下,就是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大家一時聚會都是緣分,緣分要珍惜,要自己努力認真去幹,只有這個帶得走的,其他沒有一樣能帶走,連這個身體都帶不走。念佛的人身體一定健康,不會生病的,為什麼?境隨心轉。

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無比殊勝,一切真實當中,這個佛號最真實。念這句佛號就是念自己的真實之際,就是念自己的真心,自己的真心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自己的真心,無比的親切。這一個念頭保證你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,你所作的這個佛跟阿彌陀佛一樣,真稀有。

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正是彌陀住真實慧,這是自性本具真實智慧,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行功德所成就的。我們念阿彌陀佛,一心稱念,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,聲聲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。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這個念佛的功德就參與他的一分。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,我們肯念,也就是說我們給極樂世界添磚添瓦,我們有一分功德在裡頭。還有比這個更殊勝的?沒有了,第一真實功德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31集2014/11/09


念阿彌陀佛是念自性佛

「故知真實之際,即當人之自性也」。當人是我們自己,不是別人。念阿彌陀佛念誰?念自己的自性,念自己的真心,自己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。所以念佛不迷信,這個道理要懂。阿彌陀佛是我們的真心,是我們的自性,念阿彌陀佛是念自性佛,不是念他佛,他佛自佛這就是分別妄想,是一不是二。也是一切眾生的自性,諸佛如來的自性,蚊蟲螞蟻的自性,餓鬼地獄的自性,同一個自性。會產生這麼多的差別現象,都是迷悟淺深不一樣。把迷統統放下,然後就是完全相同,常寂光就現前,能融入常寂光就是成佛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35集2014/11/17


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

念佛的功德,海賢老和尚表演給我們看,三年一句接著一句,沒有丟失,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就感得佛來送消息給你,你見到阿彌陀佛,有人見到極樂世界,信心堅定,再不會動搖。一直念下去,三年到五年事一心不亂,再三年到五年理一心不亂。所以證得理一心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大概在什麼時候?十年到二十年就畢業。畢業之後還不走,那就是受阿彌陀佛的囑咐、阿彌陀佛的拜託,你留在娑婆世界做好榜樣給初學的人看,不學的人看到你,想學了,生起信心;已經學佛的人看到你,知道怎樣修行能成就,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大眾。

海賢老和尚四十歲之前成就自己,四十歲以後七十年度眾生,做好樣子給人看,他所做的都是對的,沒有一樁事情是做錯的。你看他有一樁事情,電工收電費這段故事。他感到很驚訝,為什麼這個月的電費跟上個月比多了這麼多?那當然是貪污,假帳。老和尚提出這個問題,這收電費的人沒有跟他說話,打他兩個耳光。老和尚把錢趕快掏出來給他,他要多少給他多少。這個事情他又沒做錯,旁邊人看到都不服氣,想找這個電工跟他評理。老和尚說:別了、算了,度量要大,學佛的人要能忍耐,能忍自安。這一般人不能忍受,他全能忍受。

吃虧上當不喊冤枉,若無其事,也就是根本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這叫佛門弟子,這叫彌陀弟子。為什麼?世間假的,各人造業各人受報,絲毫不爽,何必要爭?做出好樣子給人看。我們相信這個電工回去,一定有一天想起來感覺得慚愧,對不起老和尚,那麼大的年歲,這欺負人,這個罪多重!這都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地方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35集2014/11/17


什麼是老實人?

我們自己學習只有一個方向,一個目標,重要!一個方向,求生極樂世界;一個目標,親近阿彌陀佛。以阿彌陀佛做老師,對老師的恩德、老師的教誨念念不忘,認真努力去學習,學老實。

什麼是老實人?老實人的榜樣,海賢老和尚,那叫老實。老實人有方向、有目標,沿途不受任何干擾,不聽任何謠言。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,「謠言止於智者」,碰到有智慧的人它就止住。為什麼?有智慧的人不會替它宣揚,不會受它干擾。

永遠記住海賢老和尚的箴言,就一句話,念佛成佛是大事,其餘啥都是假的。這是海賢老和尚的箴言,無上的密咒,他把這個密咒解開了,讓我們看到。這幾句話很簡單,無量甚深的密法在其中,永遠學不厭,永遠學不倦,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得到、都能成就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6集2014/08/22


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

這一句佛號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名號、通號,念這句佛號,一切諸佛菩薩的性德全包括在其中,一個沒有漏;還包括菩薩的修德,修因證果,一切眾菩薩的修德也在這個名號之中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不可思議。我們應該怎樣?分秒必爭,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,把自己心裡面的妄想、雜念統統清除掉,心裡頭只有這一句佛號,就成功了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8集2014/09/04


佛號老是丟失是信願出了問題

回頭想一想,我們是不是二六時中這句佛號常常丟失?有的時候真的,一丟幾個小時,一丟十幾二十個小時,平常事。淨宗法門無比殊勝,這「無比殊勝」這句話,我們是不是真的明白了?如果真明白了,我想這句佛號二六時中不會丟失,像古大德所說的,晚上作夢也念佛。為什麼會丟失?說個實實在在的話,對於這個法門一知半解,這就需要教了。

夏蓮居老居士何必要給這個經再做一個會集本,有沒有必要?如果我們學佛的人,把這部經都徹底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那是個什麼現象?信心堅定,願心不移。蕅益大師告訴我們,信願就是往生淨土第一個條件,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;至於佛號功夫的深淺,那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不一樣。

可見得念佛人最重要的,真信切願,我們這裡出了問題。蓮公老和尚為我們做這個會集本,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把極樂世界、娑婆世界這兩個世界都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,讓我們自己好好冷靜去思惟、去選擇。

娑婆世界,尤其生在我們今天的社會,整個地球動亂不安。這一次的動亂,在這個世間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的,亂到極處了。人活在世間,貧富貴賤哪個人不苦?貧窮人苦,富貴的人更苦,還值得留戀嗎?

極樂世界之樂,我們天天讀經聽說了,為什麼不肯下定決心要去?半信半疑:真的嗎?真的是經上所說的嗎?真有嗎?問題出在這裡。為什麼?我們雖然聽經,念經念得很多,我們的懷疑沒斷。真的,有人一輩子,到臨死都斷不了,臨死到了念阿彌陀佛,佛真有嗎?真來接引我嗎?還有這個疑惑。所以信這個字難,大難大難!

我跟諸位提到過,我出家兩年以後才受戒,我一生隨緣,受戒的緣成熟了。受完戒之後,回到台中拜老師,謝謝老師的栽培。老師在慈光圖書館,我到圖書館去,我在大門外,他在裡面,看到了,他就用手指著我:「你,你要信佛!」這句話講了十幾遍。怎麼我學佛七年,出家了,出家就教佛學院,佛學院已經教了兩年,現在受了戒來看老師,老師怎麼叫我說叫我信佛?我迷惑,不知所云。

走到裡面去,老師叫我坐下來,告訴我,我的話你聽懂了沒有?我說沒有聽懂,想不通。老師就告訴我:有老和尚到臨終還不相信!是事實,不是假的,說明信真難。淨土宗,信是根本,三資糧是第一個,沒有信,後頭就沒有了,哪來的願行?願就是求生淨土,行就是老實念佛。這句佛號老是丟失,就是信願出了問題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3集2014/10/16


這句佛號要學到一切時、一切處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曾丟失

這句佛號要學到一切時、一切處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曾丟失。世間事,乃至於佛事,我常說,都隨緣。有緣,看看這個事於正法、於眾生有真正的利益,要做,不能不做,不做沒有慈悲心。做,妨不妨礙念佛?不妨礙。需要思考的,把佛號放下,做完之後我佛號又提起來,這就對了,這就不算丟失。事情愈少愈好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,別去找事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3集2014/10/16


念佛要養成習慣才能攝心

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;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我們知道,沒真幹。尤其是念佛,念佛最重要的,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,念從心生,念佛這個念頭從心生的,從口裡頭念出來,從耳朵聽進去,這樣就能夠攝心。

許多人念佛時間很長,不能攝心,就是雜念很多,用念佛的方法雜念除不掉,於是怎麼樣?另外想別的辦法,覺得自己業障很重,去尋找其他的方法消業障。殊不知念佛是最好消業障的方法,我們不懂這個方法,或者聽了不相信這個方法。為什麼不相信?我們學習的時候功夫不夠,不是幾句就能攝心,要養成習慣才能攝心。還沒有養成習慣就想換別的方法,這就壞了,而不能夠一個方法堅持到底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5集2014/10/27


