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>首頁>智慧名言
  草堂警句精華第四集

第四集 (錄自姑妄聽之)

◎苟道德無愧於聖賢,雖王侯擁篲不能榮,雖胥靡版築不能辱。陳白崖曰:「事能知足心多愜,人到無求品自高」。

◎夫操管運思,臨秤布子。雖當局之人,有不能預自主持者,而卜者乃能先知之,是任我自為之事,尚莫逃定數,巧取強求,營營然日以心鬥者,是亦不可以已乎。

◎舞衫歌扇,儀態萬方。彈指繁華,總隨逝水。茫茫回首,舊事皆空。豈但海市蜃樓,為頃刻幻景哉?

◎物之輕重,各以其時之好尚,無定準也。

◎立心端正,雖冤鬼亦無如何。

◎神理分明,毫釐不爽。乘除進退,恆合數世而計之。勿以偶然不驗,遂謂天道無知也。

◎心到四禪天,則花自照鏡,鏡不知花;月自映水,水不知月,乃離色相矣。諸菩薩天,則花亦無花,鏡亦無鏡,月亦無月,水亦無水,乃無色無相,無離不離。為自在神通,不可思議。

◎弈竟無常勝法乎?曰:無常勝法,而有常不負法,不弈則常不負矣。世外閒身,名心都盡,逢場作戲,勝敗何關?

◎天下惟同類可畏也。夫甌越之人,與奚霫不爭地;江海之人,與車馬不爭路,類不同也。凡爭產者,必同父之子;凡爭寵者,必同夫之妻;凡爭權者,必同官之士;凡爭利者,必同勢之賈,勢近則相礙,相礙則相軋耳。凡反間內應,亦必以同類,非其同類,不能投其好而入,伺其隙而抵也。由是以思,安得不畏?

◎修道必世外幽棲,始精神堅定。如往來城市,則嗜慾日生。

◎惟聖人不委過於天,先事而綢繆,事後而補救,雖不能消弭,亦必有所挽回。

◎無故而致非常之福,貪冒者所喜,明哲者所懼也;無故而作非分之想,僥倖者其偶,顛越者其常也。

◎世之供車騎受刲煮者,必有前因焉,人不知耳。此輩之狡黠攘竊者,亦必有後果焉,不思耳。

◎怨毒糾結,變端百出,至三生之後而未已,其亦慎勿造因哉。

◎聖賢依乎中庸,以實心勵實行,以實學求實用。聖賢之於人,有是非心,無彼我心,有誘導心,無苛刻心。

◎有趙延洪者,性伉直,嫉惡至嚴。每面責人過,無所避忌。然則以訐為直,固非忠厚之道,抑亦非養福之道也。

◎一念轉移,立分禍福。

◎常人誦佛號,佛不聞也。特念念如對佛,自攝此心而已。若忠臣孝子,誠感神明,誦佛號,則聲聞三界,故其力與經懺等。若是孝婦,知必應也。知篤志事親,勝信心禮佛。

◎聲色貨利,嗜慾牽纏,非道力堅定,多不敢輕涉世緣,恐浸淫而不自覺也。

◎人鏡照形,神鏡照心。人作一事,心皆自知,既已自知,即心有此事。心有此事,即心有此事之象,故一照而畢現也。若無心作過,本不自知,則照亦不見,心無是事,即無是象耳。

◎天上無不忠、不孝之神仙。

◎儒之本旨,明體達用而已;佛之本旨,無生無滅而已;道之本旨,清淨沖虛而已。修道者,須謝絕萬緣,堅持一念,使此心寂寂如死,積功累德,自爾感通。內絕世緣,外積陰騭,無怪無奇,是真秘密。

◎一村叟,淳淳悶悶,無計較心;悠悠忽忽,無得失心;落落寞寞,無愛憎心;坦坦平平,無偏私心;人或凌侮,無爭競心;人或欺紿,無機械心;人或謗詈,無瞋怒心;人或搆害,無報復心。故雖死牖下,無大功德,而獨以是心,為神所福,使之食報於今生。其蠢無知識,正其身異性存,未昧前世善根也。

◎無欲常教心似水,有言自覺氣如霜。

◎法無邪正,惟人所用,如同一戈矛,用以殺掠則劫盜,用以征討則王師耳。

◎唐以前之儒,語語有實用;宋以後之儒,事事皆空談。講學家之闢佛,於釋氏毫無所加損,徒喧鬨耳。

◎人情百態,事變萬端,矯枉過甚,顧此失彼。本造福而反造孽,本弭事而反釀事,亦往往有之。

◎夫餚酒必豐,敬鬼神也。無所祈請,遠之也。敬鬼神而遠之,即民之義也。

◎凡遇毒物,無殺害心,則終不遭螫。或見即殺害,必有一日受其毒,驗之頗信。

◎獨行潭底影,數息樹邊身。二句三年得,一吟雙淚流;知音如不賞,歸臥故山秋。

◎老成遠慮,勝少年盛氣多矣。

◎山谷詩曰:能與貧人共年穀,必有明月生蚌胎。


聯絡我們: amtb@amtb.tw