業障現前有沒有方法對付?念佛是最好的方法

攝心就是業障消了,業障沒有消,你一面念佛還是一面有妄想雜念,妄想雜念很多,止不住,這就是業障現前。業障現前有沒有方法對付?念佛是最好的方法,那就是消業障最好的方法。注重這個念,是心生、口念、耳聽,特別把這個心放在耳上,耳聽。為什麼?你專心在聽著,聽自己念佛的聲音,不是聽外頭的,容易攝心。

不出聲念,我們心裡默念,有沒有聲音?有,別人聽不到,自己清楚。還是要聽別人聽不到自己起心動念那個音聲,這樣它都攝六根,為什麼?眼不是不看,耳不是不聽,眼也看、耳也聽,沒有放在心上。心裡面,心裡頭專聽自己念佛的佛號,這個重要,一切時一切處都要這樣用功。

這樣用功,我在此地特別給諸位聲明,你在走路的時候,在外面走路不可以,你要注意交通狀況。你這樣下去,車撞到你你都不曉得,那就錯了,這時候要注意路況。尤其如果是自己駕車,駕車的時候決定不能用這個功夫,用這個功夫會出車禍。什麼時候?在你平常繞佛的時候,佛堂用這個功夫,你自己家裡院子裡,用這個功夫,清淨場所用這個功夫,就對了。特別是早起、睡覺之前,用這個功夫最好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5集2014/10/27

念頭才起,立刻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取代過來

「但得伏惑便往生」,惑是煩惱,要能伏得住。什麼伏?這一句佛號。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,不管是善念是惡念,念頭才起你就有能力覺察,妄念,立刻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取代過來,換過來,這叫伏惑。惑沒有斷,只要它一起來,馬上一句佛號蓋住。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,不容許有任何念頭起來。釋迦牟尼佛的念頭行不行?不行,毘盧遮那的念頭也不行,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或者是一句阿彌陀佛。

用這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一切諸佛名號,代替一切諸佛的經教,三藏十二分教全在這一句佛號當中。這一句佛號可貴,這一句佛號是珍寶,真能解決問題,不能不知道。這不是說一切法門不好,不是這個意思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每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證得無上菩提,問題你的根性與它相應不相應,相應,很快;不相應,太難了。

淨土念佛法門不需要講根性,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學,上面到等覺菩薩,下面到地獄眾生,只要你遇到了,你相信,你不懷疑,你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你一生當中決定成就,道理在此地。念佛人尊重無量法門,尊重一切諸佛,見到佛都頂禮,見到一切法門都讚歎。但是什麼?我不是那個根性,我修那個法門很難,一生沒有把握,這個行,這個有把握,容易。自己心裡要知道,要明白。所以方便,方便就一句佛號,能伏惑,這就能往生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6集2014/11/01


念佛人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叫正念

佛給我們說了一個原理,我們要常記在心上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是佛能加持,我們能受到加持真正的原因。讓我們想到經典裡面所說的「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」,這個心是指一念,就念頭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時時刻刻提防不正當的念頭決定不能有。真實的利益第一樁,是正念幫助我們身心健康,就是遇到不能化解的怨懟,在極其痛苦艱難的時候,也能夠平安度過。

正念重要,正念是無一切妄想、無一切雜念。念佛人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這叫正念。平常念佛為什麼得不到佛力加持?正念裡頭夾雜著雜念,讓你這個能量大幅度的減輕了。決定沒有雜念、決定沒有妄想,這一句佛號念到底,眼前許許多多的人做到了,做出好樣子給我們看。來佛寺的三位大德,海賢老和尚的母親,是表在家居士,他們臨終預知時至,自在往生。

世間人常常談到八苦交煎,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生苦過去了,現在忘記掉了,老苦、病苦、死苦我們天天在煎熬,還有愛別離、求不得、怨憎會、五陰熾盛,人間的現象,佛這八句描繪得淋漓透徹。這叫眾生,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幻相。佛教給我們把它轉過來,怎麼轉?念頭轉過來,境界就轉過來了。只想一句阿彌陀佛,其他的都放下了,都不再想,這就對了。

文恭錄自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104集2014/11/25


把念佛當作重要的大事

佛法浩如煙海,廣大沒有邊際,我們在裡頭怎樣選擇一個法門,保證我一生成就?這就是經上所說的這個人有大福報、大智慧,大福報,你得人身,遇到佛法,大福報;大智慧,你在佛法裡頭選擇念佛法門,這是真實智慧。為什麼?你真成佛了,決定在一生當中完成。

真信、真願意到極樂世界,每天念佛,蕅益大師說三萬、四萬、五萬、十萬,這就是最低限度三萬,從三萬開始,每天念佛念三萬聲,為什麼?養成念佛的習慣。黃念祖老居士往生前半年,每天念十四萬聲,念了半年,他老人家往生了。要把念佛當作一回事來做,重要的大事,其他的小事,念佛是大事,不能不知道,我們要牢牢把它記住。

我們想這一生成就,這一樁大事一定要做到。它妨不妨礙工作?不妨礙。用頭腦、用思考的工作,妨礙,那當時,我們工作的時候就把佛號放下,工作做完之後佛號就提起來,不礙事。生活不礙念佛,穿衣吃飯都可以不離開。

待人接物,別人提問題不要去想,真的順口就解答了,為什麼?那是智慧;要想一想、思考一下怎麼樣來應付你,這是第六意識。我們學著盡量的不要去用意識,意識是妄心,我們用真心。真心就是反應,別人問題提出來一聽,立刻回答就是反應,沒有經過思考,這個可以,這就是功夫。

世間事要統統放下,佛門裡面事情,要懂得善巧方便,盡可能的不妨礙我們心裡頭有佛號,完全在心裡頭。心裡頭有佛,快樂,法喜充滿,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。晝夜都不曾丟失,決定成就。我們心裡有佛,就是心裡常放光明遍照一切,那是阿彌陀佛加持我們,使我們能照一切,真念佛的人就有這個感應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2集2014/12/26


佛號常常斷掉叫空過

「放光表修德,其體為性德。寂而常照,照而恆寂。土即常寂光,身即無量壽、無量光如來。故安住寂定,恆放光明,遍於一切。」菩薩從體起用,我們看到非常羨慕;羨慕,要發願修得。怎麼修得?海賢老和尚的榜樣就在面前,他一天都沒有空過。什麼叫不空過?心裡頭阿彌陀佛沒有斷過,這就一天沒空過。

我們這個阿彌陀佛斷了一個小時,這一個小時空過;斷了一個早晨,這一個早晨空過;斷了一分鐘,這一分鐘空過;斷了一秒鐘,這一秒鐘空過。我們慚愧,這句佛號記不起來,常常斷掉,這叫空過。空過不能成就,不空過決定成就,而且是快速成就,快那個速度非常驚人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2集2014/12/26


把心安到哪裡?安在阿彌陀佛上

淨宗是保證一切人,男女老少、賢愚不肖,上面到等覺菩薩,下面到地獄眾生,除非你沒遇到,你要遇到了,你真相信這個理念、方法,依教奉行,你這一生決定往生,生到極樂世界你決定成佛,這還得了嗎?所以,我們把心安到哪裡?安在阿彌陀佛上就對了。

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當中,心裡頭佛號不間斷,佛號沒有丟失,就成功了。海賢給我們做榜樣,海慶給我們做榜樣,還有他老媽媽給我們做榜樣,三個榜樣。像這樣的榜樣這一代還有不少人,有我們遇到的、見到的,還有我們不知道的,更多;不能說這個世間沒有人,有,他老實他不說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5集2014/12/30


心裡頭常有阿彌陀佛

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,放下而已。放下是功夫,放下你就看破了。看破什麼?看到事實真相,叫看破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所有一切現象是假的,物質現象、心理現象、自然現象全是假的。你真看破了,假的怎麼樣?假的就不會再放在心上了,就對了。我們今天把假的放在心上,真的完全不知道,這叫凡夫,這就搞生死輪迴,苦不堪言。

所以這邊講的,淨土從哪裡來的?淨土從願生的。阿彌陀佛的願善,純淨純善,所以生出來的現象,物質現象、心理現象、自然現象都美好到極處,挑不出一點毛病,真的讓人稱心如意。我們的自性跟阿彌陀佛是平等的,是一不是二,我們跟他同心同願同德同行,哪有不生極樂世界的道理!所以我們要有堅定的信願,老實念佛,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。

一切時一切處,不能把它丟掉,口不念心念,心裡頭常有阿彌陀佛,你就成佛了。心裡頭不能有貪瞋痴,有貪瞋痴是造三惡道。餓鬼、地獄、畜生從哪來的?是自己貪瞋痴這個念頭念出來的,你怎麼能怪人?人道是五倫五常念出來的,常念倫常,不失人身,來生還得人身。天道是大慈悲、大智慧變現出來的,比人道高得太多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6集2014/12/31


一切因果不離自心,無有一法居於心外

「蓋發起至心,必含聖果」,我們這裡真發心,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分念力在其中,這個念力變成了蓮花,蓮花上面還有自己的名字,決定不會錯的,將來報盡,阿彌陀佛就拿這個蓮花來接引,經上講得清清楚楚。所以,發起至心,必含聖果,「因徹果海,華果同時,但當精進,何願不得」,真的。

「一切因果不離自心,無有一法居於心外」,這兩句話說得好!我們信心從這裡建立。所以念頭要謹慎,盡可能把錯誤的心念放下,把正念,正念就是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、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念頭,這個念頭要常常生起,時時刻刻都有這個念頭,好!有這個念頭,就是我們自己加入極樂世界、加入阿彌陀佛這個團體,真實的功德。要記住,一切因果不離自心,信願持名是因,往生極樂世界是果,無有一法居於心外,心外無法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6集2014/12/31


念佛要全心念佛

「深信此兩個有字」,我們功夫不得力,就是對於這兩個有懷疑。信心不夠,我們有信,沒有深信,所以我們常常會動心。我們從海賢老和尚看到了,他深信。非常難得,他在十二歲的時候,種了個冬瓜被他堂弟偷了,他不知道。他就在咒人,像念咒一樣,小聲咒,「誰偷了我的冬瓜,讓他害瘡長病」,就這樣念這一句話。念了三天,他堂弟真的長瘡害病了。

嬸娘知道了,來找他:你別再念了,你的弟弟只摘了一個冬瓜,你念著,他現在長瘡害病不能起床了。他聽了非常驚訝,趕緊轉念,「快叫他好了、快叫他好了」,堂弟果然很快就好了。從這個地方他明白了,念力不可思議。為什麼他念靈,你念它就不靈?他念是專心念,一心稱念,就靈;你的起心動念裡頭夾雜著很多妄想、很多雜念,不是不靈,能量不夠。如果你一心專念,一定會起這個作用。這就說明什麼?一切法從心想生。

念到一個人生病了,再叫他念他恢復正常,他就恢復正常。從這一點你慢慢把它延伸,無論生什麼毛病,小病大病,哪來的?不正當的念力造成的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端正心念,病就沒有了,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們還有病,常常向內反省,我這個心有問題,起心動念不純,雖有善念,善念裡頭夾雜著不善的念頭。什麼?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夾雜就不善了。

於是乎就明白,念佛要全心念佛。遇到善緣,這個善緣是什麼?利益眾生,利益正法,我們去做,要用真心去做;就是幹這些事情不能有自己的利益、好處夾雜在裡頭,這個念純,這個念非常有效果。如果有絲毫自己的私心、好處,就不靈了,那什麼?那在造業,造業就變成業力在主宰,不是願力。業力會障礙願力,業力消除了,願力能量不可思議。

像海賢老和尚一樣,他明白了,他在這個裡頭證悟了,所以一生不再念別人的過失。為什麼?念別人過失,害他,我不願意別人害我,我就不能害人。他害我沒關係,我有正念,我受的傷害不大,能過得去。他自己造業,那是性罪,一定會感得果報,我不要再給他添一點,所謂自作自受。我再給他增加一點,那就是我的過失,不能給他增加,希望他覺悟,希望他回頭,這善念。有人能回頭,有人回不了頭來,什麼原因?習氣太重,名利心太切,放不下。我們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58集2014/01/05


阿彌陀佛名號圓滿包含一切諸佛菩薩的名號

「名號無上」,佛是教人修什麼?就是念佛名號。念佛名號就能往生淨土,念佛名號就能一心不亂,念佛名號就能明心見性,這還得了!阿彌陀佛的名號,我們一定要知道,這個名號圓滿包含一切諸佛的名號、一切菩薩的名號,一個都不漏,圓圓滿滿。又包括一切法門的名號,一切經教的名號,你念這句名號,等於說是經典全部念到了,《大藏經》上一部也沒有漏掉,都在名號裡頭。所以我們曉得,海慶老和尚,海賢老和尚,還有一個老德和尚,他們一生就是一句名號。

他們修行的方法,拜佛、念佛、繞佛,生活沒有離開佛號,工作也不離開佛號,待人接物,名號都沒有中斷過。只有睡覺的時候沒有念佛,可是醒過來佛號就接上,養成了習慣,心裡真正有阿彌陀佛。像中峰禪師三時繫念佛事裡面的開示,他講的,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;此方即是淨土,淨土即是此方」。講得好,自己的心跟彌陀的心融成一體,自己的身土跟極樂世界的身土打成一片,名號無上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60集2014/01/09


念念阿彌陀佛就是心心不異

「持者,行持也,又執也(執持),即《漢譯》之奉持也。故知恭慎保持者,乃自然敬肅,從容中道,心心不異,任運自持也。」念老這個註解解釋得清楚,解釋得好,恭慎什麼意思,持,行持,執持,恭慎保持就是自然敬肅,沒有絲毫做作,已經養成習慣了。從容中道,心心不異,這個難,我們是心心不一樣。不異就是心心相同,就是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前一念是阿彌陀佛,後一念接著阿彌陀佛,沒有雜念,沒有妄想,這才叫心心不異。任運自持,任運就是自然的意思,自自然然不越軌,自自然然念念相續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63集2014/01/12


念佛怎麼樣?只把阿彌陀佛名號放在心上

《觀經》介紹極樂世界,因為夫人是當機者,這都是在這個世間遭遇到重大的挫折,不想活在這個世間,這樣一個衝動,發心求生佛國的,特殊的緣分,所以這部經裡頭偏重在修行的方法。而方法裡面特別是介紹的持名,第十六觀是無比殊勝,任何人都適合,男女老少,賢愚不肖,只要真信,真願意往生,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這一句佛號就能往生。

蕅益大師在《彌陀要解》裡面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,能不能往生完全是信願有無,你真相信、真想去,往生極樂世界條件就具足了。一心專念,這是生到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,你是生在哪個等級,完全是念佛功夫的淺深。諸位要記住這兩個字「淺深」,不是多少,功夫的淺深。淺深說什麼?完全說的是心。

心裡面還有煩惱,習氣當然有,還有煩惱功夫就淺。念佛功夫深是什麼?心地清淨,用清淨心念佛,這功夫就好;更深的,平等心念佛。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看到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程度也有上中下,平等也有上中下,這都是講功夫淺深。功夫在哪裡練?在日常生活當中,非常重要,要放下,把妄想放下,妄想是起心動念,把分別、執著放下。

海賢老和尚就給我們做這個好樣子,他平常表法就表這個,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,什麼都不放在心上,這叫真正念佛人。為什麼?他常常教人,有句話高明到極處,這個光碟裡頭最重要就這句話,常常教人,時時刻刻教人:「好好念佛,成佛是真的,其他啥都是假的。」就這句話,太妙了!你真正懂了你就會念佛了。

念佛怎麼樣?只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放在心上,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。為什麼?妄想、雜念都是搞六道輪迴,這個要知道。妄想、雜念不斷,六道輪迴就不斷,你出不去。妄想、雜念沒有了,你想什麼時候去,什麼時候就去得了,真的自在,走的時候瀟灑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64集2014/01/14


念佛就不造輪迴業

每天心裡念什麼?念彌陀,這是真的,念其他的全是假的。不是假的就算了,那個假的裡頭招感業報,這個麻煩。也就是無論真的假的,統統都是輪迴業。你天天造輪迴業,你怎麼能脫離得了輪迴?不造輪迴業才能脫離輪迴,這個不能不知道,我們一定要懂得。

念佛就不造輪迴業;不念佛,起心動念脫離不了六道輪迴,這個事情我們搞清楚沒有?搞明白沒有?真正搞明白了,這個人死心塌地,這一句佛號決定不肯放鬆,一句頂著一句。黃念老的晚年,一天十四萬聲佛號,他怎麼念的?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不斷,不講話的時候心裡頭念,沒斷,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。

十念必生,永遠感恩阿彌陀佛,這是什麼?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。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不退轉,三種不退: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什麼人證三不退?法身菩薩。我們生到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,讓我們就登三不退;換句話說,你的神通、智慧、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,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。一切經,佛都沒有說過這個話的,只有在淨土三經,特別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很容易去,一點都不難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68集2015/01/22


阿彌陀佛能幫助你懺除深重罪業

我業障很重,我沒有辦法專修,我修個懺悔法好不好?錯了,你要修懺悔法,念佛修最好。前清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,那是那一代的大德,講經教學,著述等身,日本《卍續藏》收他的著作二十多種。他在《觀經直指》裡面告訴我們,我們的罪業實在是太重了,在《大藏經》找這些經懺,無論顯教、密教都不起作用,你怎麼辦?灌頂法師告訴我們,最後還有一法,能幫助你懺除深重罪業。什麼法?專念阿彌陀佛。這是一位通宗通教、顯密圓融的大法師,楞嚴神咒沒有人註解過,他的《楞嚴經》註解裡頭楞嚴神咒都註出來,唯獨這一家,沒有第二家註楞嚴神咒的。你看他教我們,專念阿彌陀佛。

海賢老和尚常講,他老人家的口頭禪,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心不專」,這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我們的問題全在不能專心,一心不止二用,太多用途了,我們的精神不能集中、意念不能集中,都是妄想雜念太多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知道,很多人知道,可是回不了頭來。古人有句話說「生死心不切」,這句話說得太好了!真的,我們沒有把生死看清楚,到臨命終時,還是隨業流轉,把往生極樂世界忘掉了,這個才可怕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念念都要求生淨土,把它養成習慣,這問題就解決了,不養成習慣不行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2015/2/15


專一到極處就一句阿彌陀佛

你要搞雜、搞亂了,你心裡常常想著,你有那麼多的妄想,有那麼多的雜念,而且還常常到處攀緣,你怎麼會有成就?一輩子不會成就。所以你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,我們要感恩、要頂禮,就是一句,專一專到極處了,就一句阿彌陀佛,四個字,他得到什麼結果?他得到明心見性。因為他自己說過,他什麼都知道,什麼都知道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他不說。人家問他為什麼?天機不可洩露,跟你開玩笑,就是不給你講。給你講了你不懂,你老實念佛,念到一定的程度就懂了,你不念佛怎麼會懂?

你不老實念佛,這《無量壽經》聽不懂,海賢老和尚光碟你聽不出味道,甚至於聽聽就不想聽了,為什麼?業障重。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知道自己這一生多幸運!這一生還有什麼想頭?就是想到極樂世界,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,這叫得道了,真明白、真回頭了。所以記住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不是法不好,法,每一個法門都好,佛說的都是自性流出來的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但是你只能選修一門,你就成功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0集2015/2/18


業障重怎麼辦?念佛消業障

《金光明經文句》說:「至心者,徹到心源,盡心實際」,心源是自性,實際是自性,真的是明心見性才叫至心。「徹者,徹底。到者,達到,即遊子到家之到。心源者,自心之本源。盡者,窮盡。實際者,即本經中真實之際」。這講理,理上講得通,理上沒有障礙,我們要相信。不能相信,是自己沒有善根,是自己業障很重。業障重怎麼辦?念佛消業障。不要搞別的,別的法門沒有念佛這麼殊勝,沒有念佛這麼究竟,沒有念佛這麼徹底,一定要相信佛號功德是第一,沒有東西能比,什麼經、什麼咒、什麼方法都比不上這句佛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2集2015/02/24


念佛人就一個願望,念念求生極樂世界

《華嚴大疏鈔》第二十三卷裡面有說:「回者轉也,向者趣也。轉自萬行,趣向三處,故名回向」。這三處什麼地方?「謂眾生、菩提以及實際」,迴向這三處。不迴向升官發財,不迴向將來做天王、做人王,咱不幹這個事情。《往生論註》下卷也說得好,「回向者,回己功德,普施眾生,共見阿彌陀如來,生安樂國。是即願中回向二字之義」,迴向的意思。所以迴向,一定要知道,念佛人就一個願望,念念求生極樂世界就對了,絕不要去貪圖世間的,那就又去搞六道輪迴了。

世間事,惡要斷,善可以隨緣。隨緣不放在心上,為什麼?放在心上,將來生三善道;不放在心上就不會生三善道,就出離六道輪迴了。不但人間富貴要放下,在心中完全消除掉,天上的富貴,天人之樂也要放下,沒有絲毫貪戀,一心只想到極樂世界、只想親近阿彌陀佛就對了。這個心要堅固!時時刻刻考驗自己,考驗自己什麼?這佛號是不是一句一句接著念,不能把佛號丟掉,不能把佛號忘掉。開始常常丟掉、常常忘記,不要緊,不要害怕,想起來趕快接著,將來功夫深了,念成習慣了,自然就不會中斷,總得要二、三年,別著急。現在地球上不安定,要努力,也不要害怕,我們念念求生淨土,怕什麼!念念依靠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保護者。迴向終極的目標就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2集2015/02/24


清淨心為什麼念不出來?

蓮池大師自己念佛念四個字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。一句接著一句,不要間斷,要把清淨心念出來,這就叫功夫得力。念佛還有雜念、還有妄想、還有染污,染污是什麼?七情五欲是染污。還有這些東西,這是功夫為什麼不得力,也就是清淨心為什麼念不出來,這個東西沒放下,這些東西放下,清淨心就念出來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4集2015/02/27


念念覺

「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」,說它快,「唯持名與持咒為最易」。這就是你能證得諸法實相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什麼法門最容易成就?持名第一,持咒第二。為什麼?它直截了當。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放下,他得清淨心、得平等心,最後大徹大悟。清淨平等覺,覺就是大徹大悟。

「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」,念咒也是一樣,「因念念暗合實相故。」實相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如、就是本性,真的,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真心、真如、自性,裡頭沒有起心動念。為什麼?起心動念是阿賴耶,一有這個東西,一真法界就不見了。迷失了一真法界落在哪裡?落在四聖法界,落在六道輪迴。落在四聖法界是輕的,落在輪迴是指嚴重的,那是一念不覺。

由此可知,這句佛號就是覺,佛號不間斷,念念覺,念念覺而不迷,你說妙不妙!阿彌陀佛是覺,照字面上完全翻為中國話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,無量覺。念念是無量覺,你怎麼會迷?一念不覺就迷了。我們迷的時間久,不怕,迷的時間再久也沒有關係,為什麼?它不是真的,它是假的,只要一念覺就回頭了。

一般人念佛一念覺,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在念,念念覺,他為什麼回不了頭來?煩惱習氣太重,對這個世間情執放不下,學佛修道的對這個世間法執放不下,兩種執著,必須情執、法執都放下就回頭了。

學佛好不好?好,佛的法門很多,都想學,華嚴喜歡,法華也喜歡,三論喜歡,法相也喜歡,樣樣都喜歡。喜歡是什麼?要知道,嚴重的分別執著,它是障礙,這東西要把它放下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4集2015/02/27


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

世尊末法的遺跡,就是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「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,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」,善導大師講的。我們一心一意完全依賴阿彌陀佛,不能懷疑,我們靠定了,阿彌陀佛大願,不思議的業力,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讓我們在極樂世界成就無上道。要不靠阿彌陀佛靠自己,難,太難了,辦不到。誰全心全力統統依靠阿彌陀佛,這個人有福了,這個人有智慧,靠定了阿彌陀佛。怎麼靠定法?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念不離口,念念都在心上,心上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5集2015/3/1


名號功德不可思議

「如《圓中鈔》曰:娑婆眾生,雖能念佛,浩浩見思」,浩浩是廣大的意思,見思煩惱,「實未伏斷」,不但沒有斷,伏都沒有伏住,「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,原非自力而能主持,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」。《圓中鈔》,幽溪大師的著作,《阿彌陀經》三種註解裡面的一種。三種最重要的,學《彌陀經》沒有不學這些祖師留下來的資料,第一個是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第二個是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第三個就是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。

這是《圓中鈔》裡面的文,大師說得好,娑婆眾生指的是我們,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眾生,雖然能念佛,也很用功,甚至於佛號一句接一句,還可以不中斷,但是怎麼樣?見思煩惱不但沒斷,伏都沒有伏住,境界現前,習氣就現前了。但是他臨終的時候能夠心不顛倒,那一剎那之間,他就能得到佛來接引他。這什麼原因?不是靠自力,自力沒做到,而是全仗彌陀而來拔濟,來拔苦、來救濟,這個地方顯示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

確實,說到名號功德,真的是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」,即使法身菩薩、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把它講清楚,讓我們這些凡夫接受,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。可是它容易修成,條件,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講得好,只要真信,決定沒有懷疑。有懷疑就不行,佛沒有辦法幫助你;一點懷疑都沒有,真正願生淨土,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,把三界六道統統放下,心裡頭專注這一句佛號,我們就能感動佛來接引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/03/23


念頭歸正是什麼意思?

「雖非正念,而能正念」,正念,像海賢、海慶、老德和尚,這些人是正念。為什麼?他不會被外面境界轉動,叫正念。我們凡夫沒有得到正念,可是臨命終時,這個時間很短,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之內,念頭能歸正。念頭歸正是什麼意思?要記住,這個時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,萬緣放下了,這就是而能正念。實際上在這個關鍵時刻,能正念的人也不多。這是說什麼?凡夫可以做得到的,一個小時正念做不到,十分鐘可以做到,十分鐘當中這一句佛號不夾雜妄想、不夾雜妄念,就這麼短的時間,它就能產生效果。

而這種方法一定要在平時鍛鍊,臨終才有把握;平時要不鍛鍊,臨終還是沒把握。我們念佛念一個小時、念兩個小時,能不能有個十分鐘裡頭沒雜念?這個自己要留意,我們能不能往生全靠這一招,兩個小時念佛當中,裡頭能有個十分鐘沒雜念。有雜念的,不是正念;沒有雜念的,這是正念。正念不能維持長時間,十分鐘可以維持,好!慢慢時間會增長,十分鐘到十五分鐘,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,這就進步,功夫進步。它的根全在放下,真能放下,絕不留戀。

佛告訴我們這個諸法實相,我們總要記住,諸法實相是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;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要牢牢的記住,《金剛經》上說的,常常用這個回光返照,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。肉身還在這個世間,還關心大眾這些事情,這是菩薩的慈悲,不忍眾生苦,暫時放在心上可以,不能長久放在心上。長久放在心上是佛號,暫時這個念頭不障礙佛號,這是大悲心。我為什麼往生西方?為成佛。成佛為什麼?成佛為來度眾生。現在我想幫助他,心有餘而力不足,我辦不到,我到極樂世界去留學,成佛之後再來普度眾生。這就對了,跟你的心、跟你的願完全相吻合,「故得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」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/03/23


念阿彌陀佛就是懺悔罪過

「宿惡,指宿世所造之惡,即過去生中之罪惡。悔者,改也。改往修來。悔過者,向佛法僧三寶懺悔罪過,誓不更造」。三寶,阿彌陀佛全代表了,怎麼樣懺罪(懺悔罪過)?念阿彌陀佛就是懺悔罪過,不必再找這個懺、那個懺,我看什麼懺都懺不了罪過。為什麼?你念你的罪過,你回憶一次就又造一次,這個罪怎麼能懺得了?心裡永遠有個影子去不掉。

就用這一句佛號,淨念相繼,把這個陰影全部消除,讓你的心大放光明,這就是業障消掉了。起心動念純淨純善,絕沒有一個不善的念頭,看到別人不善,看到別人作惡,也不要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,撿別人的垃圾放在自己心田上,錯了,把自己的良心做為別人的垃圾桶。你是聰明人嗎?這是有智慧人幹的嗎?自己丟掉的垃圾,回想一遍又裝進去了。過去就讓它過去,別想了,未來還沒來,想它幹什麼?想它叫妄想,抓住現在重要。現在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這叫真正會修行,真正把修行的總綱掌握住了,將來往生決定增高品位。

所以懺悔,誓不更造這一句重要。我年輕的時候,初學佛,章嘉大師教我修懺悔法,怎麼去修?重實質不重形式。他老人家告訴我,實質是什麼?不再造,像顏回一樣,不貳過。孔子最讚歎的一個學生就是顏回,他真正能做到過失不會有第二次,其他同學都做不到,他能做到。所以真正懺悔的時候要以他做標準,改往修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/03/23


念佛懺悔是徹底懺悔

懺悔重要,用什麼懺悔法?現在有人提倡用占察法來懺除業障,好不好?好。你問我學不學?這個東西我過去學過,時間不長,沒超過半年我就不學了。為什麼?這句佛號比那個強多了,那個懺悔是零零碎碎的,念佛懺悔是徹底懺悔,把罪根都拔掉了,這個要知道。

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,萬德洪名,你念它,它哪裡有罪業?它沒有罪業,天天念它,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,所有罪業都滅乾淨了。要明白這個道理,要不然《無量壽經》就白學了,那就太可惜了。所以一定要相信。你看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現身說法,他有沒有持戒?有。怎麼持法?阿彌陀佛。

阿彌陀佛就是圓滿的戒律、圓滿的三昧、圓滿的般若,你還念什麼?念這尊佛、那尊佛,念這個菩薩、那個菩薩,諸佛菩薩的名號都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之中,一個也沒漏,念阿彌陀佛全都念到了。所以,念佛功德不可思議,你得要相信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90集2015/03/25


善業、惡業統統要放下,只有一句佛號

「於是乘彌陀此願功德,遮其宿業」。遮就是止,止住;宿業是我們自己過去生中所造的業。無論是善業、惡業統統都不能有,有善業,將來往生三善道,有惡業,將來生三惡道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

所以善業、惡業統統要放下,只有一句佛號,決定生淨土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不要說惡業我要放下,善業不錯,要多修,錯了,善業感的是三善道,善惡都不要。怎麼修?就一句佛號就夠了。行善不把行善放在心上,斷惡也不要把斷惡放在心上,心上什麼都沒有,只有一句佛號,那你就對了,完全對了。這個宿業裡頭有善業、有惡業,遮就是放下的意思、就是制止的意思。

「蒙佛攝引,不墮三途」,三途就是三惡道,「逕生極樂」,很快的你就往生到極樂世界,故云『無不遂者』。這個「遂」就是滿願,「遂指求生極樂之願得滿足也」,你能滿願,你往生極樂世界去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90集2015/03/25


永離熱惱,心得清涼

『漏盡比丘』是阿羅漢。「漏」是煩惱,這個地方所指的,見思煩惱,見思煩惱斷盡了,證阿羅漢果。阿羅漢所受的快樂,我們人間、天上都比不上,天有二十八層天,不能跟阿羅漢相比。我們看註解,第三十願,『永離熱惱,心得清涼,所受快樂,猶如漏盡比丘』。「是為樂如漏盡願」,這把科題標出來了。「熱惱」是煩惱,「為劇苦所逼,身熱心惱,故名熱惱」,人在有怨恨或者貢高我慢都有這個現象。發脾氣,發火,所以脾氣發的時候臉都紅的,身上都變熱,惱怒。劇苦所逼,熱惱。永離熱惱,現前就能得到,誰能得到?念佛的人能得到。念佛的人,二六時中就是一句佛號,念念相續,佛號不中斷。

功夫得力的人,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,看山河大地就是極樂世界,他「心得清涼」,清涼自在,這是現在得到的。永遠離開熱惱了,熱惱是瞋恚、貪婪、愚痴,貪瞋痴慢,熱惱。為什麼他能永離?他知道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,所以他肯放下,他歡喜放下。一般人為什麼放不下?他當真,他以為是真的,那就放不下。真正知道它是假的,你就不當真,於一切境緣當中沒有得失。遇到了、得到了沒有歡喜心,沒有貪戀的心,失去了、丟掉了沒有瞋恚,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,心上就是阿彌陀佛,這就對了。

阿彌陀佛比什麼都重要,海賢老和尚有一句話,那個話我們要記住,他老人家曾經說過:「阿彌陀佛就是我老和尚的根!」這句話重要,他有根,我們都沒根。有根,正定聚;沒有根,不定聚。他真的有根,一切時一切處他沒有丟失,生活,穿衣吃飯沒丟失,工作沒丟失,待人接物也沒丟失。待人接物在他的感受當中,就彷彿在極樂世界,看到一切眾生諸上善人,都是彌陀、觀音,法喜充滿。所以老和尚一生沒有發過脾氣,沒有跟人家爭高論低,沒有,處處謙讓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93集2015/03/30


業障重怎麼消除?老實念佛就消除了

對佛有信心,這是真正敬佛,真誠恭敬。對佛沒有信心,沒把他瞧得起,認為佛不如別人,念老講得很清楚,這個世間很多外道,包括一些氣功,他也有一點小通能幫助你,你哪裡有疼痛,他給你念念咒、給你摸摸,你就好了,你覺得這個佛菩薩比不上。你細心想想,他有沒有本事幫助你脫離六道輪迴?有沒有本事幫助你往生極樂世界?沒有。小的神通把戲就把你欺騙了,讓你對信願持名無比殊勝的大法生輕慢心,這一生遇到了不能成就,這才冤枉。如果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萬緣放下。記住海賢老和尚的一句話,「好好念佛,成佛是真的」,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,這是真的,「其他的全是假的」。不要說你一生,一百生、一千生、一萬生、無量生,你也找不出出輪迴的辦法,為什麼不相信?真可憐,業障怎麼這麼重!

你要問我:我業障重,怎麼消除?老實念佛就消除了。你看海賢老和尚,師父教他一句佛號,囑咐他一直念下去。那一年他二十歲,我相信他不超過二十五歲,三年、五年的時間得功夫成片。得功夫成片就有條件往生,你壽命到了的時候,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往生。佛的話真實、懇切,決定沒有妄語,我們為什麼不信?這個世間還有許許多多牽腸掛肚的事情,那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用錯了心。抓住佛號就對了,自己決定成就,你也能幫助別人建立信心,讓他也能成就,你的功德就大了。《宋譯》本裡面說的,「所有十方一切佛剎,諸菩薩眾,聞我名號,應時證得寂靜三摩地」。立刻就證得,這是說菩薩眾,不是我們凡夫。我們凡夫如果說是聞阿彌陀佛的名號,深信發願,求生淨土,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必定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,我們是這一號人物。經上講的要記住,那是菩薩,那不是凡夫、不是阿羅漢,是菩薩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02集2015/06/22


真正總持就是一句佛號

「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。具是一切三昧功德」,這一切是無量無邊,大乘經常講八萬四千,「自當同具種種三昧之名」,這就是常說的,佛號不可思議。三昧就是三摩地,翻成正定、正受。「總持,即陀羅尼」,梵語稱陀羅尼,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,總一切法、持一切義。在整個佛法裡面講,真正總持就是一句佛號。因為一句佛號,包含一切法,包含一切諸佛菩薩的名號,它真是陀羅尼。

「深妙之總持,故曰深總持」,這個總持不是淺,深。「十方菩薩,因聞名故,得諸三昧,與深總持,安住定中,得成正覺」。這就說得很明白,十方菩薩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,聽到西方極樂世界,雖然沒有發心專修這個法門,求往生淨土;他修學自己這個法門修得很久,已經成習慣,需不需要改?不需要,一心皈命阿彌陀佛,就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,所得的功德利益就是末後這五願所說的。讓我們體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讓我們明瞭之後,真正明白了,你喜歡這個名號,你愛好這個名號,你會把這個名號當作寶,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,念念不間斷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02集2015/06/22


怎樣才無染無著?

『清淨』者,「所住之三昧,無染無著,故曰清淨三昧」。聞佛名號,清淨心現前。因為彌陀還有個名號,在我們經題上叫「清淨平等覺」,聞這個名號,我們的心清淨了、平等了,覺而不迷,這個要知道。夏蓮公老居士會集這部經,把佛的名號放在經題上,「大乘無量壽莊嚴」是果,「清淨平等覺」是因,修因證果,題裡頭因果具足。所住的三昧無染無著,什麼叫染著?俗話說放在心上,就染著了,眼見色喜歡,心裡有喜歡就著了喜歡;不喜歡,討厭,也染著了。絕不是說討厭負面的是染著、正面的不是,正面也是染污,著是著相。染是不清淨,著是不平等,你看清淨平等覺不是沒有了嗎?清淨平等才開智慧;有染有著,生煩惱不生智慧。

我們再回頭來說,怎樣才無染無著?見色聞聲,六根對六塵境界,鼻對香、舌對味、身對觸、意對法,都能做到不染著。我把話說明白、說清楚,無論喜歡不喜歡,不要放在心上就沒有染著,放在心上就是染著。心裡放什麼?心裡只放一尊阿彌陀佛,一切時、一切處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這叫不染不著。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心上,你的心被染著,那就是你的信心不清淨,你的願心搖搖擺擺的,不牢靠,這樣的心態念佛不能往生,道理在此地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02集2015/06/22


用什麼修清淨平等覺?用持名念佛

我們這部經的經題,上面有「清淨、平等、覺」,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,覺就是菩提,覺就是智慧;清淨、平等都是屬於禪定,自性本定,也不是從外來的。放下染污,清淨心就現前;放下分別,平等心就現前;放下起心動念,覺心就現前。清淨,佛教裡面叫他做阿羅漢;平等,佛教裡稱他作菩薩;覺,就成佛。這有因有果,都在經題上,你看這個經的內容,在題目上就看出來了。清淨心,小乘人證得的;平等心,大乘菩薩證得的;覺,一乘法身大士所證得的。這一部經裡頭統統包含了,包含十方三世,一切如來所說的無量法門,都在這部經裡頭,不可思議。這部經深廣沒有邊際,它是大經,大經當中的大經。可是修行不難,太容易了,只要我們能看破放下,這個經真的叫萬修萬人去。

看破是什麼?了解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就在經題上,清淨平等覺是修行的因,我們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我們用什麼修?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來修。你要不認識清楚,你不肯幹。真正肯放下萬緣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極樂世界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就為這個,你把這個抓到了,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你全部掌握住了。再告訴你,就在這部經裡頭。《華嚴經》說的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一,《無量壽》,《無量壽》以外的一切經,一切經的教義全在這部經裡頭。我們感恩黃念祖老居士,他在往生之前,最後講了一部《淨修捷要報恩談》,把這個意思都講清楚了,都講明白了,他講得太好了!可以做我們專修淨宗的補充教材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,這還會有錯嗎?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1集2015/07/12


清淨心跟淨土才有相應

淨心持念是講對念佛法門的,念佛要用淨心,清淨心跟淨土才有相應。淨心,除了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雜念,沒有妄想,這是淨心。所以我們用念佛,持名念佛的方法,把妄想念掉,把雜念念掉,完全住在清淨心裡頭。清淨心裡頭,只許可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,這樣持名念佛就對了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1集2015/07/12


惡沒有了,善就積累了

「又《勝鬘寶窟上》曰:惡盡曰功,善滿稱德」,這兩句話說得很好,惡,惡的行為沒有了,惡的言論沒有了,惡的念頭沒有了,這是真的功。惡沒有了,善就積累了。惡是破壞善的,破壞你的善念、善言、善行。惡要是盡了,簡單的說這個惡,十惡,簡單的說這個善就是十善,害眾生的念頭沒有了。殺盜淫,這是身的三種惡業,這個惡業沒有了,這是功。翻過來,惡斷了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這個善圓滿,這就是德。這兩個字要認識清楚,我們才知道如何斷惡修善,如何積功累德。「又德者,得也」,跟得失的得這個意思相同。「修功所得」,你所修積的功德,惡天天少,善天天多,好事!從根上說就是念頭,惡念天天少,善念天天多。善中之善,以稱名為第一,所有一切惡念都放下了,一心只照顧到佛號,讓佛號念念相續,前念是佛號,後念接著還是佛號,這樣好,這是功德裡頭的第一功德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2015/07/13


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

「又《涅槃經九》曰:摩尼珠投之濁水,水即為清」,這是說摩尼寶珠的作用,放在濁水裡頭,混濁的水,這個水就清了,有這個作用。又《彌陀疏鈔》也有這個話,《疏鈔》是蓮池大師寫的,「明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。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」。這個四句偈,念佛同學功夫不得力,這四句記住,它能幫助你。為什麼不得力?妄念太多了,我一面念佛,妄念總是起來,那就是告訴我們,我們的功夫還敵不過妄念。不要害怕,妄念怎麼樣?不要去理它,不管它,把精神注意在佛號上,這樣念,念久了,慢慢妄念自然少了,功夫就得力了。

有一些同學,不念的時候,他說我好像沒有妄念,一念的時候,把妄念全念出來了。這是一種錯覺,不念的時候,妄念多你沒有覺察到,你沒有注意到,所以你不知道你有妄念。這一念佛,或者一打坐,只要一靜坐,它就出現。絕對不是靜坐生妄念,念佛起妄念,不是的。妄念本來存在,你不用功你不能覺察,用功發現了,是這麼個道理。所以這是正常現象,許許多多人都有,現在人有,古人也有。方法就是不要理它,隨它去,你愈理愈多,不要去理它,老實念佛,把注意力都著重在佛號上,時間久了妄念少,智慧就增長。這也正是以寶珠比喻佛號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2015/07/13


這句佛號要真信、要切願

「如《觀佛三昧經觀佛密行品》」,這裡頭有個比喻,譬如有一個貧窮的人,「依豪貴衣食」,依靠豪門貴族生活。「時有王子出遊,執大寶瓶。瓶內藏王寶印。貧者詐來親附,拿寶瓶逃走。王子覺之,使六大兵乘」,兵乘,這個就是古時候講的騎兵,「六黑象追之。持瓶人走入空野澤中」,走到曠野池沼裡頭。「毒蛇自四面來,欲嚙持瓶者。惶懼而東西馳走。見空澤中有一大樹蓊鬱。頭戴寶瓶,攀樹而上。時六兵疾馳至樹下,貧人見而吞王寶印,以手覆面。六黑象以鼻絞樹倒之。貧人墮地。身體散壞,唯金印在。寶瓶放光。毒蛇見光四散」。這是舉這麼一個故事,一個比喻。

下面佛說,「佛告阿難,住於念佛者,心印不壞。亦復如是」。比喻寶印不壞,身體壞了,寶印不壞。這個寶印就是這句佛號,這句佛號要真信、要切願,要加上這兩個。沒有真信、沒有切願,縱然念到熟透了,他不能往生。我們要記住蕅益大師的教誨,大師告訴我們,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。有信、有願就決定往生,沒有願、沒有信就不能往生,所以信願太重要了。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,也不是念佛功夫多少,念佛功夫淺深。功夫淺深跟信願有關係,特別是跟願。願是什麼?求生淨土。對這個世間要淡化,不能留戀,要看破。如果對這個世間有留戀,縱然往生,品位很低,不高。所以講功夫淺深,不講念佛多少。當然念佛多少,它是自己用功的方法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2015/07/13


用念佛的方法修功德

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修功德。功德是什麼?功是功夫,德是不起心不動念。圓滿的大德,佛所證的。佛最低的(佛有高低),禪宗說得好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什麼是佛?明心見性就成佛。明心見性有四十二個等級,換句話說,佛就有四十二個級別,你是哪一個級別的佛。真佛,不是假佛,為什麼?他們不用妄心,他們完全用真心。菩薩還用妄心,用得正,不會用錯了。

凡夫用妄心用得邪,邪是什麼?煩惱、習氣。菩薩用得正,他完全用佛的標準,就是佛家的戒律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跟戒律都相應,這就用得正,這就是在積功;清淨心現前,那就是德,他真得到了。得到清淨心證阿羅漢果,得到平等心證菩薩果報,覺就是明心見性,明心見性就成佛了。

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在那個地方等待,等待什麼?無明習氣斷乾淨。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,你要有方法就起心動念,那就墮落了。就是不要去理它,隨它去。每天做自己的功課,自己的功課就是供佛,供佛是修福,念佛是修定,聽經是修慧,在實報土。到哪裡去聽?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人,個個神通廣大,跟阿彌陀佛一樣,能化無量無邊身,每天都到十方世界去拜佛,拜佛的時候就供佛、聞法,福慧雙修,那個福報大。我們這邊今天連一個好老師都找不到。

到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剎土,你說到就到了,沒有距離。化身去供佛聞法,跟真身沒有兩樣,得真實受用。真身呢?真身在阿彌陀佛講堂沒動,化身去了。不但能供佛、聽經,而且能度化眾生,十方世界都有有緣人,你要是看到有緣人,有緣人來求幫助,你也會分身去幫助他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你就現什麼身,現身說法沒有考慮的,眾生有感你自然有應,妙不可言。到極樂世界全都做到了,都兌現了,所以極樂世界不能不去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24集2015/07/31


佛號念念相續,好處在什麼地方?不造善惡業

「今法藏菩薩」,他老人家為我們現身說法,「內無惡想」,沒有惡念,沒有貪瞋痴的念頭,「即離惑因」,迷惑顛倒的因他沒有。「不著六塵,是離惑緣」。因離開了,緣離開了,當然就不會有貪瞋痴慢的果,沒有這個。「內因既離」,憬興法師說的,「外緣斯止,故云不著色等」。「由於無三惡想,乃離惑業之因。六塵為緣,不著六塵,復離起惑之緣」。這真修行,修行在哪裡修?就在這上修,這叫功夫。念佛人無比方便殊勝就一句佛號,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起心動念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就把那個念頭打掉了。所以佛號要念念相續,好處在什麼地方?不造惡業,善業也不造。善惡都離,往生容易,往生的時候真的統統放下。

念佛人為什麼最後往生去不了,原因都在此地,他六根在六塵上留戀,捨不得離開。阿彌陀佛不等你,看你念頭不專他走了。所以念佛,有人追頂念佛,什麼意思?就這個意思。追頂是一句接一句,不放鬆。甚至於黃念祖老居士往生,也表演給我們看,他往生前六個月(半年),每天念十四萬聲佛號,一句接著一句,一句接著一句,就是這個樣子做給我們看。三業清淨,全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。信願具足,念佛功夫是這麼懇切。要照經上所說的,他往生的品位就很高,肯定是在實報土,絕對不是同居土、方便土,不是的。六個月的功夫,就能把自己品位提到上上乘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24集2015/07/31


持名妙法既至簡易穩妥

「持名妙法既至簡易穩妥,又復最極圓頓」,圓是圓教,頓是頓超,「是故十方如來同讚,千經萬論共指」,這兩句話,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《文鈔》裡頭寫了很多遍,常常掛在嘴上。十方如來同讚,就是共同來勸告我們、來提醒我們,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,殷切盼望我們認真修學這個法門。千經萬論共同指歸,歸淨土,指西方。「世之行人」,這個世間修行人,實實在在應該趕快「發大心」,這個大心是什麼?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

文章恭錄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5集2016/2/29


什麼菩提心?

什麼菩提心?《要解》講得好,真信、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。真正相信極樂世界,沒有懷疑,真想往生,求往生,這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,這不是小乘。所以他就能生,在這一念之間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佛就現身來接引他。

所以在往生這一剎那的時候,你本來是求生淨土的,到這個時候對這個世間情執放不下,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往生,能不能往生,在最後一念。最後一念是真的,「信願持名」,符合這四個字,蕅益大師說的,決定得生,與這四個字不相應不能往生。平時念,好,不念也好,臨終決定要念。但是平常不念,臨終會念,這個緣太少了。臨命終時一口氣還沒斷,有人提醒你,你一聽,明白了,萬緣放下,真信切願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兩聲阿彌陀佛,都能往生。我們要用這個,那要非常僥倖,你臨命終時有沒有這個機會?這個機會是大福報,無量劫修積的大福報在這一時享受,這一剎那間有人提醒,自己真信,那就真往生了,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。

文章恭錄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1集2016/3/16


清淨心念佛

唐朝「海東元曉師據《魏譯》」,這個據是根據,根據《魏譯》的,「於《無量壽經宗要》論云」,《宗要》是註解,他給《無量壽經》作的註解,叫《宗要》。這個論裡頭說:「下輩之內,說二種人」,這個兩種人,「各有三句」。「初人三者」,這第一種人三者:「一者,假使不能作諸功德,當發無上菩提之心」,這是說明正因。西方是大乘,不是小乘,大乘就是要發菩提心,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。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因,正因。「但為異前人,舉其深信耳」,他不同前面所說的,這特別舉他深信。「二者,乃至一念念於彼佛。是助滿業。為顯前人無深信故,必須十念。此人有深信故,未必具足十念。」這個括弧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意思,他說:「按元曉師之說乃專據《魏譯》」說法,「若就本經,則一念得生者,全因獲得一念淨心也」。這個翻得好,《唐譯》的翻得好,比《魏譯》的好。一念淨心,這個重要,一念淨心,一念就能得生。「從一心中,念佛一聲,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,故臨終即得往生。」這是說明往生容易。

這是講臨命終時,臨命終時最後這一念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就這一念,也就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聲佛號,一念一聲佛號他就能往生。可是這樁事情不能僥倖,怕有人僥倖:「臨終一念就能往生,我現在又何必念佛?等到我臨命終時,我一念不就行了!」臨命終時誰提醒你?你要是忘掉怎麼辦?你要是這個時候,最後一念心裡面想別的事情,怎麼辦?所以我們不能僥倖,不能投機取巧,我們老老實實的,臨終一念就能往生,那我天天念阿彌陀佛,我當然會往生,這就對了。

像來佛寺海賢老和尚一樣,一天到晚阿彌陀佛沒間斷,他念了多久?九十二年。工作的時候默念,心裡念,口不念心念,心裡面的佛號沒中斷過。口裡面的佛號,無論有人無人他常念,不斷。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念頭都沒有,這個了不起。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學習,要認真的學習。這個經文要記住,這是理論,有這麼回事情,真的不是假的,臨終一念都能往生,那一念是清淨心念。什麼叫清淨心念?這裡頭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。這一念裡頭沒有妄想、沒雜念,就是清淨心。

第三,「以至誠心,願生彼國。此願前行和合為因」。這一願,願行,行就是念佛,願是信願,有信、有願、有行,和合為因,這三個條件都具足,信願行。信願行是淨土宗的三資糧,也就是,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個條件。信,不懷疑,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,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沒有絲毫懷疑。願,我真想去,我對這個娑婆世界沒有留戀,萬緣放下,連這個身體都放下,何況身外之物。什麼時候放下?現在就放下,念念都放下,念念不離阿彌陀佛,這個世界完全放下,身心世界統統放下。你看信、願、行三和合,這是往生正因。

文摘恭錄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4集2016/4/18


至心即一心

《疏鈔》裡給我們說,「今謂至心者,即一心也」,不但是一心,是理一心。「若事一心,雖能滅罪,為力稍疏,罪將復現。多多之念,止可滅少少之愆」。多多的念,像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,永明延壽大師,大家都知道,提起來都敬佩。他老人家在世每一天念佛,白天十萬聲,晚上十萬聲,十萬聲這是多念,多多之念。永明延壽,阿彌陀佛再來的。他是教我們,為我們示現苦口婆心,我們應當仰慕,應當向他學習。說「此」,這個地方所講的「至心」,正是理一心。「理一」,不是事一,是理一心,屬於理一心。「一心既朗,積妄頓空」,返妄歸真。「喻如千年闇室,豈以一燈,闇不速滅」。這再用燈做比喻,這個房間一千年了,時間長,都沒有燈光,我們點一盞燈,立刻黑暗就沒有了,就照得很清楚。這個比喻大家容易懂。至心一念,一聲,就好像只依一盞燈、一支蠟燭,黑暗就滅了。所以一心既朗,積妄頓空。

妄念,什麼是妄念?只要是念頭都是妄念。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念頭。告訴你,念佛的念頭都沒有,清淨心裡頭沒有佛,真清淨;還有個佛,不清淨。但是這個不清淨它有個好處,這個一念是佛,不是別的念頭,它不清淨它也沒有辦法幫助你成佛,但是它跟極樂世界是通的,你能夠念,阿彌陀佛就能接引你往生。到什麼地方再去修理一心?到極樂世界。在這個世界很難修,你什麼都放不下;到極樂世界很好修,為什麼?樣樣放得下,它的資源太豐富了,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心想事成。你證得心想事成了,你還會有貪戀嗎?沒有了。想要它就現前,不要就沒有了,你看多自在,不需要收藏。你說經本,我要念經的時候,經本,大字經本就擺在面前;念完,不念了,沒有了,就不見了,不需要收藏。極樂世界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,想佛佛現,想菩薩菩薩現,得大自在,那個環境好,阿彌陀佛不必教你放下,你自然放下了。這個地方佛天天勸我們放下,勸了一輩子還是放不下,這個地方多苦,要把它認識清楚。

文摘恭錄-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6集2016/4/22


用真心念佛

「至於《觀經》中臨終十念而得往生,與上所論一心之念,是同是別」。《觀經》上也講了臨命終時十念往生,那跟我們上面所說的、平常所講的,是同還是不同?「蓮池大師於《疏鈔》中,論之極為精確」。這精確兩個字不容易,精是精彩,確是確實,精確這兩個字我們看到了,就信心十足,絕不懷疑了。蓮池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頭說:「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良繇正指理一心故」。這個不容易,念到理一心的時候,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「人有疑言,罪既多劫,業重障深,久勤懺摩」,懺摩就是懺悔,「漸積功德」,這個功德是天天在累積,「庶可消亡」,這個滅罪可不容易;「而念佛一聲,滅多劫罪。因微果巨,固所不信」,因小果大,好像不相應。

這個事情我們以惠能大師做個例子,能大師他能夠頓捨頓悟,可見得這個東西重要。明白了就放下,不再放在心上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惠能大師聽人家念《金剛經》,念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把那個心放下了。心確實不能安住在任何一處,世間法不能住,不能住在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,不能住在這些地方。再者,不但惡不能住,善也不能住,為什麼?住善,行善,修積善功德,將來的果報在三善道;住在惡的念頭上、惡的行為上,損人利己,來生的果報在三惡道,善惡果報絲毫不爽。我們今天目的是要出離六道輪迴,不再搞六道輪迴了,那唯一的方法是什麼?就是求生淨土,永遠脫離娑婆世界,永遠突破六道輪迴,脫離十法界,這叫真正的成就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這句話,能大師就在這開悟的。

到了黃梅,拜了五祖,五祖分配他到碓房裡面去做義工,他是個砍柴出身的,有力氣,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,還幹他的老本行,不要換別的行業,這就是參禪。禪是什麼?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就是禪。他在那裡舂米破柴,不感覺得累,為什麼?因為他的心沒有住在破柴上,沒有住在舂米上。他要住在破柴舂米,他就會感覺得很辛苦、很累。他沒有,他在那裡遊戲,無所住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那個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妄心有住,真心無住。所以他用清淨平等心舂米,用清淨平等心破柴,妙極了!他這個修行用功誰知道?五祖知道,這廟裡頭沒有一個人知道,只有五祖一個人知道。所以在寺廟裡住了八個月,五祖想想功夫成熟了。成熟是什麼?徹底放下了。所以五祖宣布,自己年歲大了,退位傳法,傳第六代。要傳給一個什麼樣的人?無住生心的人才有資格。

代代祖師都是無住生心。生心是什麼?樣樣都幹,不妨礙,做度眾生的事業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示現八相成道,那是生心。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講這麼多經,同學有疑問提出來,回答,都記載在經典當中,那是什麼?那是生心。生心就造業,可是他不造業,為什麼不造業?雖然生心,他無住。我們今天這個生心有住,你今天幹了一樁什麼事情,一樁一樁都記得牢牢的,還怕忘掉,寫在日記本上,你看這麻不麻煩?還要做出成績來,這成績做什麼用?這成績是三善道、三惡道的,怎麼搞都出不了六道輪迴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明白了,飯照吃,事照幹,就是吃飯、幹事、睡覺,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就對了。這個話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可不容易,為什麼?法身菩薩的境界。你要到這個境界,你跟六祖是同一個階層的人,你不是凡夫,在西方極樂世界稱之為法身菩薩。四土他住哪一土?他住實報莊嚴土,他不是同居土,他不是方便土。

所以,《金剛經》上這一句話精彩極了,我們也可以說全經五千多字,最重要的一句是什麼?就是這一句。核心惠能大師能掌握到,能聽懂,能把它掌握到,能把它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。五祖衣缽傳給他了,嫉妒障礙的人多,那些人對五祖的這種做法都不懂,認為五祖年歲大了糊塗了,衣缽是不是惠能搶去的,不是五祖給他的,逃跑了?大家胡思亂想。這裡頭只有神秀知道,畢竟是個通宗通教的人,雖然沒有大徹大悟,他明理,所以他若無其事。這用能大師做個例子。

因微果巨,因是念一句佛號,他用的是真心念的,理一心是真心,明心見性之後,聲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沒有證得一心以前,沒這麼大的力量,當然也消,沒這麼多。如果明心見性,念到理一心,每一聲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什麼原因?要講真的原因,你本來是佛,這給你講真話。你本來是佛,佛念一聲佛,罪都消盡了,不止八十億劫,無始劫以來的罪都消得乾乾淨淨。所以這老實念佛重要。這三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,先求這個階段。這個功夫成片沒有得到,事一心、理一心只是說說而已,你達不到。證得功夫成片之後,向上提升到事一心,證得事一心之後,再提到理一心,一個層次一個層次慢慢往上提升,這就對了。表面上看起來,念佛的因很微弱,很小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這個果大,所以難信。

文摘恭錄-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6集2016/4/22


用阿彌陀佛幫助你回歸一心

正是像蓮池大師《疏鈔》所說,「還歸一心」,這是大乘終極的目標,就是幫助你回歸一心。什麼是一心?我們眼睛看,看到所有的色相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智慧;心裡怎麼樣?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,這叫一心。起心,我喜歡、我討厭,是凡夫,就是什麼?你回歸到妄心去了,二心三心,三心二意去了。修行人跟他不一樣地方就是他回歸一心。回歸一心是他沒有起心動念,看得清楚,聽得明白,沒有起心動念。念佛的人,他起了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第二念。用阿彌陀佛幫助你回歸一心,這就是念佛法門無比殊勝的原因。其他的法門很難,稍稍動個念頭就是妄想。不起心動念,這人就成佛,回歸一心就成佛了。如果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人是菩薩,比佛低一等,佛不起心不動念,他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再降一等,有分別,沒有執著,是阿羅漢。我們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統統具足,叫六道凡夫。

佛經上這些名詞意思都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知道學佛的人在學什麼。如果他連這個都不懂,那他是假的不是真的,盲修瞎練。真佛,至少不執著,不執著就沒有競爭,沒有競爭就沒有對立,衝突化解了。為什麼叫你放下,不能執著?因為全是假的。《金剛經》上說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沒有一樣是真的,你爭什麼?所以儒跟佛,中國傳統文化,從小教讓,沒有教競爭的。你在這一點看東西方的教學,這種扎根。我們在外國,在歐洲、在美國,幼稚園小朋友就教競爭,這麻煩!競爭升級就是鬥爭,鬥爭升級就是戰爭,這不是辦法。要想消除戰爭,就要消除鬥爭、要消除競爭。我們提倡讓,不提倡爭,讓,永遠沒有競爭。人總要修德,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,真正愛人,真正能幫助人,壞人也喜歡你,壞人也尊重你,也不敢害你。那是什麼?那就是人性本善。要相信性本善。
文章恭錄自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(第325集)

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e-mail: amtb@amtb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